管窥环境艺术中水景观的设计重点

时间:2022-10-14 06:15:01

管窥环境艺术中水景观的设计重点

一、现代环境艺术中水体景观的设计要点

1.静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静水景观作为以自然或人工的池塘、湖泊、水洼等为主的景观,是城市环境设计中最常用的水体景观形式。静水景观的可塑性较强,水景造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通过层次及美感的充分体现,满足人们对水体的观赏要求。随着静水景观在城市生活环境或公共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为保证其观赏效果,设计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第一,水体景观的规则。静水景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几何形态为主要形式特征的人工水景,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灵活、广泛,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一定要把握规则,巧妙地运用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植物、山石、桥梁等景观物象作为对比,处理好水景的大小、曲直、宽窄、方圆等,并根据景观物象所呈现的点、线、面特征,充分结合周围建筑、街道、植物等因素,构成较为适宜的水体景观。

第二,水体景观的形态。静水景观大多是以自然或者模仿自然静水的形态为主而设计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水体形态的表达,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突出水景给人带来的视觉特点。如,针对水域面积较大的水景,在设计时应结合整体环境的地形、风景特点及人们的观景视线等因素,并详细划分出水景区域的主次关系,合理地凸显水景在整体区域内所带来的视觉效果。通过形态丰富多彩的变化,能够充分体现出和谐、生动、优美的自然意趣。

第三,水体景观的形式。静水景观又可分为自然静水景观与人工静水景观两大类,由于其类型不同,在表达形式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如,人工静水景观大多是指人工池塘等以几何或曲线形式构成的水体景观;而自然静水景观大多是指一些水体面积较大的景观,主要是通过自然或模仿自然等不规则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水体景观。在静水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分清自然与人工静水景观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把握静水景观的应用与观赏效果。

2.动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动水景观主要是因地形的高差而形成,其形态因岸线、水道等制约而呈现出来,动水景观设计也分自然与人工动水景观两种。自然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水域岸畔环境中,根据水体的特点,对其周围建筑、观景台、植物、护坡、河道等进行整治与优化。而人工动水景观设计则是指在无自然河流的环境中进行的水景设计,根据地形、地貌、空间、周边环境等,结合水体景观的规模、流量、形态等进行设计。为保证动水景观的效果,在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第一,环保与安全性。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理念的重视,动水景观设计也必须从环境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近水游玩的因素,注意其安全性能。所以,在人工动水景观的设计中,其水深最好能够控制在250~350毫米以内,铺设水岸步行道路主要以砖材、石材为主,并注意道路表面的防滑处理,尽最大限度地将环保与安全理念充分渗透进去。

第二,高差形式。在动水景观中,高差是决定流水形态的主要因素,其地形的落差越大,水流则越急。另外,河道的宽窄程度也能影响到流水的缓急。因此在动水景观设计中,多从高差、宽窄等方面进行考虑,使动水景观在立面、平面以及多角度均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

第三,岸线护坡。动水景观中护坡的修建主要是起到保障河道的安全、减小水流对岸线的冲蚀、加强观景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大规模的动水景观设计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如,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河流修建岸线时,必须根据相关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且针对小型流水弯道的设计,一定要保证其弯曲的半径不小于水道宽度的3~5倍。

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

1.水的颜色特征

在水体景观中,水的颜色特征主要是指水的质感,如水与动物、植物、岸边反射等因素,构成和谐、自然、生动的水景。水在自然、无污染情况下,属于无色、清澈的液体,但其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水体景观时,可根据季节、时间、地点的不同,呈现出多种自然映射下的颜色,从而给人别样的享受。如,在种满睡莲的池塘中,重重叠叠的叶片在水中随风飘浮,水面因风产生微波涟漪,加之阳光照射,水闪闪发光。若是在睡莲盛开季节,叶子的绿色与花的粉、白、红等颜色相互呼应,水中姿态、颜色变化万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再如夜晚的音乐喷泉,千变万化的喷泉造型结合五颜六色的彩灯照射,再随着音乐的旋律与内容的控制以及水的不断变幻达到与喷泉、音乐、灯光保持同步的效果。一些规模较大的音乐喷泉,甚至可随着音乐喷出数十米高的水柱,场景甚为美丽壮观。音乐喷泉可应用于主题公园、人工湖泊、大型广场、游乐场等处,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好去处,蔚然壮观的水体景观呈现出的千变万化的颜色,也使人们得到了水美的艺术享受。

2.水的形态特征

水本身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蓄水物体的形状和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形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体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多样,通过固定的环境效应,创造出或平静如镜,或激流勇进,或波光潋滟,或湖光山色的水体景观。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喷泉、池塘、溪流、瀑布、泳池等作为主要的表达形式,结合周围池塘植物、建筑、画廊框架等,组成动静相宜、赏心悦目的景观。如,扬州瘦西湖、杭州西湖、苏州太湖、钱塘江大潮等均是以水作为主要元素,结合自然与人工的辅助,造就水景形态,并以水体之美促成了环境美。再如,在池塘的设计中,通过蓄水物体独特、个性的形状,水具有了相应的水姿和形态,再结合池塘内植物、池塘周围植物、标志性建筑等,通过艺术实践及“顺其自然”理念,构成形态唯美、摇曳生姿的水体景观,从而如同拱月一般,将水体之美充分地体现出来。

3.水的声音特征

水流具有一定的性格,而且水流显示的生生不息之意由古到今一直被世人称颂,这样的水流性质在宇宙之中已成为审美特征的典型之一。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除了通过颜色、形态特征表现出之外,还通过水流的声音特征表现出来。溪流、瀑布、池塘、喷泉的水体,通过特有的或婉转,或清脆,或激荡的水流声音,构成人听觉上的又一种独特享受。水体景观设计,通过水体的转移与流动,形成了一种健全的流通,并经由人的听觉与心理作用,诱发出多样的心情变化,进而传达给人一种听觉享受。水体景观通过滴水声、潺潺流水声、模拟自然的泉水声,进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如泉水汩汩,像是细细耳语一般,有种娓娓道来的意境美,使人心情愉悦。再如,冲浪、滑水、游泳等各种水上运动,水流带来的“唰唰”“哗啦啦”各种类型的声音,在人休闲玩乐的同时,传达给人一种愉悦的听觉享受,进而使人们达到幸福心理和精神的飞越。

三、结语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体景观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水的无穷魅力,在水体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也应充分地应用灯光、建筑、植物等多种的辅助元素,使水体能够充分地发挥造景作用。水体景观通过展现独特的情境魅力,延续人们对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憧憬,并在不断实践与改进中,使城市环境设计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丁艺 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