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存续期间债务都要负连带清偿责任吗等

时间:2022-10-14 04:48:57

婚姻存续期间债务都要负连带清偿责任吗等

婚姻存续期间

债务都要负连带清偿责任吗

我与丈夫张某2000年婚后各自开办了一家小厂,在经营中我俩于2004年就夫妻财产债务问题签订了《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并对协议进行了公证。协议中约定:“除共同办理的某厂12万元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外,夫妻各自经营中各方所负之债为夫妻双方个人债务,如有其它债务务必经双方同意签字方可认为是双方共同债务。”2005年4月,我夫张某两次向其好友赵某借款6万元,同年5月,我们双方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赵某多次向张某索要欠款未果后,便将我与前夫一起告到法院,而实际上我对此事毫不知情。而赵某却十分清楚我们的协议。请问,婚姻存续期间债务都要负连带清偿责任吗?

李娜

李娜朋友:

一般情况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夫妻双方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也有另外情形存在。我们认为,你的情形就属于此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本案中,你与张某于2005年5月办理了离婚手续,并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及离婚协议上均约定除明确的夫妻共同债务外,其余各自债务各自负担。这些约定对你与前夫有法律约束力。同时涉案债务是你前夫以个人名义向赵某借的,且该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特别是赵某又知道你们的夫妻财产协议。因此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精神,该借款应认定为张某的个人债务,应由其个人承担偿还责任。本笔债务你没有清偿义务。

未成年人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监护人可将未成年人送养吗

小华今年14岁,正在读初中。但不幸的是小华的父母是精神病患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已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此,小华由祖父母担任他的监护人。最近,他的祖父母提出自己已年老体弱,难以照顾小华的生活,不愿继续担任监护人,他们为解决好小华今后的生活,要将小华送给他人抚养。请问:未成年人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养吗?

邓新清

邓新清朋友:

我国《收养法》第12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这说明,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不能将未成年人送养,只有在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特定情况下,监护人才可以将该未成年人送养。这是因为有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暴力型的精神病患者,会打骂、折磨子女,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甚至惨遭不幸,所以,在符合这一条件时,允许监护人将未成年人送养。

为此,根据以上规定,如果小华的父母对小华可能有严重危害,他的祖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以将小华送养,但是,如果小华的父母对小华不可能有严重危害,他的祖父母不能将其送养。从来信可知,小华的祖父母已年老体弱,难以照顾小华的生活,在此情况下,根据《收养法》第17条规定,小华可以由其父母的其他亲属、朋友抚养,但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收养关系。

她可依结婚时所附条件

我友李某父亲年迈、母亲多病,其家生活窘迫,其弟上大学有困难。张某是某公司职员,收入稳定、比较宽裕,李某与张某恋爱、结婚时约定,婚后由张某每月出500元,资助李某的弟弟上大学。但婚后张某一毛不拔,拒不履约。请问就此,李某可否以他们成婚所附条件未履行为名,主张他们的婚姻无效?

燕来

燕来朋友:

在自由的婚姻前附一个条件,在当代很流行,只要所附条件不违背《婚姻法》的规定和公序民俗,一般为法律所认可。附条件的自愿结婚即是双方当事人在婚前达成与婚姻有关的协议后而成婚。它与《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的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均有附条件的情形,但它们是有所不同的。《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的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它把所附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附条件的自愿结婚所附条件不具有左右婚姻关系成立与否的效力,即不能因为满足了对方的条件而强迫对方与自己结婚,更不能以此而认为双方的婚姻关系自然成立。双方结婚后,一方也不得因为对方没有成就婚前允诺的条件而主张婚姻无效。按《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只能是:(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你友李某以结婚时约定的条件未成就主张婚姻无效,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两份遗嘱均合法

2004年10月,我的邻居张风兰老人辞世了。可她没想到,因为她的两份遗嘱,她的子女们相互间打起了官司。

张风兰老人生前育有5个子女。几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后,她就一直和女儿赵晓风生活。2003年5月,儿子赵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居住,老人在赵伟处写下一份遗嘱,注明其所有财产及银行存款共24万元全部由赵伟一人继承,并在上面按了手印。后来老人的女儿赵晓风又将其接回家住,老人在女儿家立下第二份遗嘱,写明其身后全部财产由5个子女平均分配。

老人去世后,这两份内容完全相悖的遗嘱在子女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并为此闹上了法庭。请问依法该如何处理?

燕子

燕子朋友:

法院审理认为:两人所提交的两份遗嘱均符合我国《继承法》关于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均属有效遗嘱。赵伟所提供遗嘱即第一份遗嘱与被继承人所立第二份遗嘱内容相抵触。依据《继承法》关于“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的规定,原告赵伟所提供第一份遗嘱属于无效。

遗产是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因此被继承人本人的意愿自然是遗产分配与处置的最权威的依据。遗嘱是被继承人自身意愿的外在表现形式,除非出现法律特别列明的情形,遗嘱应当得到全面与无条件的执行。只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按照法定的顺序及份额继承遗产,即法定继承。

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人往往会随着时间、情势与心态的变化主动改变主意,也可能迫于自身的处境被动地改变主意,因此内容前后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遗嘱屡见不鲜。既然处分遗产是被继承人的权利,是对将来才会发生的自己的后事预先作出的安排,在实际发生前被继承人当然有权随时改变主意。因此,我国《继承法》作出了“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的规定。而不相抵触的部分,则仍然有效。

要注意的是,经过公证的遗嘱是不能随意修改的,在公证遗嘱之后新立的遗嘱,如果未经公证,将不能对公证遗嘱进行撤销或对其内容进行更改。

因公证机关的过失受到损害 可以要求民事损害赔偿吗

我的继子趁我有病住院神志不清之机,篡改我的遗嘱,在我没有在场的情况下,托人对篡改后的遗嘱进行了公证。请问对这份公证遗嘱的内容有异议,不经申诉、复议等程序,我可否直接向人民法院,对公证机关给我造成的损失我可否要求赔偿?

如意

如意朋友:

新实施的《公证法》确定了公证机关的民事主体地位,《公证法》第6条明确规定:公证机关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它不再属于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出具公证书的行为不再是具体行政行为,对其有异议,不必再到当地司法局申诉。对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有异议可以要求公证机构复查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就此作出裁判。对此《公证法》第39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关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关应当予以更正。《公证法》第40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因公证机构、公证机构的办理公证的人员,因过失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民事损害赔偿。对此《公证法》第43条有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上一篇:男人开给女人的婚姻处方 下一篇: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