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5月26-27日暴雨过程总结

时间:2022-10-14 04:40:52

沂南5月26-27日暴雨过程总结

摘要:每年自5月开始我临沂地区进入汛期,汛期降水历来是当地主要的降水,分以下几种:江淮气旋影响降水,冷锋降水,台风倒槽降水。本例是一个典型的江淮气旋影响下暴雨过程,对于分析当地降水形势和积累预报经验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江淮气旋;暴雨;预报

中图分类号: TV122+.1 文献标识码: A

一、天气过程概况

2013年5月26-27日,受江淮气旋影响,我县从26日早晨开始一直到27日上午结束,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县城降水量达到108.5毫米,创历史同期极值,最大乡镇蒲汪113.3毫米,最小岸堤73.6毫米。强回波影响主要集中在26日中午到27日凌晨,降水时伴有雷电和5-6级的偏北风。

图15月26-27日全省过程降水量分布图

从全省过程降水量分布图(图1)看出,此次临沂处于强降水中心,鲁南地区雨量较其他地市偏大。从我县大监站柱状图(图2)来分析,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达32个小时,雨强分布相对平稳。

图2沂南站过程期间降水量分布柱状图

过程影响前,由于提早、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防汛办等相关部门汇报重要天气影响,过程后农田和城区未出现大面积积水,有效的改善了土壤墒情,对夏播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森林防火、净化空气等极为有利。

二、预报服务工作

本次天气过程属于典型的江淮气旋影响,其特点是影响时间长,影响时的天气特点是降雨较为集中,回波分布均匀。针对降水特点,我局高度重视,局长及台长认真听取了省市两级的会商意见,并召开汛期服务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科室做好应急准备,检查应急备份线路、发电机、照明设施等。预报人员密切关注回波动向,及时做好短时、临近预报跟踪服务。本站意见:根据天气形势分析及往年经验,结合本站实况,将预报意见稍做订正,5月24日下午17时,以2013年第9期《重要天气报告》形式通过发多种渠道对外进行了服务。服务内容:受黄淮气旋影响,预计25日夜间至27日白天我县将有一次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26日下午到夜间,过程降雨量40-70毫米,部分地区可能超过100毫米,同时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此次天气过程重要天气预报1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次,启动了临沂市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启动令,三次电话服务县防汛办公室服务天气、汇报雨量,做到了预报准确,服务积极主动、提前及时。此次过程期间,正式我县诸葛亮文化节前期筹备关键时刻,各部门十分重视天气变化,我局通过通讯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及时把我们的预报预警到了决策部门、节会办和公众。所有的预报、预警信号及雨情等均及时通过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气象电子显示屏、门户网站等渠道最大限度向政府及公众进行了。

三、预报形势分析

1.天气形势图

本次暴雨是由西南涡东移过程中配合地面江淮气旋而引发的。25日20时,500hPa上有一深厚的西风槽存在于河套与长江中上游之间,中高纬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上空为平直的西风带;700hPa上空四川盆地的低压移动到重庆、湖北一带,有明显的气旋性风场,但尚未形成闭合的气旋性环流;850hPa有弱的低空西南急流。26日08时地面已经形成完整的气旋性环流。

26日08时,500hPa(图3a)高空槽东移,槽前西南风明显加强,在鲁东南地区有一定的风速辐合;700hPa(图3b)上空形成完整的闭合环流,涡前西南急流加强并有所北抬,我省南部34°N一线有暖切变存在,西南急流的顶端位于切变线南侧,表明鲁南到苏北地区既有强的风速辐合,又有强的东南风与西南风风向辐合,强降水区分布在西南急流的左前方和暖切南侧;850hPa(图3c)同700hPa相似,但急流更强,其急流轴上的风速达到24m/s,另外,我们注意到在西南涡前部有一温度脊,根据斜压系统的理论,这种热力结构将使低层减压,从而使得西南涡更快地发展,同时上升运动也有所加强,这预示着西南涡在未来将继续加深发展。地面(图3d)上,我省处于江淮气旋的移动前方,同时又处于海上高压的西侧。

2.卫星云图

本次暴雨主要是由层状混合性云系造成的,云的覆盖面积较大,涡旋云系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使我市自西南向东北先后产生了暴雨到大暴雨天气。

图426日10时可见光云图

四、数值预报检验

日本传真图(25日20时起报24小时量)

T639 (25日20时起报48小时量)

NECP (26日08时起报24小时量)

通过对比:日本预报降水落区偏南偏东,量级上偏小;NCEP预报降水落区上非常接近,量级上也偏小;T639的预报,无论从落区上还是量级上,都比较接近实况,有参考价值。

五、小结

1.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地面江淮气旋、中低空西南涡、低空的西南急流。

2.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气旋中心及气旋中心的偏北区域、低空西南涡的暖切变线附近,同时位于西南急流和东南急流的左前方。江淮气旋在苏北地区加深发展,移动缓慢,导致了本次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

3.气旋、低涡为上升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

4.西南急流把南海的水汽输送到我省,为本次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

5.对强降水落区的预报需要结合中尺度分析对数值模式进行预报订正。

上一篇:浅析加强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及质量管理 下一篇:夹心梁柱节点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