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电梯新旧检规的主要区别探讨

时间:2022-10-14 04:11:51

杂物电梯新旧检规的主要区别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讨论杂物电梯新旧检规在使用范围、判定条件、技术资料审查、检修门和活板门、层门锁紧和安全钳的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区别,详细分析了新检规在这些项目中的具体要求及目的,有利于正确理解执行新检规。

关键词:杂物电梯 检验规程 检验规则

1、引言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以下简称新版杂物梯检规或新版)已经于2012年7月1日施行, 2003年2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的《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旧版杂物梯检规或旧版)同时废止。新版主要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主要引用《杂物电梯制造安装与安全规范》(GB25194―2010) 。旧版主要引用建筑行业标准《杂物电梯》(JG135―2000)。新旧检规由于引用标准不同,内容也有较大改变,正确解读新旧检规的主要区别,对杂物电梯的生产制造、安装和检验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要求有指导作用。

2、杂物电梯新旧检规的主要区别

2.1适用范围不同

旧版适用的杂物电梯是电力驱动的,轿厢是用钢丝绳或链条悬挂的,有曳引式和强制式的,适用于额定载荷不大于500KG。新版规定永久安装的电力驱动的曳引式及强制式杂物电梯和液压杂物电梯的生产和使用单位,以及从事杂物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遵守新版检规

2.2验收合格判定条件不同

旧版要求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超过5相,且满足十八条第二款要求时,可判为合格。新版安装监督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并经检验人员确认,相关单位针对第十七条第(一)、(三)、(四)相所述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可判为合格。

2.3技术资料的审查内容不同

新版检规规定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以下统称检验)是对杂物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杂物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这就要求通过审查相关资料和现场检验比对,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定设备安全等工作质量进行判定。因此技术资料的审查和比对是整个检验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2.3.1制造资料

驱动方式(强制式、曳引式、液压驱动)的改变和额定载重量的增大将影响型式试验结果,不同驱动方式杂物电梯的型式试验报告不能互相覆盖。与旧版杂物梯检规相比,增加了5种型式试验合格证:门锁装置、破裂阀、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驱动主机、控制柜。要求电气原理图必须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其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杂物电梯的维修保养和检验。与旧版杂物梯检规相比,还增加了液压系统图的要求,主要是考虑液压杂物电梯的维修保养和检验的需要。第(6)项对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提出了内容要求:应当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旧版杂物梯检规仅要求提供使用维护说明书。第(7)项对机房及井道布置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布置图中所标注或描述的井道顶部和底坑内的净空间、机房主要尺寸、层门和检修门及检修活板门的布置与尺寸、安全距离等应当满足安全要求;而旧版杂物梯检规仅要求具有机房井道布置图。第(8)项对制造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提出了要求,例如:杂物电梯的轿厢、对重(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或者采用一根钢丝绳(链条)悬挂的情况下的防护说明;是否允许人员进入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和轿顶的说明。要求制造单位提供是否允许人员进入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和轿顶的说明,是为了提示使用人员、维护保养人员和检验人员安全地开展相应工作,并便于安装单位和检验人员验证机房、井道、轿顶、底坑以及相关安全装置的配置是否满足相应要求。

2.3.2安装资料

第(1)项关于“安装许可证”,取得A、B、C三个等级的电梯安装许可证的单位均可安装杂物电梯。旧版杂物梯检规无此项要求。第(2)项“施工方案”,要求安装单位按照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旧版杂物梯检规无此项要求。第(3)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除在报检时审查此项外,检验人员在其他项目检验过程中,还应当查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旧版杂物梯检规无此项要求。

2.3.3使用资料

新版增加了第(1)、(4)、(5)项要求。其中查看使用单位与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和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应该特别引起检验人员注意。

2.4主开关的要求不同

新版杂物梯检规增加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以防止误操作;

2.5对检修门和活板门的要求不同

旧版要求检修门高度小于1.4m,宽度小于0.6m,活板门高度不大于0.5m,宽度不大于0.5m。新版对检修门、活板门尺寸没有定量要求,只要求尺寸应于它们在井道中的位置、用途以及需要承担的工作的可视性相适应,并要求为检修门、活板门提供通道,仅通向驱动主机及其附件的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不要求采用电气安全装置验证门的关闭。

2.6层门锁紧的不同要求

新版检规对于层门锁紧第6.7项为B类项目,旧版杂物梯检规相应项为重要项目。新版与旧版杂物梯检规有以下不同:

1、旧版要求“每个层门均应设置门锁,门锁动作应灵活可靠”。新版除了该要求之外,还要求门锁的“锁紧动作应当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或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亦不能导致开锁”;

2、旧版要求“锁紧元件的啮合尺寸应不小于5mm”。新版取消了啮合尺寸的要求,从门锁的锁紧结果上要求“沿开门方向作用300N的力,不会降低锁紧有效性”。GB25194-2010之7.7.3.1只对铰链门要求“锁紧元件啮合尺寸不应小于10mm”,其他门的锁紧装置未要求啮合尺寸。由原来的深度定量要求变为耐受力定量要求;

3、旧版未提出验证层门锁紧的电气装置要求。新版对验证层门锁紧的电气装置的要求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可以不设置验证层门是否锁紧的电气装置:

a) 额定速度不大于0.63 m/s;

b)开门高度不大于1.20 m;

c)层站地坎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70 m。

但当轿厢驶离开锁区域时,锁紧元件应自动关闭,而且除了正常锁紧位置外,无论证实层门关闭的电气装置是否起作用,都应至少有第二个锁紧位置。

B.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杂物电梯安装在允许公众进入的区域,层门锁紧应当由电气安全装置证实,门打开或者未锁住的情况下,从人们正常可接近的位置,用单一的不属于正在操作程序的动作应不可能开动电梯。

2.7轿厢尺寸和额定载重的不同

新版最大载重由原来的500KG减少至300KG,旧版要求轿厢最大面积应小于1.25 m2,高度和深度均不应大于1.4m,新版要求轿底面积不得大于1.0m2,轿厢深度不得大于1.0m,轿厢高度不得大于1.20m。如果轿厢由几个固定的间隔组成,且每一间隔都满足上述要求,则轿厢总高度允许大于1.20m。新版规定轿厢面积应不大于1.0m2,不要求与额定载荷成一定的关系。

2.8安全钳设置的要求不同

旧版要求如果轿厢额定载重量大于250kg,轿厢上应装设安全钳。如果轿厢和对重之下确有人可以进入的空间存在,将轿厢和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轿厢和对重上装设安全钳装置。新版规定对于杂物电梯的轿厢、对重(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或者采用一根钢丝绳(链条)悬挂的情况,对重和轿厢应配置安全钳,《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5194-2010)中的9.7对此项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通过以上对新检规和旧检规的主要不同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新旧检规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很多区别,对比旧检规,全面理解新检规,对从事杂物电梯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的相关人员,正确执行新检规的要求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杂物电梯》(JG)35―2000);

[]]国家质检总局,《杂物电梯制造安装与安全规范》(GB)5194―2010);

[]]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 T7006-2012)。

[]]国家质检总局,《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003。

上一篇: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