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思考

时间:2022-10-14 04:04:50

关于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9-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任何事情"变则通,通则久",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要随时随地地改变我们自身的东西,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适时有效的保证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必要、恰当、有效

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很先进的教学手段,它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为许多教师所接受和实施。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好可以为这一目标"加一把火"。良好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鉴赏情境,并在音乐与画面的推动下,激发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例如,《雷雨》的教学中,"雷声"的出现;《再别康桥》教学中,康桥美丽风光的重现,都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只适合于创设文学情境的文学欣赏课与加大课堂容量的常识介绍课。如果不注意课型特点,滥用多媒体也会弄巧成拙,干扰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口味,还应考虑多媒体课件是否有利于帮助讲授和理解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种"时尚"、一种"装饰"、一种"目标"而放一些影片,配一些音乐等。试看过去那么多优秀课例,一没课件,二没投影,三没音乐,不是一样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吗?所以要运用好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必须熟悉其特性,熟练掌握,扬长避短,才能达到完美境界。

二、能根据课堂实际调整课堂内容和方法,不刻意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40分钟的时间内,不可能把一篇课文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统统讲完。面面俱到、唯恐遗漏的教学,实际上是在图万金油,与其说是教学的周到,不如说是教学的败笔。

联想到笔者曾经执教过的一堂汇报课时,当时我选的是一篇文言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由于特定的情况,课文译文已经附在后面。根据我的教学设计,针对字、词落实这一块只能用5-6分钟的时间带过,然后转入欣赏、拓展式思辨练习。才能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整堂课的设计,如果抛开学生的因素,单纯地就课来说算是很完整的了。可进入课堂教学时,自己却在字、词上花了大半的时间,最后是可想而知,只讲到基本的领会文章大意,"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时,下课的铃声就响起来了,所谓精彩的内容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过后,我懊悔不已,一直在想其中的原因。当我和另外一位老师聊到此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她也有类似的情况,并说:"语文不在于上没上完,而在于一堂课交给了学生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味地形式只是过眼烟云,好像雁过的叫声,学生学不到任何东西,才是课堂教学的大失败!"工作在一线的语文同行们一定体会深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双向交流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态性,并做到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机械地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刻意追求该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及时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更好的促进教学为目的做好及时的调控。

(2)灵活变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和当堂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思维实际是需要,适当变更以设计好但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可以前后变通,也可以主次变通,也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变通。

(3)恰当取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学生当堂所表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取舍,有时候甚至是忍痛割爱,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实际甚至超出学生当堂学习承受限度的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预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或内容的全面性。而对那些学生没有掌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增加时间,强化讲授和训练,以求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们认为在一节课中教师如果根据大纲的要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好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或一个问题,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训练了思维,学生确有收获,就是一堂好课。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界的同仁们不断探索。

上一篇:浅谈培养初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教学案编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