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之我见

时间:2022-10-14 03:22:0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之我见

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已成为21世纪信息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现代人才基本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效果却不尽人意,大多数学生经过至少八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熟练阅读外文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为此,本人从十年的教学经验中就如何以听说领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角度,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适应国际化要求。

一、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职业学院招收的新生,相对本科招收的新生英语水平偏低,这是客观事实。为了在更低的起点上使学生普遍有较快突破和提高,不致影响教学整体质量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是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就英语教学而言,根据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情况,进行分级。并结合各培养对象的特点,优化课程设备,精心选择编排科学、主题灵活、内容实用、针对性强的分级教材。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从预备级开始学起,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全新的英语学习。

二、通过语言强化、加强语言基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语言、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向来是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近年来,为了纠正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不当之处,大学英语教学逐渐更多地运用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运用能力,但实践也暴露出了排斥语言能力的培养“矫枉过正”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的强化,以语言语法复习等形式加快语言获得的速度,有助于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运用范围。指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用英语进行课堂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集学生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于一身,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的参与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首先考虑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困难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我们认为,只要教师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就能为学生营造出英语环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同步提升,逐步大胆自如地用英语表达交流。

四、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特点。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征集兴趣较为集中的话题并给予一定时间准备,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手段,运用每日话题、小组讨论、情境对话、看图说话、课文复述等方式开展互动学习,课后学生也可以网上网下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英语。教师有意识地以听说领先,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注意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写作任务来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对目标语运用自如

在当今形势下,外语特别是英语的运用日益广泛频繁,它有成为职场要掌握的“第二工作语言”的趋势。因此,为了更好实现跨文化的交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使用目标语,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得心应手。

六、着眼学生成长,革新教学评估体系

要逐步建立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估为重点的教学评估体系。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和课外活动等的记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除笔试外,增加口试,训练学生口语、知识面和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通过灵活的评估监控机制了解关注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循序渐进的努力,最终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大学期间系统的英语学习,是给学生营造英语水平能力最好的机会,我们要把握这个机会,使每位学生都具有驾驭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语言能力和素质。

(作者单位:①315012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②341000江西赣州卫生学校)

上一篇:小学语文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之我见 下一篇:初中物理有效性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