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历史性变化

时间:2022-10-14 03:17:07

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历史性变化

整个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新闻出版业也随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起发展、一起变化。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说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不为过的。

第一,思想解放。30年前,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还禁锢在“”所留下的旧框框里面。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首先是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这在我国新闻出版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次应对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我国新闻界用自己的行动为全国人民、为中国和世界架起信息的桥梁,赢得了人们的心、赢得了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就是这30年解放思想的一个见证。如果没有这个变化,不可能有这样好的表现。在新闻出版方面坚持“三贴近”,在文化内容方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些是不断解放思想所得来的认识。

第二,产品丰富。30年前,我们国家是个什么状况呢?大家很难想象那时全国人民主要是读著作,书的主要出版,除了课本,就是这一类的书。你要想找一个外语的书,要想找一个词典都非常困难,书的品种极少。现在我们图书的品种达到27万种,是世界上图书品种最多的国家。拿报纸来说,当年的报纸才186种,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两报一刊”,这是人民群众常看的,别的很少。现在有1900多种,除了党报以外,还有各个层次的报纸,比如都市报、专业报、地方特色的报,适合各类读者的阅读。30年前全国共有刊物930种,现在接近1万种,各个学科、知识层次需要阅读的全都有。当然电子产品、网络产品就更多了。现在网上的图书有150万个品种,电子读物现在每年大概也有6亿多种。产品非常丰富,基本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三,体制发生了变化。在30年前谁也不敢设想我们走市场经济的体制,特别是在新闻出版这样意识形态属性非常强的行业,满足市场化的要求,我们现在达到了。今天,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就是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这个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一批新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担当起市场竞争的主力军任务。而其他各种按照公益新闻管理的出版单位内部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运行上更适合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

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由过去审批、审查转变成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政府开始转变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另外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开放了,面向国际。我们在文化上也实行了“引进来、走出去”。当然新闻方面,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更广泛、更多了,过去在这方面我们是封闭的。

所以,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来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信息的交换,这是了不起的。

(本文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7月3日做客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的内容整理)

上一篇:网络时代报业要有大经营观 下一篇:逄小威:拍摄134位中国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