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 第9期

时间:2022-10-14 02:23:00

[真题回放]

以“肩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泰山上的挑走》,那时我就想,那些人挑着几十公斤的东西从山脚爬到山顶,而且走“之”字形路线,他们的肩膀多么魁梧,多么壮实呀!

那次泰山之行,我看到泰山上已经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中天门。从中天门再往上就有现代化的缆车,我想现在应该不会见到什么挑夫了。可就在攀登时,却看见几个人挑着扁担,两头各有五六个七八斤的大西瓜。这应该就是泰山上的挑夫了。

我仔细地看他们的肩膀,他们的肩膀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魁梧壮实,相反,他们的肩膀黑黝黝的,看起来有些瘦弱,两肩似乎是由于长期挑东西,有些不对称。他们每走一步就气喘吁吁,但他们还是迈着坚定的步子向前走。

我开始纳闷,究竟是为了什么让那瘦弱的肩膀能够承受这么重的东西。一边攀登一边观察他们,终于快要登到山顶了,发现山路两旁有很多小吃店和卖水果的。原来那些挑夫把水果挑上来卖给那些小吃店的人。虽然挑的这么辛苦,获得的却只有几十块钱,但他们脸上却洋溢着欢乐,一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愉悦。

我这才明白,是什么使他们瘦弱的肩膀变得有力。正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并不是背影给人印象深刻,而是背影寄托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样,泰山挑夫的那副肩膀变得如此坚强,我想是因为他们肩上背负着责任――养一家老小的责任。他们的肩膀托起了他们做人的尊严:“我们是有手有脚的汉子,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赚钱,我们决不会出卖自己的尊严以乞讨为生的。”

泰山挑夫的肩膀托起了他们的骨气。由他们,我又想起了那些古代有骨气的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够,威武不能屈”,用自己的肩膀挺出了做人的尊严:司马迁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甘受宫刑,用自己的肩膀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他的铮铮傲骨和爱国之心,更有那老百姓用肩膀拉出了万里长城,铸就了中华民族史上不朽的辉煌!

我们每个人的肩膀都背负着一份责任,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像泰山上的挑夫那样,用肩膀托起明天的太阳。

[亮点解密]

本文选材较为独特。作者选取了泰山挑夫的“肩膀”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从小学学过《泰山上的挑夫》后想象“他们的肩膀该多么魁梧,多么壮实呀!”开始写起,接着写到泰山旅游时对泰山挑夫肩膀的具体观察,发现“他们的肩膀黑黝黝的,看起来有些瘦弱,两肩似乎是由于长期挑东西,有些不对称”,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然后又由泰山挑夫的“肩膀”引申到那些有骨气的人的“肩膀”,从而自然地得出文章的主旨“我们就要像泰山上的挑夫那样,用肩膀托起明天的太阳”,将文意推向高潮。全文开口小,挖掘深,思维力度强,分析入情入理。

上一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下一篇:车站一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