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弘扬传统文化

时间:2022-10-14 01:52:3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璀璨瑰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而语文教育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祖先的精神和智慧,传承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和思想启蒙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养的熏陶,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生命深处萌发传统文化的种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涉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汉字。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象征,那独特的方块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汉字背后的审美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汉字亲切感是很重要的。②诗词,寓言,传说。成语故事等古代文学作品。经典的内涵浩瀚而璀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③历史上的名人故事。这些小故事多从古代经典史书的传记中得来,经过教材编撰者的改写,传递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等内容,作为榜样的示范性对小学生很有教育意义。④其他。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中华传统建筑、节日民俗、民间工艺以及对联、灯谜等民间文学艺术形式。这些内容在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所涉及,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而在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习得已经越来越弱甚至严重缺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迫在眉睫。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魅力呢?

(1)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对汉字文化的教学。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教师在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时也应着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因素,而不仅仅是为了阅读和写作。编写教材时更应注重挖掘汉字固有的元素,利用汉字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识字兴趣选编大量韵文,以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再有就是提倡使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尽量多地挖掘汉语的文化意蕴,将汉字所反映的文化形象、文化精神传达给学生,注重对学生的多种识字方式的培养并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

(2)小学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涉及不仅仅要单独作为一部分单列而出。也应该与其他板块相融合进行教学。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指引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单向型活动学习转变为综合型的活动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注重和“综合型学习”相结合。在“综合型学习”的目标中渗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通过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体会其精髓。

(3)在教材中注重对书法教学的渗透。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由于电脑的大规模使用,现在的小学生“提笔忘字”现象非常严重,错别字泛滥,或者不会连笔而胡乱连成非常潦草的字迹,更谈不上热爱汉字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书法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关于具体如何落实这方面,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段和不同的年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书法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书法兴趣方面的培养。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名人小故事,让学生潜移默化爱上书法。

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将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经典更多地纳入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可以使学生从小就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下周进入重要周期看反弹能走多远 下一篇:布局新型城镇化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