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输液中的细节护理

时间:2022-10-14 12:44:25

老年患者输液中的细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86-01

【摘要】目的:关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从而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字】老年患者;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项基本护理技术,以显著快捷的特点成了老年患者经常选择的临床治疗途径。据有关调查显示老年患者输液占门诊输液总数的四成以上,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在生理功能等等方面都发生退行性变化,大部分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一般的老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细脆、滑,静脉穿刺困难,回血又慢,皮肤松弛血管不易固定,输液中途容易发生漏针。同时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功能减退,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又不易及时发现问题,为了提高静脉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科开展了细节护理,即从细微处入手,关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从而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现将临床护理老年输液患者的体会进行简单总结如下:

1静脉输液前的细节护理

1、1、 心理护理与宣教。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初次接受输液的治疗者。治疗前护士要向患者说明输液的目的、药名、药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全天输液总量、用药次序,每一种药物的滴速;宣教输液过快、过慢的危害和后果。协助患者整理好病床单元、调整病房的温湿度和光线、选择合适、呼叫器、水杯、痰盂、便器等放在患者方便拿到的位置。详细告之患者输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取的帮助,使患者在治疗前对整个治疗过程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解除其顾虑。

1、2、 认真核对医嘱与药物。护士接受患者的药物时必须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除核对当天剂量外,还要核对药物的总量是否正确,告知患者第二天、第三天的用药剂量,并且提醒患者携带好输液单、门诊病历、药物的清单、发票等以方便核对。护士在穿刺、加药前采取提问的回答方式,即由护士问:“请问您的名字?”患者自行回答的查对方式,以防止老年人听力减退,产生误听误答而发生输错液体的护理差错。

1、3、 重视告知义务。静脉穿刺前,护士告知输液总量及所需大致时间,告知药物名称及主要药理作用,如使用抗生素最好不要空腹等。静脉穿刺后,告知老年患者安全滴速的重要性及加快输液速度的危害,告知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拔针时,告知按压静脉穿刺点的注意事项、按压时间。

1、4、 静脉穿刺针的选择。老年人心肺功能都发生退行性变化,除特殊药物需快速静滴采用大号针头外,一般均建议采用5.5号针头,以便于控制滴速同时又可以减轻静脉穿刺时疼痛感。

1、5、 静脉血管的选择。老年人由于输液速度慢、时间长,易感到疲劳,有的人会出现肌肉不自主运动,因此在挑选血管时,应选择比较舒适又利于活动的部位,同时还要方便固定的部位。如手背、足背、小臂背等,应避免在关节等活动部位。

2 静脉穿刺的细节护理。

2、1、 负压进多云穿刺。冬季老年患者血管收缩,回流速度慢,血液对血管内壁压力降低静脉穿刺时血液因压力低而不能快速回血射出,表现为穿刺成功后针尾部看不到回血,临床操作中,护理人员常挤压头皮针软管促进回血,此时,若针头不在血管内,将造成局部肿胀,并丧失了同一部位重新穿刺的机会。应在静脉穿刺前自穿刺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上方2~3cm处反折再用血钳夹紧输液管而形成负压,当穿刺针刺入皮下后立即松开止血钳,进入血管后能迅速见到回血。

2、2、 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根据老年患者血管的特点,采用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在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针,进入皮肤约1/3时再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稍向前进针少许。消瘦的老年患者静脉表浅,进行远心端小静脉穿刺时避免用力过大,保持低角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宜继续进针,防止穿破血管壁。肥胖的老年患者进针时角度、力度相对要大,针头不能在血管内乱拔动。针头斜面忌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否则疼痛剧烈导致进针不顺利,穿刺完毕后应用透明通气胶带固定穿刺点,因为该胶带粘贴牢固且透明,易于观察穿刺局部情况。近关节、手指处可用夹板、小盒子固定。对于烦躁的患者应设专人在旁观察输液情况。

3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细节护理

3、1、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对疼痛等各种症状反应迟钝,所以护士应加强巡视,细致地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出、肿胀及输液反应,同时多询问患者,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我们一般要求30min巡视一次,如使用特殊药物时增加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对上卫生间回来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注射部位,防止回血、堵针、漏针现象。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变化使钱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因此要随时调节输液速度,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疗要求及老年患者的体质等综合因素调节输液滴速。

3、2、 加强与患者沟通。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主动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有的老年病人因长年病重性格急躁,反感长时间的输液,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而导致肺水肿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巡视护士要特别反复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4 输液结束时的细节护理

4、1、 拔针时机的选择。为了防止药物浪费,并尊重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建议等瓶内液体全部结束,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下降或开始下降时拔针合适,同时在拔针前将调节器移至输液管终端滤器上缘处夹管,可有效防止回血滴出针头,污染周围环境。

4、2、 拔针手法选择。静脉输液完毕,先拔出针头后快速用无菌棉签按压,使针头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退出管腔,可减轻甚至去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患者的疼痛反应可明显低于先用无菌棉签按压后拔针的方法。

4、3、 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的告知。护士拔针后应告知静脉穿刺时,针尖在皮下前行少许后才进入血管,则在皮下与血管壁上共有2个针眼,拔后若只按压皮肤进针点,血管壁进针点未按压,血液将流至皮下形成局部血肿或瘀斑,叮嘱患者沿穿刺部位的走向进行按压,同时因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减退,建议按压时间适当延长,一般要求5——10min,且拔针后绝对不要边按压边揉搓,以防止形成局部血肿或瘀斑,影响以后的静脉穿刺。

5 小结

临床上给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要认真评估患者的身体和血管情况,根据病情制定详尽的输液计划,规范基本操作规程,输液过程中加强观察,注重各细节的处理,不断探索护理新技巧,并将舒适护理和心理护理交融、穿插、渗透在各个护理环节中,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老年患者心情愉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单位:214000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上接第188页)

防止病人手抓切口和患肢猛屈活动,必要时报告医生配合药物治疗。④术后3d注意观察出入量,排尿困难时给予导尿,注意询问病人饮食恢复情况。⑤3个月内不让病人盘腿、侧卧。或侧卧时膝部放一软枕使患肢外展位。

3.2 预防并发症 对有溃疡病的患者, 术前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胃粘膜的药物。 术后患肢制动、牵引、局部的压迫都有引起末梢神经损伤或出现血栓的危险,且患者活动少、卧床久,易出现褥疮、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及神经状况,注意骶尾部疼痛或皮肤色泽的变化。 可以垫高患肢,鼓励和指导患者多做患肢主动曲伸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行足趾及踝关节背伸运动,并给予下肢肌肉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的颜色及温度和有关肿胀等,若发现深静脉血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注意保暖。

3.3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鼓励老年人早期离床或进行床上活动和功能训练,及早恢复其伤前健康水平,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功能锻练为防止长期卧床致肢体废用萎缩、肌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功能锻炼的方法、强度及注意事项。早期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做踝关节背伸和趾屈运动,同时积极锻炼健侧下肢;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者自觉主动活动。

4 体会

老年患者常合并各种老年性疾病,机体的协调反应能力及创伤耐受性下降明显,更增加了骨折的致死率,所以他们在髋部骨折伤后极易产生恐惧、绝望、烦躁易怒等情绪。在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我们细心安慰病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直接检查,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正确的,使病患髋部骨折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扼制,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得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使老年患者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康复,得到病患家属良好的评价。

上一篇:探讨长期血透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体会 下一篇:外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