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4 11:26:28

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6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方法:对6例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血β-HCG降至正常,未行清宫术。结论:甲氨喋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安全、可靠、简单、经济。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妊娠 甲氨蝶呤 局部注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50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8月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患者6例,年龄31~36岁,平均33岁,从前次剖宫产到此次瘢痕妊娠时间间隔4~7年,平均4.5年。5例有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术1~3次,1例无术后流产史。

临床表现:①6例患者孕周为6~9周,除一般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外,5例患者有少量点滴阴道流血,1例有轻微下腹坠痛。②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6例患者血β-HCG 2300~15000U/L,与对应的孕周相比,无明显差别。

诊断:影像学诊断:6例均行超声检查,提示孕卵着床于子宫下段处,子宫前壁下段处膨大。1例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孕卵下混合回声团块侵达子宫前壁全层。

治疗方法:6例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用9号腰穿针经阴道前穹窿直接穿入孕囊部位,注入甲氨喋呤50mg,隔日1次,共3次。随访血β-HCG下降直至正常。

结 果

6例血β-HCG下降顺利,1周后复查血β-HCG均下降50%以上,平均42.3±16.2天恢复正常。阴道流血持续时间30±14.3天。包块消失时间37.6±15.7天。均未行清宫术。1例转氨酶升高,经保肝治疗2周后转氨酶降至正常。

讨 论

CSP是孕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在过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CSP成上升趋势。由于CSP临床少见,病情凶险,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

1996~2002年国外只有19例报道[1],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报道日趋增多。本病与妊娠次数无关,症状出现时间在孕7.5±2.5周。北京某医院的最新资料显示[2],其发生率为1∶1221,平均发病年龄31.4岁。目前CSP的病因尚不明确。冯令达等[3]研究发现95%子宫峡部瘢痕处厚度较周边肌层或对照组明显薄弱凹陷,子宫瘢痕处血管增生,肌层炎症伴玻璃样变性。因此认为子宫瘢痕处肌层缺陷和血管增生可能是形成此症的病理学基础。

此病治疗尚无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统一的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以杀灭胚胎,减少出血,保留子宫为原则。目前临床上多采取甲氨蝶呤保守治疗。金力等[4]认为CSP治疗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为首选,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终止妊娠。但动脉栓塞有一定的侵入性,需要一定的条件,且花费较高,不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我院6例采取甲氨喋呤局部注射的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且均未行刮宫术。

参考文献

1 FylstraDL.Ectopic pregnany within a cesareaan scar: a review.Obstet Gynecol Surv,2002,57(8):537-543.

2 Jiao LZ, Zhao J,Wan XR,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hin Med Scj J,2008,23:10-15.

3 冯令达,顾静珍,陆慧娟,等.剖宫产子宫瘢痕病理与临床的关系.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144-146.

4 金力,范光升,郎景和.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生殖与避孕,2005,25(10):630-634.

上一篇:血尿酸\血脂的改变与高血压的关系浅析 下一篇:腹部合并损伤漏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