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泉声里尽诗书

时间:2022-10-14 10:25:07

竹林,

绿了廊边:

泉水,

历了流年:

诗人,

描了黄叶,

画了青山。

――题记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做王钺的武官去职后,辗转在趵突泉西租赁了12间房屋居住下来,自此占籍为济南人。康熙三十一年时,王钺已然故去,他的儿子王苹写了一篇《王氏南园记》,称自己居住在这里,或仰而望山,或俯而听泉,园中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历历在目,忽忽已经15年了。他说,自己居住的这个地方,就是《齐乘》中记载的金代万竹园旧址,是济南的名园之一,而园内最有名的景观,则是望水泉和登州泉。明人晏璧有诗云,“万竹园中景趣幽,双泉一脉望登州,碧梧百尺栖丹凤,雪浪千堆戏白鸥。”万竹园里诗人多

北宋时期,济南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熙宁六年,唐宋家之一的苏辙“闻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鱼之利,与东南比,东方之人多称之。会郡从事阙,求而得之“,主动求得了齐州(今济南)掌书记的职务。期间作诗称赞齐州城西的美景时说,“竹林分径水通渠,正与幽人作隐居“。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有一个朋友叫做廉先生,也隐居在齐州城西的竹林之间,因而后人回忆说曾与李格非一起“西郊纵步三里,抵茂林修竹溪深水净,得先生之居,谒拜(廉)先生”。可见,自古以来济南城西的泺水之滨就是竹林泉水丛生之地,景色非常优美。

金代,人们整饬城东南的竹林,将其命名为万竹园,园中两泉并流,一名望水泉,一名登州泉。不久,又在园边无忧泉畔修建了一座“江山胜概楼”,成为一方胜景。元代时,江山胜概楼被一个叫做韩云卿的人得到,他的好友济南著名文学家刘敏中说:“泺水上有楼,日江山胜概:楼下有泉,日无忧。云卿居有之……”,并作诗说:“我爱西城韩御史,新居乐事总相宜。泉中就啜无忧水,楼上闲吟胜概诗。”二人曾在中秋节期间一起登楼赏月,听泉抚竹,正所谓齐鲁分横地,飞泉风雨秋。多年以后,刘敏中对此楼依旧念念不能相忘,遂作词怀念说,楼下卷地泉声,天与高楼正可消愁,而自己却辜负了凭栏带月的美好时光。后来他的好友书画大家赵孟频担任了济南路总管府同知,登临胜概楼并作诗说:“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并借刘敏中的词意表达了对他思乡之情的安慰:“济南胜概天下少,试依栏杆眼自明”。不久刘敏中得到赵孟叛自济南惠寄的梅花,便作诗感慨说,

”历下寒多梅事稀,西园两树远惊目”,表达了对城西泉林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明代,济南诗派大兴。嘉靖三十七年,“历下四诗人”之一的殷土儋返家丁母忧,在万竹园边建立了“川上社”,开始聚徒授艺。一时间“济南诸儒生及门者二百余人,或不远数百里负笈以从。“等到殷士儋辞官以后,在这里筑通乐园。通乐园占地数顷,为屋数椽,园中树木青葱,湖石屹立,十分精美。在教书授业之余,殷士儋“又召诸同游故老、罢官家居者,月旦会饮,或游山水之间。”这些故老,基本囊括了济南当时著名的诗人,如许邦才,张弓、于慎行等人。他时常与这些朋友们驾扁舟延眺鹊华之峰,寄傲明湖之渚,谈诗论道。万历九年,殷士儋逝世于通乐园,川上精舍也就逐渐颓废了。后来崇祯年间有人在园中伐木,湖石被移,“石失其势,遂僵卧菜畦中矣。”后来,蒲松龄以殷士儋为原型,讲了一个《狐嫁女》的故事,成为《聊斋志异》中的名篇。

万竹园里泉水多

王苹在《王氏南园记》里记载说,自殷士儋之后万竹园几易其主。先是明亡,一个姓姚的秀才得到园林,开垦为菜圃。不久,转卖给了王氏,王氏没有孩子,只是他的遗孀独自生活在园内,已经30年了。今年春,老妇将园子转让给了一个姓邢的大户人家,自己作为房客却还居住在这里。第二年(康熙三十二年),王苹又作《今雨书屋记》说,邢氏和他的长子已经死去,幼子无法生活,只好将园子卖给了自己。王苹整饬一番,取杜甫文章“旧,雨来:今,雨不来”之意,将房子命名为“今雨书屋”。自此,王苹成为了万竹园真正的主人。

因园中的望水泉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的第二十四位,王苹便以泉自称“二十四泉草堂居士”,他的诗文集亦名《二十四泉草堂集》。他在《二十四泉草堂图记》中描述说,此园废为菜圃已经六七十年,但是泉流依然如故。望水泉上老树巨石离奇映带,水声禽语幽幽应和,自己在泉边流连既久,不忍心其光景澌灭,于是便请王安节画了这幅《二十四泉草堂图》,借以留住此泉和周边的风物。果然,康熙五十九年王苹去世以后,万竹园便逐渐为民居所替代,园内的众多流泉也被圈入了寻常百姓家。直到1916年,军阀张怀芝才购得附近的土地,作为自己的住宅重建万竹园,最终于10年后的1927年完工。

重建的万竹园不仅石雕、木雕、砖雕号称“三绝”,而且巧妙的将众多泉水糅合在园林水系之中,更显济南特色。花园西南角有泉名白云,平地涌出,独流成河。望水泉居整个园林正中,为一方池,中有石桥相隔,泉水西流入长河,穿过北花厅屋下,东入美轮美奂的六面亭泉池,合亭池泉之水经暗道南流,与庭院东侧的东高泉水汇合,再合白云泉之水,在院中与小趵突泉(迎香泉)水一起注入白龙泉巨大的泉池之中,可谓匠心独运。而园内曾经的登州泉,当时已经散落于花墙子街的民居之间,无忧泉则被填埋无踪。建国后,登州泉也最终被填埋。

如今,万竹园已经整饬一新,望水诸泉依旧长流。无忧泉于1989年被改复,翻腾喷涌,荡漾清波一池;登州泉于1997年恢复,泉水从内池溢出卮:苷游内弛四边跌落于外池之中,状如满溢的一盘琼浆,号。称“登州水帘”。唯一令彼惋惜的是小趵突泉(迎香泉)被填埋,曾经月《牙形的泉池已不知所踪。如今我们徜徉于万竹园的雕梁画栋与丛竹泉溪之间,抚今怀古,不由得感慨万千。正是“吾家望水泉边宅,旧是平泉竹万丛。几缺土垣乔木下,半间茅屋菜花中。”

上一篇:宋春录:讲述月亮湾里的故事 下一篇:揭开“黄河大米”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