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变“粮商”争议

时间:2022-10-14 07:56:08

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政策性收储企业,中储粮大举进军粮食加工业,引发粮食行业“国进民退”争议

粮库里的大米加工厂

自北京市向东北50公里,便进入河北省三河市境内。在京哈高速路南,几座蓝顶白墙、约两层楼高的平顶粮仓赫然在目。

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食收购、储备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直属的三河粮库。

过往的人们注意到,在三河粮库两侧高大厚实的院墙上,除了原先书写着的“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还多了一行大字――“中储粮(三河)米业有限公司”。红墙白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再往后边,原本静谧、冷清的三河粮库院内变得热闹非凡。粮仓不远处,一个六层楼高的大米加工车间建成;大米加工车间旁边,是同样豪华抢眼的米糠油加工厂房。

今年7月25日,中储粮(三河)米业有限公司(下称三河米业)正式投产。该公司由中储粮北京分公司三河直属库和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直属库出资设立。按照计划,公司最大加工能力为年产大米30万吨、米糠油0.45万吨,在京津市场占据首位,也位居全国大米加工业前列。

8月底,《财经》记者走进三河米业厂区。车间内机器轰鸣,进口的大米生产线上,一包包大米正鱼贯而出。近旁的米糠油加工设备也即将投产。

三河米业承载着投资者――中储粮的诸多期望。从地理位置上看,三河米业位于京津走廊,距北京市中心仅50公里,距天津不过100公里。铁路运输突破东北入关瓶颈,贯通东西南北;公路运输和陆水联运也很发达。

中储粮位于黑龙江分公司的稻谷,可在去壳后,经水、陆通道运抵中储粮三河直属库,由三河米业进一步精加工,以京津市场为主打销往全国。

因此,在中储粮看来,三河米业承载着打通东北粮食主产区和京津主销区的重任。用中储粮副总经理刘新江的话说,三河米业的成立,可构建从稻谷生产、收储、加工、运输到终端销售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新华社的报道也称,三河米业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储粮以“国家队”姿态介入国内米业市场。

“与其他粮食加工企业相比,三河米业具有粮源和产品质量的双重优势。”身兼三河米业综合部副部长的中储粮三河直属库办公室副科长孙东霞告诉《财经》记者。

“大粮仓”转型

成立于2000年的中储粮,注册资本为166.8亿元,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相关经费和预算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单列”,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食收购、储备企业。

中储粮自2000年起全面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备和管理。自2004年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至今,中储粮主要负责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各类粮食;在市场粮价波动时,以储备粮调控市场,实现粮食的跨区域、大规模调运和平衡。

2004年至今,中国主要粮食品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相继进入“最低收购价”收储范围,中储粮及其委托的收储企业一直是该政策的执行主体。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时,所需贷款由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其储存费用及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补贴。

2008年,中国连续第五年丰收,粮食总产量5.285亿吨。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国内粮食价格疲软的情势下,中储粮全年共收购各类政策性粮油(含轮换)9325万吨。据有关学者估计,中储粮收购的粮食可占市场中流通的商品粮的70%左右。

显然,中央政府对中储粮的定位是“大粮仓”,期望以其掌握的大量储备稳定粮价。

但中储粮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过去中储粮收购的粮食,要投向市场,必须经过公开拍卖。由于市场行情变幻无常,其拍卖成交量和价格并不理想。

或许正因为此,中储粮希望能直接介入粮食加工,以克服终端销售的困难。2008年底,在刊发于《求是》杂志的一篇署名文章中,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就提出,如果一直“买原粮、卖原粮”,中储粮必将被其他市场主体“利用、钳制,或被边缘化”,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中储粮不仅要做“国家大粮仓”,还要成为“市场大粮商”。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中储粮时任总经理林军就提出,中储粮总公司应成为“集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粮油企业”。

同时,相关的经营项目也相继铺开。但由于中储粮刻意低调,其行为一直鲜为人知。

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明确提出要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形成全国主要跨省散粮物流通道。此后,中储粮的扩张路线图日渐清晰。

据接近中储粮的人介绍,中储粮总公司计划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东、华南、京津地区,建立六大跨省散粮物流通道。而三河米业只是京津地区三河粮食物流体系的一部分。

中储粮副总经理刘新江在三河米业投产仪式上就表示,中储粮组建三河米业,目的就在于“抢占京津粮食市场制高点”,完善“储备调控功能”。

业界专家估计,该项目总投资至少要4亿元以上。据《财经》记者了解,三河米业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先期投资已逾亿元,其中有600万元来自发改委预算内投资。

目前,三河米业正在向粮食生产的上下游扩展。2009年底,三河米业将在黑龙江建三江、虎林、鹤岗等地建立原粮加工基地,粗加工后的糙米可不经哈尔滨直属库,而直接运往河北三河直属库。同时,该公司还拟在黑龙江五常、宁安、木兰等地建立20多万亩有机、绿色粮食生产基地。

中储粮的身影

投产三河米业,并非中储粮首次介入粮食经营。在国内大米、面粉、食品、玉米、油脂等加工领域,其实都能看到中储粮的身影。

据中储粮网站信息,截至2008年底,中储粮从事粮油加工业务的企业共有53家,主要涉及大米、面粉、食品、玉米、油脂等品种的加工业务。其中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公司、中储粮镇江粮油公司主要从事油脂加工。

此外,国内市场上的“东鼎”牌麦心粉王、“盛湘米业”“隆鼎福大米”等品牌,均为中储粮旗下公司所有。

目前,中储粮每年可加工大米150万吨以上、面粉近100万吨、植物油120万吨。

中储粮前期产业运作颇为低调,但随着三河米业的高调介入,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2009年2月,中储粮投资13亿元建设的中储粮镇江粮油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共镇江市委机关报《镇江日报》报道,该项目作为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扩大内需”项目,仅物流一项就投资7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投资来自发改委。

2009年6月29日,中储粮北方物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标志着中储粮东北粮食物流资源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

截至2009年8月,中储粮在东莞、镇江、日照三个新设的油脂加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河北唐山、河南新郑的两个油脂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批复;组建中储粮种业公司的计划正在调研论证。

一个覆盖粮食、油脂收购、储备、加工的全产业链、遍布全国的粮食物流体系,正在中储粮内部抽丝结网,悄然成型。

“国有大粮商”争议

对于三河米业高调介入市场,业界反应不一。普遍的观点认为,大米加工业持续“稻强米弱”的局面将被打破,整个行业都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

北京玉德顺米业是一家日加工350吨至400吨成品米的民营企业。在三河米业进入以前,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

该公司总经理田京生认为,民营加工企业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资金、仓储技术、运输车皮,而这恰恰是中储粮三河米业的优势。

“中储粮收储粮食有农发行贷款,财政有补贴,还有先进的仓储技术,以及铁路运输专线,这些都是民营企业难以企及的。”田京生感慨道,“中储粮介入粮食加工业,这对民营企业来说太不公平了。”

目前,中储粮三河米业在至关重要的销售环节并不占优势,是业内民营企业尚感欣慰之处。

对于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变,坚持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观点的专家表示不能认同。

一些专家认为,中储粮作为中央储备粮收储、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主体,享有国家特殊的贷款和财政支持政策,手中握有大量粮源。利用政策优势从事商业性经营,这与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历年来,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的相关文件都提出,中储粮专职从事粮食收购、储备、管理等政策性业务,除了经营与储备粮油吞吐轮换直接相关的业务,不得从事其他商业经营活动。

“中储粮不宜把粮食的政策性业务与周转性业务混在同一个部门运作,不能既拿政策的钱,又赚市场的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指出。

但中储粮的支持者认为,中储粮拓展产业链,可以保证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市场粮价异常波动时,成品粮调得动、用得上,有助于中央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弥补目前政府靠原粮购销调控市场的缺憾。

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储粮拥有巨量的储备粮,库存难以消化,而仓储、农发行贷款利息、陈化粮补贴都需要财政投入,搞粮食加工是减轻财政负担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储粮介入加工后,可与益海嘉里集团等外资企业竞争,树立中国粮食的“话语权”。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认为,中储粮的核心业务是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备、管理。中储粮不宜大举介入粮食加工产业,与民争利。与其靠大举进入粮食加工解决财政补贴不足,不如直接减少中央储备粮的收储规模,给民营企业以更多的经营空间。

一些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储粮介入商业性业务,不仅容易导致粮食领域的行政垄断,扼制民营粮食企业,而且可能加大中央财政的负担和风险。

也有经济学者提出了告诫,由于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难以有效隔离,加上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一旦这些商业性项目盈利,可能会被内部人蚕食;而一旦出现亏损,难免会被当做政策性亏损而由财政埋单。■

上一篇:张育军:上交所新定位 下一篇:新兴经济体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