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十大问题行为

时间:2022-10-14 07:37:17

独家调查: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十大问题行为

近年来,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在陡然增加,引起了儿科医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这些幼年的行为问题,轻者影响今后的学业、就业和生活,严重的成为行为。因此,人们对年幼儿童的问题行为逐渐增强了忧患意识,力图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为此,本刊组织上海、北京、西安、广州、长沙、武汉、杭州、深圳、成都、南昌、石家庄、济南、苏州等城市的儿童保健学、儿童心理和行为学、儿童神经和精神发育学方面的百余名医学专家,他们是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雪荣、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学组主任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教授林庆、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儿保学组副主任王卫平、全国优生协会发育和行为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星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儿童与少年卫生学教研室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主任委员潘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静进,等等。根据他们的临床研究和发现,从34种学龄前(3~6岁)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中,评出影响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最常见的十大问题行为。这是一次权威而科学的学龄前儿童行为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它将有助于家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及早发现行为问题,及时矫治或干预,把问题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向恶性程度发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儿童的素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调查结果(按顺序排列)

一、注意力差,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

二、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

三、明显多动。

四、过分依恋,缠人。

五、不适当的吸吮行为(吸吮拇指、毛巾等物品)。

六、孤僻,难与同伴交往。

七、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

八、每天沉迷于电视、游戏机达数小时。

九、违拗性严重(不听指令,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

十、有睡眠问题(难入睡、夜啼、夜惊、梦游等)。

上一篇:解读问题行为 下一篇:儿童节的礼物:一天四杯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