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抽提法对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影响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4 07:21:13

头皮针抽提法对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影响临床观察

关键词 头皮针 抽提法 脑血栓

笔者于2006年参加《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研究》项目,学习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巩尧其主任医师总结的头皮针抽提法,2年来运用此法治疗脑血栓引起的肌力下降,并观察了患者21例次,均获得良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首次发病14例,再次发病7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34~74岁,平均58岁。全部经头颅CT确诊。

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应标准来确诊。

方法:①取穴:采用《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顶中线又名顶颞前线,在头顶部前后正中线,自百会向前至前顶穴。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②针刺部位:病灶侧(即偏瘫肢体对侧)头部。③进针方向及手法:顶中线由前顶刺向百会,顶颞前斜线由前顶刺向悬厘的上2/3节段,用两根40mm针接力刺法。④手法:在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豪针与头皮呈15°~30°角,在腱膜下层进入皮肤1寸左右,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吸针感,然后进行行针操作,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约5秒钟),每次至多提出1分(25mm),又缓插1寸,每针如此反复运针5遍计为1次行针。⑤留针:间歇动留针2个小时,每隔30分钟行针1次,行针和留针期间可结合患肢运动。

疗程:每天针1次。12天为1个观察疗程。

结 果

疗效观察:经过1个观察疗程后,症状变化如表1。

讨 论

头皮针抽提法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巩尧其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法。穴位取用《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要》,抽提法是一种行针手法,源于王机的《针灸问对》。由抽添法演化而成。关键技术环节是该疗法技术操作要领:该手法动作主要是以向外“一抽数抽”为特点,属小幅度手法范畴,紧提慢按为主,是为泻法。要领有二:一是力度必须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然后形成爆发力向外抽提,二是速度即瞬间速度要快,但最好针体不动,每次至多抽出1分,而不能将针体大幅度提出。

头皮针抽提法不仅有较大的刺激量,而且还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过边行针边长留针,配合运动,从而产生较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

笔者长期在条件简陋的基层卫生院工作,近年来见到大量因脑血管意外所导致的偏瘫患者,这些患者生活质量很差,绝大部分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丧失基本生活能力,他们急迫需要一些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本人认为头皮针抽提法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效捷的运针手法,是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肢体肌力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技术。

上一篇: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 下一篇:西医常规疗法联合双剂型中药治疗AVM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