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走进高雅音乐的殿堂

时间:2022-10-14 07:19:31

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走进高雅音乐的殿堂

【摘 要】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人们总是把音乐扣上“高雅”、“严肃”的帽子,并用“听不懂”这三个字来对音乐进行理解。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音乐。

【关键词】音乐欣赏;误区;听;理解

一、当今社会普通大众的欣赏状况及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大大的丰富了起来,而与之相随的便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特别是近些年来,除了一二线以外的很多城市也非常注重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并修建了一些演艺中心或剧院,因此,高雅音乐会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人会说,我们没学过音乐,根本就听不懂。有时,甚至在音乐会现场还会发生令人非常尴尬的场面。比如:演出前广播多次提醒由于是现场演出,希望演出过程中观众不要拿相机拍照,但事实是,演出一开始,不少观众就掏出相机准备拍了,严重影响了旁边观众欣赏演出。还有的可能是音乐工作者,懂得音乐家演出的曲目,台上演奏的时候,她便在台下肆无忌惮的哼唱。更了不得的是有带小孩的,孩子在座位上来回扭动,不时发出一些杂音。原本应是一场高雅的音乐会,被搞得是五花八门,实在是很难让人静下来听完一首曲目。当然,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是我们以前高雅音乐会太少,二是有大部分人认为自己不是学音乐的,以听不懂为由。其实,只要走出音乐审美的误区,人们就会发现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最自由、最亲切的艺术。

二、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

(一)我觉得首先要把“听不懂”这三个字从大脑中抹去

我们不求懂音乐,但是要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所谓音乐,是音响,不是语言文字,所以,不存在所谓“听得懂”的问题。“听懂”音乐的概念,就好像是一座大山挡在听众的耳朵与音乐之间。这座大山就是人们力图要从音乐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来、讲得明白的文学性、美学性的内容,如果不打破这种审美观念,就很难真正走入音乐艺术的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走进音乐世界》的讲座中一语道破:“音乐的欣赏当中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或视觉性的内容,我们没有必要非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解说音乐。音乐无需‘懂’,听音乐,我们只要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就行了。”

(二)要打破审美的误区

古典音乐一直以来就被贯以“高雅”、“严肃”的帽子,人们认为“高雅”、“严肃”的音乐是有深刻思想内容的,所以,这种音乐必须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才能理解,而正是这些概念构成了音乐欣赏中的一个巨大的误区。在这一误区中,音乐艺术成为神秘、高深莫测、拒人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的艺术,从而使得古典音乐很难为更多人提供艺术的享受,使许多听众远离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音乐作品,而只能停留在欣赏简单、平直的轻音乐阶段。其实,打破这个障碍、跨出音乐审美的误区仅仅需要一个念头的转换――就像听声音一样用我们的耳朵去接受音乐。迈出这一步,后面的一切就是自然而然地听。当我们用耳朵去领略音乐时,就会发现古典音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那种无法言传的音乐自身的美,它们是如此的亲切、感人至深,它们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令人无限回味。试想,如果仅仅按某种唯一正确的解说来理解音乐,我们就终生不能欣赏这种音乐,那么我们失去的就太多了。

三、让我们渐渐走入高雅音乐的殿堂

(一)要培养出音乐欣赏的能力,而这最关键的就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进行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这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但如果继续听下去,我们就会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另外,多听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只听一种类型的音乐是远远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二)要更好地欣赏理解音乐,学习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一些大型的音乐,如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其实,或多或少的都要对音乐知识进行了解才可以进行全面欣赏。音乐的知识很广泛,但对于非专业的欣赏者来说,只需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比如对音乐的节奏、曲式、织体等。另外,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也是欣赏一部作品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总之,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其实,有多少种心情就有多少种音乐,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欣赏音乐过程中体验自己独特的人生。从今以后,让我们抛弃所谓“高雅音乐”难懂的观点,不要去看它的文字解说,一切从“听”开始吧。我相信,只要我们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慢慢培养各方面的素养,使自己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在音乐视听实践中完善自己,我们就能“听懂”音乐,就能真正走进高雅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郝松德.浅析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2).

[2] 陈方.音乐欣赏教学摭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6).

作者简介:于海花,女,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钢琴教师,讲师一级;李亚峰,女,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声乐教师,讲师一级。

上一篇:与你静听时间滑过 下一篇:让自己不纠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