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总是忧伤

时间:2022-10-14 06:59:30

如果把半命题作文题目中已给出的部分看做是“限”的话,那么需要自己补充那部分就应该是“放”,要想在“限”的范围内充分地“放”,实现发挥自己写作特长的目的,就必须拓宽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范围,才能进而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来。

真题回放

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作文题:

再见,______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考题透视

“再见”,意味着告别,题目横线上一般应该补充的是告别的对象:人物,地点,或者是别的事物。整个作文命题中既没有提示语,写作要求也只是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认为,只要在“告别”的话题范围内,有具体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了。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形成构思,我给同学们建议一个便捷的构思思路:

一、选择合适的告别对象――听我为君歌一曲

坐在中考的考场上,即将结束3年的初中生活,看到“再见,______”这个作文命题,一定会勾起你对初中时光的回味或留恋。如果把这个作文命题的告别对象限定在“校园”这一范围之内,倒不失为一个便捷的构思思路。在刚刚过去的3年时光里,我们与这片熟悉的校园、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结下了深情厚谊,如今就要告别了,总有许多的话要说。说给谁呢?这就是我们首先要确定下来的告别对象吧。《再见,我永远的馨园》这是跟母校的一段深情的告白,母校一角的“馨园”给自己留下了多少宁静的回忆,课余时间在这里读书学习、放松心情,得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如今就将离她而去了,怎能不留恋不舍呢;《再见,亲爱的老师》则把深情的笔触指向了辛勤的老师,要为老师们高唱一曲赞歌;更有创意的是《再见,昨天的自己》,作者要为自己的初中生活挽一个结,把更长远的目光投向未来。

此时此刻,在“校园”这一范围内,我们需要告别的对象会有很多,但又不能一一表达告别之情,那就选择最有话可说的对象来写,增强写作对象的针对性。

二、确定写作的主要内容――点点滴滴总关情

一般说,“告别”这类的文章通常包括对往昔的温馨回忆、对自己现在内心感受的描述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祝愿等内容。和通常的记叙、抒情的文章相比,这样的文章更需要在细微之处见真情。对于一个身体欠佳、体育不达标的好友一句善意的提醒:“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就会让其感动不已;“忘不了课堂上,您不厌其烦的讲解;忘不了课余时,您不知疲倦的辅导;忘不了办公室里,您挥汗如雨的辛苦……”历数老师这些寻常而辛苦的付出,既是对老师辛苦工作的肯定,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相信这样的文字也一定能激起老师内心的涟漪。

从小处着手,用细节充实文章的内容,紧贴生活实际,让生活的点点滴滴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另外,同学们在选材的时候还要能体现时代特色,使内容不落俗套。

三、创新运用文章的形式――新颖别致更相宜

用普通的文体形式可以表达告别之情;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也有助于与告别对象作直接的思想交流;用片段组合的形式更能增加文章的容量,《再见,就在这个六月》分别用了3个小标题“向你说声再见,朋友”、“向你说声再见,老师”、“向你说声再见,我的同桌”来连贯文章的内容,还有一篇文章串联了3则临别赠言来分别表达对自己的3个人的惜别之情,也不失为很好的创意。当然,为了恰切地表达我们的告别之情,还有更多新颖的形式有待同学们去琢磨、创新。

以上只是“再见,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的一种便捷的构思思路,有的同学不免会生出疑问:如果这样构思的话,这个题目的写作范围也太狭窄了吧?况且,为什么一提到“告别”就一定要生出忧伤之情呢?其实,“再见,______”这个半命题有足够的开放空间,让我们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进行选材,所能表达的感情也不仅仅是忧伤这一种。

技法点拨

与全命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的优势就在于给了同学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像上述“再见,______”这样的题目,其写作范围几乎等同于“告别”的话题作文。因此,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范围有足够的领域可以拓宽。

1.放眼社会,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一般情况下,作文选材要兼顾“熟”和“新”的原则,所谓“熟”即熟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经历或体验过的事情,平常有知识储备,考场上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所谓“新”是指新颖,选择的写作材料要有一定的新鲜度,或者具有时代性,或者能激起别人的共鸣。以“再见,______”为题写作,同学们最先会想到的是告别即将过去的初中生活,告别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亲友告别……这些都脱离不了“我”在其中。虽说是大家可能经历、体验过的事情,但都这样写,也不免会落入俗套。我们把目光放开,跳出自我的小圈子,选材的范围一下子会拓展开来,而且能有效避免与别人选材重复。我列举几个写作题目,大家就可以略知这个文题的选材范围有多宽广了。《再见,不文明习惯》,呼吁大家纠正不文明习惯,共建和谐社会;《再见,辉煌“十一五”》,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提振民族的自信心;《再见,我的家乡》,把目光投向“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搬迁移民。相信这些选材应该具备“熟”和“新”的要素,很好地利用,一定能给自己的作文带来意外的收益。

2.抛却忧伤,格调尽量高昂一些。与选材相应,一味地在“自我”的小范围内兜圈子,难免会产生告别的“忧伤”之情,而这种感情又多半是虚假的,给读者留下不真实的感觉。随着选材范围的拓展,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会有变化。告别,预示着一段生活的结束,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对自己、对他人都会有新的希望。因此,告别并不总是忧伤的,写作时,要以积极的笔触、高昂的格调来写人、叙事、发表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再见,童年》,既有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表达了对青春未来的憧憬之情,这才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少年所具备的正常情感。

上一篇:清词丽句著华章 下一篇:童年趣事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