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轮扁斫轮”谈技术培训

时间:2022-10-14 06:27:25

从“轮扁斫轮”谈技术培训

《庄子》中有一则“轮扁斫轮”的小故事。轮扁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砍木头做轮子。对于如何“不疾不徐”地做出最坚固耐用的轮子,轮扁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他到了七十岁还没找到传人。

技术类、工艺类的培训确实不好做,原因有二。一是每个行业、甚至某个企业特有其窄而深的专业知识。因其“窄”,故无法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因其“深”,故单纯的纸笔相授、口口相传都无法取其真意。二是这类培训的讲师也只能是本企业的技术佼佼者。他们的职责是技术研发,培训只是副业;TTT等讲师认证,他们可能没时间也没意愿参加。简单地说,就是愿不愿意教与怎么教的两大问题。

南孚电池利用职称评选解决愿不愿意教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在公司里有技术序列,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职称聘任期间(一般是3年),必须承担2名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的培养职责,是聘任为工程师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职称聘任期间,必须承担2名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的培养职责,是聘任为高级工程师的必要条件之一。

考核培养效果的方法一方面是询问被培养人的感受与意见,另一方面是技术考核委员会对被培养人进行技术考核与认定。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优秀技术人员带徒弟的热情与意愿,同时为了更好地带出“高徒”,他们也会主动参加TTT培训或学习相关培训方法。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技术类培训除了耳提面命,更重要的是在实验室里、在设备上亲自动手操作。为了让这类培训尽量标准化、高效率,我们采用了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中的工作指导方法。首先编写作业分解书(见图表1),帮助“师傅”详细整理培训的思路,从步骤、要点、要点的理由三部分来编写,既可以让培训标准化,做到培训一人与培训多人都是一个模版,又可以让“徒弟”清晰地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次按照TWI工作指导中的四阶段法(见图表2)进行培训。很多在岗的培训只是传授工作,而培训之前的准备、培训后学员的练习以及培训评估都会被忽略。四阶断法是“如何教别人”的说明书,如果严格遵照,就是相对完整与齐备的培训过程,既不会出现一千个师傅一千种教法的情况,也不会遗漏重要的步骤和关键的信息。

不知道轮扁看到这样的培训方式,还会发出技术培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叹吗?

上一篇:“大猫”归来 下一篇:布加迪的“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