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食阿彬到社交厨房

时间:2022-10-14 06:01:43

从真食阿彬到社交厨房

广告人出身的阿彬,在大别山养鸡放牛种菜,然后运回上海弄堂,做一桌有故事的菜,轻松吃吃喝喝。

One meal!One chef!One story!

这里不是餐馆,这里没有大厨,

每周末,我们会邀请一位朋友掌勺,

他有手艺有故事,他用真食食材做拿手菜,

围坐在一桌吃吃喝喝,在食物的色香味里,

学几道美食,识几个朋友。

穿过一条老弄堂,最深处用竹子搭成篱笆的独门小院里,便是这家名为“吃好穿好”社交厨房。黑板上的这段话,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厨房的宗旨,以及厨房主人阿彬的初心。

去大别山养牛

广告人阿彬做了13年,突然觉得广告的世界很虚,有点包装过度。“我想可以做一件从头到尾都了解、热爱它的事情。”

大别山长大的他,家里都是种地的人。老家好山好水,不妨就做家乡的吃食?念头一蹦出来就收不住,他立刻回家包了两个山头,约800亩,养鸡、养牛、养猪……不但把工作10年的收入全搭进去,还拉上父母亲戚一起打理。

要做概念,没人能比得上广告人,但见惯了过度包装的阿彬选择了低调。“回归乡土,是顺应内心,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热衷于去了解每一种食材的成长经历,小鸡什么时候进农场?小猪喂的什么饲料?

阿彬把这种以自然养殖的山野食物定义为“真食”。但自然无添加意味着高成本。比如养鸡,生态养殖都用豆粕补充鸡的蛋白质,但他坚持用炒熟的黄豆。

亲戚不理解,认为早晚亏本。“光从挣钱这个角度看,我肯定不会做农场,但我很喜欢做这件事。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就是‘真’。不包装任何概念,就是做食材。虽然返乡也会间接带动农民致富,但这是包装给别人看的。”

在上海开厨房

一开始,阿彬的“真食”在线上售卖,之后过渡到线下。这是阿彬的夫人的创意。

夫妻俩在弄堂深处找到一个底楼小院,用落地窗简单搭了一个玻璃房,小巧却温馨。“这就是我们的家,不是沿街的饭店。”就像真食食材来自于深山老林,社交厨房也藏匿在小巷深处一样。

“我们不希望太多人知道,首先是因为食材的小众以及高成本,其次周末是一个用来放松的时间,朋友们当然希望能在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休息,而不是在大街上。”阿彬认为自己不是在开店,而是把深山的食材在大都市找了个地方落脚。

因为平日要照料牧场的食材,所以社交厨房只在周末开门。

说是厨房,就必须要有厨师。在这里,只做得一手好菜是“上不了台面”的。“不仅要会做菜,还得是一个有故事并会讲故事的人。”于是来过的厨师有插画家、催眠师、公关女汉子……

每一次的主题都是围绕厨师展开。在社交厨房,所有焦点都在厨师身上,厨师是客人的朋友,他不会一直在后厨忙活。“他会在拥挤的厨房里交流菜肴的做法,会在餐桌上讲述个人经历,在觥筹交错中感受来自食物的爱意。”一顿饭结束,来客便多一段人生经历。“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本意。在这个小空间里,见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让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更加有趣,活色生香。”

阿彬甚少请自己的朋友来做客,客人都是通过预约和筛选而来。因为空间很小,一次只容六七人。“我会先跟预约的客人在微信上聊天,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翻翻他们的朋友圈,看看值不值得接待;并且还要考虑到与厨师话题兴趣点是否能对接上……”

上一篇: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综合... 下一篇:潮汕英歌走进小学形体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