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期文萃

时间:2022-10-14 05:56:02

禽流感可能导致亚洲经济零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 埃里克布鲁姆等

亚行研究报告《禽流感对亚洲经济的潜在影响》

2005年11月3日

与SARS疫情相比,禽流感对人类和经济活动的破坏性要大得多。今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禽流感轻度爆发,感染率为20%,人口死亡率为0.1%(在亚洲的死亡人数相当于300万),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影响持续两个季度;第二种是感染率和死亡率与第一种相同,但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影响持续四个季度,心理影响蔓延至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

在第一种情形下,2006年亚洲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3个百分点,需求可能减少约990亿美元。在第二种情形下,亚洲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将减少其投资和消费活动,世界其他地区将缩减消费;亚洲地区损失可能达到2830亿美元,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6.5个百分点,导致亚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低到0.1%。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缩减到-0.6%。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遭受的冲击可能要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是重要的服务输出地,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因此,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有可能减少10个百分点以上,需求减少约110亿美元。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可能减少9个百分点,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也可能遭受重创。

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繁荣是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潜力的信心上的。一场流行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这种信心,并减少今后的投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公共政策,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准确地信息。根据控制SARS及其他疾病的经验,民众和市场获取的信息不确定时,往往会陷入恐慌。

通货紧缩阴云散去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教授 宋国青

CCER“中国经济观察”2005年秋季报告会书面发言

2005年10月29日

在2005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公布之后,由于受到上游价格必然向下游传导假设的影响,很多分析认为需要继续控制总需求。特别是在此前此后一段时间,一些抑制房地产需求的政策出台,对刚刚开始恢复正常增长的M2和总需求构成了威胁。

但形势比人强,压制总需求的政策不可能持久。从过去三个月M2的增长情况(9月末M2在剔除季节因素后比6月末上升19.7%)来看,通货紧缩阴云在变成降水之前就消散了。如果还有一点阴云的话,那就是禽流感。

通缩阴云散去背后的原因在于企业资本金和利率等等。实际上,中国根本不存在通货紧缩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无法改变或很难改变的原因。

金融稳定需关注十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

2005年11月7日

当前,维护金融稳定需要着重关注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二是直接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三是隐性财政赤字可能向金融体系转移;四是市场主体需要适应利率和汇率从管制到放松的变化;五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完善;六是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监测和监管存在真空;七是需要在风险处置中既维护金融稳定又防范道德风险;八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九是金融系统受外部干预现象仍然存在;十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溢出效应,给中国金融稳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公共卫生改革紧迫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特别专题”

2005年11月

中国广泛存在着卫生服务提供者诱导需求的现象。这不能完全归咎于私营部门的增长和公立机构更加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另一个因素是政府扭曲的定价措施,它导致服务提供者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亏损,在药物和高科技医疗服务上有相当高的利润,于是需求就被从前一种服务诱导到后一种服务上去。

公共卫生领域的改革十分紧迫。政府可以考虑用一个拥有地方分支的中央公共卫生机构,来替代各自为政的省级疾病控制中心,并且由这一机构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该机构的经费应该完全由政府提供,当然,如何将政府拨款与其服务联系起来,仍然大有文章可做。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前景堪忧

亚太经合组织(APEC)澳洲研究中心主任 艾伦奥克斯利

研究报告《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和能源展望》

2005年11月3日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中国发电燃料结构的改变,同时也影响到温室气体的排放。自1972年到2002年,煤炭是发电的主要燃料,大约占据了主要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石油大约占三分之一;到2030年,黑煤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是发电的主要原料,这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由于中国稳健的经济增长,到2010年,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占世界总量的22.3%,而同期第二排放大国美国占18.7%。

目前可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办法,是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能源设备来提高燃料效率。如果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基础设施,中国单位产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降低一半。

上一篇:易纲:寻求效率与公平兼得 下一篇:方星海:证券业开放亟待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