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隆隆壮国威

时间:2022-10-14 05:33:57

编者按:在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大军中,行进着这样一支坚强而又生机勃勃的队伍,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至上”作为信念,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逐步由一个制造单一军品的工厂,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大型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集团,成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支铁骑劲旅。

这支铁骑劲旅,就是诞生于1954年的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其60年的风雨兼程、60年的探索奋进、60年的卓越贡献,光耀史册,可圈可点。如今的一机人,正以其飒爽的英姿,向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挺进。值此其成立60周年之际,本刊从本期起将以连续报道的方式,与读者一起探寻其足迹、分享其经验、传承其文化、弘扬其精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5年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有这样一支神秘而坚强的队伍,他们60年如一日,把“国家利益至上”作为追求和信念,忠于党和人民,为了国富民强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辱使命,默默工作,甘当无名英雄。

60年的峥嵘岁月,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他们始终不渝,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军民结合、协调发展”方针,由一个单一制造军用武器装备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特大型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他们凭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共和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铁骑劲旅。它,就是坐落在巍巍青山南麓、滔滔黄河之滨的中国兵器“第一机械”集团。

强军兴国,新中国的装甲战车伟业从这里出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日之“第一机械”。看过共和国历史上四次大阅兵,其中当轰隆隆的主战履带装甲车辆方阵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自豪,而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履带装甲车辆都出自鹿城的“第一机械”人之手。

从1949年到1959年,新中国举行过多次阅兵,但所用的机械化装甲车辆,几乎全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因此当时国外说我们的装甲部队是“万国牌”,甚至有的外国专家断言,新中国自己制造主战装甲车辆需要20年。

主战履带装甲战车是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武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战履带装甲战车被誉为陆军之王,因此,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主战履带装甲战车。

1951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在我国遭受全球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禁运的环境下,党中央决定,在苏联的支援下,以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接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并纳入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这期间同志发出了“建设我国强大的军工工业体系”的号召,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新中国第一个五年发展纲要,一个宏伟的国防工业基地建设蓝图开始绘制。

1953年,苏联设计专家工作组,按合同规定来华帮助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厂选址,最终选定厂址在包头。1954年2月22日,苏联的建筑、总平面、运输等专家来到塞外,对新厂址地理、环境、水文、地质、供水、供电、运输等设计方案进行了修订和调整。一个宏大而科学的设计蓝图很快绘出。当年7月,苏联正式提交工厂初步设计,工厂的产品型号确定。几年后,苏联新型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定型生产,随即重新确定支援我国制造最新的主战履带装甲战车。于是,一个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进军号吹响。

在新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史上,主战履带装甲战车事业从这里开始起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一机人”四年多的艰辛奋战下,一个宏大的现代化大型军工厂,在鹿城的大青山南麓拔地而起。

1958年12月25日,“一机人”终于在新建成的生产线上,试制出了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向党中央和报捷。从此,中国人不能制造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历史结束了。

新中国真正使用中国制造的装甲武器装备举行大阅兵是在195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式上,当主席挥手向新中国第一批自制主战履带装甲战车方阵招手致意的时候,万众欢呼。中国人民有志气,仅仅用五年的时间就造出了让外国人曾断言至少用20年方能制造出的“志气主战履带装甲战车”。“一机人”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使命、责任和力量。

发愤图强,自主创新忠诚履责国家使命

当中苏合作刚刚渡过了愉快的1959年,1960年正值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停止向中国供应重要军用物资,这种背信弃义的行径使刚刚进入批量生产的军工事业面临停产的危险。

“一机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时刻坚持发展中国的履带装甲战车事业不动摇,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一机人”研究制订了冶炼特殊新钢种新方案,经过电炉和平炉冶炼的反复试验,其结果与前苏联钢种轧制的钢板相近。当年10月,主抓军事工业的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闻讯后,专程到工厂检查新钢种的研制,并作了重要指示。此后又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研究和小批量生产,证明新钢种完全可以代替苏联钢种,1963年3月,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新钢种生产定型。新钢种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苏联方面的封锁和控制,建立起了中国自己的履带装甲战车用钢体系。

一个重大科研难题的突破,往往会伴随一个事业崭新的跨越发展。特殊新钢种研制成功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工艺技术升级,工厂开展了以主产品产量翻身为目的的技术攻关活动和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为内容的定期定量标准活动。到1966年,工厂已达到年产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也使中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制造水平保持了与世界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同步发展。

历史总是在曲折和波澜中发展。

正当“一机人”为中国的履带装甲战车事业大干快上、雄心勃勃创造世界一流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爆发了。“”十年,工厂受到严重冲击,生产萧条,科研受阻,工厂全部军事管制,在备战备荒、支援亚非拉的口号中坚持生产。

一个又一个的运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一机人”百折不挠,就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待遇上极其窘困的条件下,仍然没有忘记共和国赋予的使命。他们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决心研究新式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步伐不停步,必须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广大科技人员怀着对国防事业的忠诚和对主战履带装甲战车事业的热爱,不辱使命。无论是严寒酷暑或是春夏秋冬,他们坚持不懈;无论在停产的车间或是在荒山戈壁的试验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坚持攻关不止,终于在1974年设计定型了真正属于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新型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它标志着中国的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已由仿制转到了自制,中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制造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缩小中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直是“一机人”多年来坚持的目标。他们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国外技术。1979年3月,工厂实施引进改造工程,使我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核心技术,在吸收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各项战斗技术指标有了显著提高。两伊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世界战争的模式,局域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新特点。西方各国在激烈的军备竞争中,不断增加武器装备出口。我国突破世界霸权国家武器禁运规定的围堵,也不断增加军用外贸产品的出口,这不仅促进了我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技术的改进提高,而且在繁忙的大生产中,带动了鹿城地方一大批中小企业的生产大协作和较好的经济收益,有力地促进了军、地共建的鱼水关系。1984年,随着第二代新式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研制成功,中国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制造的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984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由一机生产的新一代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组成三个方队,浩浩荡荡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检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军用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实力。一机因此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此后的十几年里,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一机人军品研究不停步,努力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原则,军品研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履带装甲战车的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先后研制出80系列、90系列,技术储备大大加强。

1999年1月29日上午10时许,当一机人研制的又一代新型主战履带装甲战车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定型后,来鹿城视察的总书记一下飞机直接来到“第一机械”,深入车间生产第一线看望、慰问了广大干部、职工,并观看了新型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的演示。

199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这是新中国用自己的武器装备进行的第三次大阅兵,工厂生产的新式主战履带装甲战车组成的三个方阵,威武雄壮地走在机械化部队的最前面,接受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检阅,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铁甲雄风。三种型号的新式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分别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金、银、铜奖。

愿景引领,打造国际一流军民结合车辆集团

跨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对武器装备生产制造许可的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向军用武器装备制造领域的进军,给国有军工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一机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的眼光,抢占先机。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快速反应部队的战术需要,利用重型汽车技术优势,一机人开始研发一种新的快速陆战装甲战车。

2004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军事理论的新突破、地区冲突和局域战争的频繁爆发,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坚持经济建设和走“和平利用军工”的道路,军用装备制造在保证科研水平与世界同步的同时,作为一个军民结合型企业,且民品得到蓬勃发展已经成规模占主导的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又一次新的挑战。按照中央对军工企业提出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一机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形势,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坚持“以军为本,以车为主”的前提下,全面促进军民品协调发展,及时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的重型车辆制造集团、走相关多元专业化战略之路。

有了科学的战略思想,有了适应市场竞争且严密而反应灵活的军民互动经营体制和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经营优势,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和轮式战车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不断推出新产品,受到部队欢迎。2004年8月,一种新军品通过立项,使公司的军品发展实现了由单一服务装甲兵向服务全军各兵种的里程碑式的跨越,公司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得到有力提升。

“一机人”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为军工企业,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用市场换不来的。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以自身优势为主和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军民结合型科技自主创新思路,军品通过原始创新形成了履带、轮式两大系列军品并行发展格局,先后开发出四大系列近40多个车型及其变型车辆。公司荣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企业。

200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60华诞的大阅兵的方阵中,“一机人”研发制造的新一代主战履带装甲战车和步兵装甲突击战车,及其他共五种武器装备,接受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集体及人民的检阅。

2010年以来,世界军事斗争更趋激烈,更具多变和复杂性。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国家,想方设法围堵迅速强盛起来的中国。2013年后,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包围中,把矛头直指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积极调整国防战略,迅速提升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党的十之后,主席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即在国防建设方面提出:由被动的本土防御,变为远海和对方临境防御的思想;在军队建设方面提出“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在人民不断加强围绕实战能力提高的演习训练同时,我国国防军工企业也加大了新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投入。以中国兵器工业“第一机械”为龙头的驻鹿城军工企业,积极加强与鹿城市、区政府的联系,加强军、地互动和区域经济战略性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工业的建设。在鹿城市、区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建起青山装备制造园区、高端技术装备制造园区等,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国防装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心着“第一机械”的发展。从1954年成立到2014年4月,先后有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第一机械”视察和指导工作,党中央关心着一机人,祖国和人民关怀着“一机人”。

60年一个甲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瞬息,但奋斗在鹿城青山脚下这方热土上的“一机人”,在共和国65年历史的发展中,始终以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一机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与这座光荣的城市和人民荣辱与共,携手奋进,共同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兵器工业“第一机械”,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核心使命,结合我国陆军装备建设,不断夯实轮履结合、轻重结合、车炮结合的产品结构,加快推进军品转型升级发展步伐;要做精做强铁路车辆、工程机械、油田机具等核心主干民品,并形成专业化规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搞好高端装备园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落实公司确定的“2451”总体发展战略,将“第一机械”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国际一流军民结合车辆集团。“第一机械”永远是祖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最忠诚的贡献者。

上一篇:国产手机的第一个十年 下一篇: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