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人员遭遇攻击状况及进展

时间:2022-10-14 05:25:08

精神科人员遭遇攻击状况及进展

本文作者:董萍徐萍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刘敏等[10]调查报道,常见的暴力攻击形式有口头攻击和肢体攻击,口头攻击有谩骂、威胁、讥讽和嘲笑等;肢体攻击有打人、踢人、咬人、吐口水和破坏物品等为多。攻击多采用徒手攻击、日常生活用品攻击和危险物品攻击。牙咬、徒手攻击为暴力行为的主要手段[11];男性患者多为伤人、毁物、威胁、谩骂;女性患者则以抓对方头发、抓人、踢人的暴力行为多[12]。患者的攻击行为在室内的发生率高于室外[8],以病室、重症监护室甚多[7,13]。

张丽娟等[14]对54名精神科护士受暴力伤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受伤害护士中,40.7%为工作时间≤5年,初级职称护士占55.6%。陈汝兰等[15]对42名护士受精神异常患者暴力伤害原因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毕业5年内受伤害护士占调查人数的45.2%。段容等[3]在128名受到患者攻击的调查中,男为60例,受攻击次数平均为1.63次(合计98例次);女为68例,受攻击次数平均为1.34次(合计91例次)。男护士比女护士更多受到攻击,与前者更多参与处理攻击行为有关。

攻击伤害对护士的影响

1心理状态的影响

丁秀明等[16]对3所医院24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后进行访谈和分析,多数护士在遭受暴力时产生恐惧感,事后害怕再次发生此类事件,事隔很久还心有余悸,夜间常常做噩梦,上班时不敢单独值班,性格也变得畏惧、胆小。大部分护士出现压抑、工作没有愉悦感和奋发向上的劲头。甚至可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17]。给护士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产生工作厌倦、工作满意度下降以及离职意向。

2身体方面的影响

段容等[3]在调查128名曾受到精神病患者攻击的精神科护士中和邹素芬[13]在精神科护士遭身体暴力伤害的原因分析调查中均发现,以Fottvell攻击强度指定的3级分类法评定,护士遭遇2级身体暴力攻击分别占84.7%和86.32%,躯体受到伤害主要部位以头部、四肢、躯干为主,受伤性质以抓伤、咬伤(特别与女性患者接触)、敲击软组织损伤比例高。造成严重伤害,诸如大面积出血、骨折、昏迷、甚至至死亡等仅占15.3%。

3对社会的影响

工作场所的暴力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士气,容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降低、护理人员流失增加,进而引起人力资源短缺,对招聘护士带来负面效应[18]。

相应的对策

1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如妄想、幻听等支配下发生的暴力伤害事件往往带有突发性,难以防范,是护理人员常受伤害的重要原因[5,7]。护理人员在接触这些高危人群时,要熟悉患者的精神症状,评估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程度、可能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及其攻击方式等,提高预见性;要善于捕捉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性暗示信息,警惕可能发生意外的迹象,留意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如激动、坐立不安、恶言相向、目露凶光、步步紧逼、拍桌椅、损物、大叫、紧握拳头等;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交谈的方式进行初步接触,避免正面冲突,以减少伤害事件发生。

2加强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评估

姚秀钰等[19]在接受184名护士的问卷调查中,96.20%的护士认为入院前攻击行为史是评估患者攻击行为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攻击通常发生在住院后1周内[11,20];对入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预防、制止和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意义重大[21]。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全面了解病史、加强与患者的交谈、严密巡视观察,全面掌握新入院患者的情况,如病程长短、发病特征和诊断治疗等。对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准确评估出高危患者并进行及时干预对预防和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护士职业安全意义重大[19]。

3加强护士沟通技巧

护士在管理精神病患者时缺乏耐心解释和沟通技巧,也是引发伤害事件的原因之一[7]。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如护理人员表现得不够主动和积极,则很难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造成护士受伤害的又一原因[22],故在与患者接触中,护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及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采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语言,避免激惹,灵活运用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

4加力行为处理策略的培训

护理人员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否、综合素质的高低与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亦密切相关[13]。为此,护理部等部门应重视岗前教育,以防患于未然,可以根据受伤害护士的特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岗前教育等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分配护士的岗前培训、相关的法律教育、保护性约束技能的培训、应对暴力行为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患者的攻击行为,学习精神科护理和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以及正确识别、应对暴力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减少受伤,提高护士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防控能力。

5注重护士受伤害后的处理

宋朝辉[23]和陈颖[24]分别对曾被打的28名和3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就其心态作初步分析发现,护士在遭受攻击后往往出现委屈、愤怒、容忍、报复、逆反和回避心理,在不同的情绪反应中,其中以报复心理及逆反心理危害最明显,回避心理其次。精神科护理人员被攻击后的情绪反应直接关系到其服务态度的优劣[23]。当发生伤害事件后,护理部等部门应进行总结、讨论,分析事件经过、受伤害者的感受,以后如何应对等,并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同时对受伤害护士相关部门应给予人性化关怀和精神安慰,必要时做好心理干预,给她们以合理的宣泄方式,发放委屈奖,根据伤情让其适当休息和治疗,避免报复、逆反等不良心态出现,影响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院声誉。

小结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承担风险高的职业。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神科护士随时都有受到患者暴力攻击的可能。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除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较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掌握对精神科攻击行为的评估能力和处理攻击行为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控制攻击事件的发生和升级,减少精神科攻击行为对护士和患者的伤害。

上一篇:精神科冲突处理对策 下一篇:精神科护理建设思索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