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女郎柏邦妮

时间:2022-10-14 05:10:04

退学,一生最正确的选择

有次,邦妮采访张曼玉,和张大美人开玩笑,说:“我们都是港姐哦。”吓了张大美人一跳。其实邦妮的“港”,是指她的家乡――连云港,一个海边的小城市,她在那里度过了大学前的所有时光。

那时她过得并不是很快乐,在自卑和自傲的两极中摇摆。在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体系里,她不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每晚饭桌上,母亲都要把她和邻居家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比较:“你看看人家,那个漂亮,那个苗条,那个成绩好,那个听话,那个懂事!”邦妮的心里因此有了阴影,总是避免和那个女孩子出现在同一个场合。大年初一的团拜会,估计那个女孩子会参加,邦妮宁可窝在家里一天也不愿意出去被人比较。然而,她对自己的文字才能又有着超强的自信,尽管老师们并不那样认为。邦妮将自己的文章抄在一个塑料封面的笔记本里,孤芳自赏。但是很快,那个本子就在同学间流传开来。

最后邦妮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主修编剧专业。学校里有位老师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经常给他们讲北京和电影。那是一个在她幻想中遥远而瑰丽的世界,每一次她都听得热血沸腾。终于在大二时,她按捺不住想去北京。她天天去找校长,软磨硬泡,让校长帮她保留学籍,让她可以回来考试,但不用在这里听课。她的热情,也感染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大家都帮着她向校长求情,竟然破例让她得偿所愿。

之后,邦妮来到北京,在电影学院做了一名自费的旁听生。有一次,上厕所时,她听见隔壁男厕所里有人在高唱电影《永恒与一日》的主题曲。那是一部非常高深的艺术电影,如今竟然可以在这里听到它的主题曲!她庆幸自己终于来到了这里,至今也认为这是她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大三时,邦妮就开始写剧本。后来无心插柳,她应朋友之邀开始给时尚杂志做明星专访,竟然做得风生水起。明星们都喜欢她,点名要她来采访。但是她心里,对自己的期许,远远不止做一个娱记。

有一天,业内的一位著名编剧,出于好心对她说:“你的性格适合做记者,而且也做得这么好,干脆改行得了。”可以想象,这样的话,尤其是出于一位著名编剧之口,给了她怎样的打击。她想,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从《红楼梦》到《花木兰》

那是邦妮在北京最低谷的时间吧。

有一天,朋友将她引荐给了李少红。李少红看看她,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孩子,只是说:“你回去写吧,《红楼梦》里你自己挑两回,改编成剧本,然后我们再谈。”她回去写了,也没觉得怎样忐忑,选了《红楼梦》的第十一和第十二回。

写完了交过去,等待回音,那几天她一直在给自己打预防针不要抱希望,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这一次真的轮到她感到惊喜了,李少红邀请她担任新版《红楼梦》的编剧之一,而且负责了许多重头戏的编剧工作,比如:“黛玉之死”和“宝玉大婚”。

让邦妮感到有些难度的是“黛玉之死”这场戏,李少红要求她不能写得很凄凉,要很从容,有美感,且不能借助台词和动作的辅助。太难了,邦妮为这场戏绞尽脑汁,最终还是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导演非常满意。邦妮说她后来看见红学家对她改编的这场戏的点评,只大大一个字:“好!”

邦妮其实一直想听到导演对自己的评价,可李少红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从没听她夸过谁。2009年10月,李少红在上海指导。红楼梦水上情景秀,作为给上海世博会的献礼,再次邀请她做编剧。没想到,这次合作中,李少红兴奋地发邮件夸她:写得特别好,感情充沛,构思精巧……

“我都要开心死啦!”邦妮说。

《红楼梦》之后,她又成了电影《花木兰》的编剧之一。这一次,赵薇向马楚成导演推荐了她,导演让她带几个自己创作的剧本来面试。在邦妮挑剧本时,男友建议她带上《聊斋》,他认为这个剧本最棒。这是邦妮2006年写的,那时还没有开拍。她内心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带上去试试。导演看了几个剧本都翻翻就放下了,翻到《聊斋》剧本时,却一口气看了10多页。

当晚,导演的经纪人就通知邦妮进组。她放下电话,就和男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花木兰》上映后,她却不敢去看,最后男友硬拖着她进了电影院。当电影播完观众散场时,他们两个人还一动不动地坐着,盯着屏幕看字幕,找邦妮的署名。男友意犹未尽地说:“如果能像电视一样,用遥控器将它暂停定格就好了!”然后两人一对视,哈哈大笑。

过一份自己满意的生活

这个和她情趣相投的男朋友,是个厨师,就喜欢肉嘟嘟的姑娘。他常常看着邦妮,深情地赞叹:“你看这小胖胳膊,小胖肚子,两层啊!”他叫她“大胖丫头”,她叫他“大厨”。邦妮说:“我觉得爱一个人就应该是这样的,无条件的,连我的缺点也一块儿爱。健康的爱情,一定会让你觉得自己好,会让你越来越喜欢自己。”

也许在旁人眼里,邦妮和大厨两个人是不般配的,生活圈子没有任何交集不说,一个是做饭的,一个是写字的,整个南辕北辙。可邦妮却有她独特的理解;“虽然我们有很多差异,但差异产生的吸引力才让彼此更离不开对方。”

这话不假。有一次,邦妮接到一个做的活儿,可以挣几十万元呢!她动心了,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买房买车了。但是大厨坚决不让,他很认真地告诉邦妮:“几十万元有什么了不起?再苦的日子,我都会和你一起过。最重要的是,你不要浪费,消遣你的才华,你的才华是用来创作的,而不是为了去做!”这番话,让邦妮仔细看了看这个说话的人。她在心里感叹:一个人会爱上另一个人,一定是有原因的。

当然,这个原因里也少不了美食。邦妮开了一个博客,点击率有700多万。为了答谢这么多喜欢她的网友,她和大厨突发奇想,开展了一个“邦妮私房菜”活动,隔三差五就在博客上发一个帖子,邀请网友来家里吃饭。

两人精心拟好菜谱,推着小推车去菜市场采购。厨房异常狭小,邦妮和大厨在里面躲闪腾挪、配合默契。为陌生人炮制可口的饭菜,他俩的厨艺是没话说。邦妮经常形容那些人的吃相:“大帮人都吃疯了!”

邦妮说:“很多人不明白我的博客为何取名叫‘咆哮女郎’,在我看来,咆哮是相对而言的,做一个咆哮女郎是我的一个理想的生命姿态。”虽说现在的生活离理想还有点儿远,但邦妮很乐观:“虽然我没有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但也没有过我不愿意过的生活,在我看来,这已足够理想了。”

前几天,邦妮回了趟老家,遇见当初给了她巨大阴影的邻家女孩。她笑着和对方打招呼。那是第一次,邦妮看见她,不再想躲了。邦妮说:“当我找到内心的小火光,哪怕对面的人是灼灼的太阳,也不会觉得惊慌。因为那点小火光,是属于我自己的。”

上一篇:胶囊公寓,谁停留在这个郁闷的舞台 下一篇:实名制了,你还开网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