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网球创业路

时间:2022-10-14 04:56:53

甘苦网球创业路

上海体育学院绿瓦网球培训中心,胡开均在这里开启他的创业之路。多年的磨砺已经让他从一个揣着186块钱闯荡上海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公司领军人。

186块钱的梦想

故事得从2002年揣着186块钱的胡开均来到上海体育学院求学时说起。

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拮据,下了火车的胡开均兜里就剩下186块钱了,只得想尽一切办法挣钱供自己读书。为此他开始干起了各种行当,当过油漆工,发过传单,倒卖过泥人和运动服装,还做过高三数理化家教。大学期间的胡开均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连宿舍的室友都很难看到他。“记得上海有一天气温高到39.6度,我那天干了整整十小时,这还不包括路上的时间。如果算进去的话大概有16小时吧!”胡开均回忆道。

胡开均是四川绵阳人,练田径出身,后来在刚刚组建的绵阳网球队接受了两年多的专业训练。虽然放弃了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念头,但是考入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他依然对运动充满了热情,用辛苦挣来的钱买了网球拍和羽毛球拍。“我那时买网球拍花了1184元,心疼死了。”网球对于胡开均来说已是驾轻就熟,羽毛球则是自费请学校的老师来教。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网球和羽毛球特长让自己得到了一次成为教练的机会。“当时有人到我们学校想请一位既可以教羽毛球,又可以教网球的教练。学工部找到网球队,队员都不会载羽毛球;找到羽毛球队,队员又不会教网球。学工部的一位顾老师曾经教过我,就想到了我。说来也巧,那个找教练的先生正好也是四川人,我一下子就面试成功了。”

从揣着186块钱走下火车,到通过各种途径赚钱,胡开均一直在用一般大学生难以想象的努力养活着自己。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去申请助学贷款,胡开均给出的答案是:“一是因为我老家开贫困证明不方便;二是我有一个梦想,要在大学期间赚到30万。”

胡开均的梦想在不久之后就有了全新的起点,因为给上海东苑集团上课教球领工资需要发票,找朋友开发票需要6%的税,胡开均“被逼”萌生了开网球培训公司的念头:“那个年代成立公司也就1000块不到的手续费,干脆就弄了一个。”

懵懂的烦恼

成立公司容易,要把这个公司很好地运作起来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胡开均对于如何运营公司,就像新生儿看世界一样,满是懵懂。

“大学生创业,三无人员,没钱,没关系,没经验。”胡开均自嘲地说。创立上海体育学院绿瓦网球培训中心的头几年,胡开均和共同出资的几个教练朋友一起走了不少弯路。大伙儿以前都是教练,经常各自为战,缺乏团体意识,遇到什么事总是从自身角度考虑,很少顾及公司的利益,这是胡开均对于公司创办初期最深刻的感受。

那时候,网球培训中心用的都是兼职教练,分别在上海体院、徐汇还有普陀等几个地方设培训点教球,兼职教练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5个。不久兼职教练的弊端就出现了,他们开始把招来的学员带到别的地方私自授课。胡开均认识到了兼职教练的弊端后,就想增加公司员工,重建管理组织机构,但是合作伙伴们对于改革却没有多大热情。另外,几个大学生又面临着毕业,分歧愈加严重。

“当时,我们与教练的关系及工资制度很不合理,公司利益完全得不到保障。”胡开均的决心已下,他出资把公司的所有权都买了回来,“公司转变使我从02年级‘最富’变成‘最负’。08年1月份,我欠钱40万,顾客流失超过70%,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但想要抛弃那种家庭模式的管理,只能这样做。”

这样一来,网球培训中心终于可以按照胡开均的想法进行改革了。公司开始招入管理人员和全职教练,将管理和教学工作分离。这种“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变不仅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证,而且教学水平也随着教练的稳定有了提升。现在,培训中心的继续学习率已经超过了60%,这个比例对于网球项目来说已经很高了。“2008年,我们的营业额190万,纯利润就有60万!改革的效果还算不错。”

成长的喜悦

“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团队氛围很轻松,在这里可以不断学习,因为公司很多方面像是白纸,我们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创意,不断实践,不断成长。”培训部经理高丽娜说道。2008年,她从上海体院研究生毕业后也加入了这个团队。

高丽娜特别提到了他们每年暑假的夏令营:“每年暑假的网球夏令营和身体素质夏令营都是公司盈利的一个有力保障。”网球培训中心的成长得到了上海体育学院方面的不少帮助,但整个夏令营的筹备开展还是一件很繁琐的事,“要联系的事情太多了。整个夏令营吃饭和住宿要和后勤联系,训练要和场馆中心联系,体质测试要和运动科学学院联系,夏令营中所用的工作人员,像教练、生活指导员都是在我们学校招聘的大学生,是和学工部联系的。“

提到夏令营,胡开均也有特别多的话要说:“夏令营期间,大家真的太辛苦了。像我每天就只能睡两到四个小时,早上要比孩子们起得早,晚上孩子们睡了之后我还要考虑一下第二天的安排。”

凭借多年的努力,胡开均的团队已经成为了上海地区最成功的网球俱乐部之一。2007年,上海体育学院绿瓦网球培训中心更是被评为“全国十佳网球俱乐部”。如今,培训中心已经建立起了以稳定的教练、专业的培训为特点和优势的运作体系。

采访过程中,胡开均不止一次地说,开网球培训公司实在太辛苦了,网球教练的管理难度相当大。可当他回忆起那些创业路上的喜悦时刻,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几年下来,总的来说痛苦大于快乐。每年的两个时刻我都会特别开心,一是夏令营结束,把那些孩子安全地送回家人手中;二是每年12月15日的年会,看着一年前定下的计划顺利完成,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胡开均规定,在公司大家只许喊他胡教练,因为他觉得自己年龄小,胡总,胡老板之类他听起来别扭。他很喜欢胡教练的称呼,因为自己就是当教练起家的。然而,不论称呼如何,多年的磨练已经让胡开均从一个揣着186块闯荡上海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能秀的公司领军人。

上一篇:同一片蓝天 下一篇:网球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