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棋迷问 第12期

时间:2022-10-14 04:31:18

提问:1.图1来源于实战,人们知道,此局面黑方如变着就要输棋,而红方变着,黑炮即可平4路底线护将,形成定式和棋。于是裁判做出如下裁决:黑方占据防守要点,立即形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长将应按长捉处理,即二打二还打,双方不变作和。请问杨主持,裁判如此裁决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判?

2.图2棋例取材于2006年《棋艺》第9期第16页重庆洪智(先胜)上海孙勇征的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挺7卒布局阶段的一个变例,棋评家认为“此局面双方不变可形成和棋”。请问杨主持,该棋例与《99规则》第七章棋例细则图八有何区别?记得1988年“齐洛瓦杯”象棋邀请赛中,辽宁卜凤波对广东吕钦就下过与此相同的局面。当时裁判长就判此局面为和棋,事后曾引起很大的争论,现请杨敬东老师加以解答为盼。

3.比赛时多有为“悔棋”把握的尺度而争执,如下面一例,黑方手拿棋子“马”要吃对方的中兵,忽然发现对方的炮可以叫将抽吃他的马,就急忙抽回手改放在别处,红方说:“不准悔棋,落子生根,你的马碰击到了我的兵就应该吃去我的兵。”黑方说:“落子生根,应以手离开棋子为准,我这不是还没松手吗?”双方就此争论不休,请问主持人,比赛时这种情况该如何判?

回答:1.图1,此待判局面红方车五平四捉马为“捉”,车四平五捉炮亦为“捉”。黑方进退马均为“将”。《规则》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单方面长将”。此例尽管红车在长捉马炮,且黑方无从变着,但因黑方违反长将禁例,也应判负。

棋例裁决:“长捉”对“长将”,判黑方立即作负。

2.1988年象棋比赛采用的是《87规则》,用《87规则》裁决此例和用现行的《99规则》裁决此例会有不同的条款和结果。现用两个不同版本的规则分别对此例进行分析裁决如下:

用《87规则》裁决:此例红方车八平七捉马为“捉”,尽管吃马要丢炮,子力价值相等,但《87规则》规定:预计下一着吃子后,吃子的棋子仍能保留,则无论该方在其它方面的子力损失如何,均应按打处理;车七平八,预计下一着炮九平六打士仍为“捉”,《87规则》规定:凡是原来已经捉着对方棋子的子或其它有关的棋子(包括联合捉子中的一个),走动后仍存在捉的(即从捉到捉),当形式上或本质上发生变化时,应按“打”处理。本例红方车炮属于“联合捉子”,红车走动前后,红炮均能吃黑方底上,只是走动前吃士要丢车,得不偿失,但因吃士的炮仍能保留所以为捉,避车以后,已从吃士丢车变成能够自得一士,本质上起了变化,因此应按打处理。黑方马3进5,造成了象5退3吃车为捉,马5退3捉车亦为“捉”。所以用《87规则》裁决此例应为:“二打二还打”,双方不变作和。

用《99规则》裁决此例:此待判局面红方车八平七捉马为“捉”,尽管红车吃马要丢炮,子力价值相等,但因红车是炮的根,《99规则》规定: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车七平八则为“闲”。《99规则》规定:凡是原来已经捉着子的子或相关子,走动后无新的捉子行为(即从捉到捉),均按闲处理。此例如同棋例细则图八,红方车七平八属于从捉到捉的闲着。红方车七平八后,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变化,即预计下一着走炮五进四去马,马7进5,车八退七,车1退6,车八平四,红方用双炮换取黑方一马一炮,在完整的交换过程巾没有得子,按闲处理。黑方马3进5,造成了象5退3吃车为捉,马5退3捉车亦为“捉”。

棋例裁决:“二打一还打”,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3.此案例黑方拿马已经触及到了红方的兵,尽管手没有离开棋子(马),但属于是先摸触自己的棋子,后又摸触对方的棋子。《规则》第5条第3款规定:先摸触自己的棋子,后又摸触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动时,必须用别的棋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才可以另行走子。依据规则此条款,黑方应该用马吃掉对方的兵。

(编 辑/老 张)

上一篇:虎啸龙吟战锦州(二) 下一篇:遇乱呈祥 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