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广场舞蹈的开展

时间:2022-10-14 02:15:21

浅论广场舞蹈的开展

【摘要】广场舞蹈是一种群众性舞蹈,在人民的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本文回顾广场舞的历史,分析现状,谈谈其特点以及开展的意义。

【关键词】广场舞蹈 现状 意义

广场舞蹈历史悠久,研究认为发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生产活动时的方式的再现,通过对现实活动的模拟和夸张完成对现实活动的演绎。并且广场舞蹈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有着文化传承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广场舞蹈属于社会体育的一部分,也属于休闲体育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很快,所以广场舞蹈对于消除亚健康、缓解社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广场舞蹈的创作日益活跃,为了广泛普及群众舞蹈,促进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品呈现多元化。但是有些作品不能很好的表现它的美,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所以,当人们与社会的需要是创作出高质量的广场舞蹈作品,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广场舞,因为可以表演各种舞种,没有舞种的限制,所以说,并不能用具体的舞种来对其进行定义。用表演形式来对广场舞进行定义应该更加准确。从广义上来讲,单从表演场所加以定义似乎并不够准确,但凡在广场这种场地进行的舞蹈表演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广场舞。

一、广场舞蹈的特点

1.集体性

广场舞蹈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人数众多,人群不限,不论是男女老少,皆可参加,群众跟演员没有明显区别,群众也可以是演员,演员也可以是群众。创造者、参与者、传承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故广场舞蹈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的一个艺术形式,它的表演方式都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更多人,场面很是热闹、壮观。因人数众多,所以广场舞蹈的表演场地必须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场地一般比较开阔,如广场,公园,社区开阔地,还有路边等,只有场地够开阔,都能成为广场舞蹈的表演场地。

2.娱乐性、教育性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精神需求也相应提高,群众在广场舞蹈的练习与表演中,心灵得到了美与善的熏陶。人们参与广场舞蹈的练习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奖,也不是为了得到物质的满足,而是从精神方面得到心情愉悦与精神充实,通过舞蹈活动是为了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作为一种复合的社会意识形态,广场舞蹈具有着弘扬正气作用,那高尚的且上进的广场舞蹈作品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有价值的世界观与伦理观,激励人们去热爱生活,从而推动社会的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灵活机动性

由于广场舞蹈参与者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人群,故广场舞蹈动作编排一般比较简单、易学,参与性强。演员和观众可以互动,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灵活性高。在文化广场,我们很多时候看到,观看表演的群众,被舞蹈的表演气氛感染,往队伍一站,马上就成为表演者。人人可跳,随到随跳,随时都可以到场和离场,充分体现了广场舞蹈表演形式的灵活机动性。

4.非专业性

广场舞蹈的表演者都是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人,他们多是自发的,随意的,没有专业演员的形体素质。作为一个编导要根据这一点来创作广场舞蹈,只有这样,才能编出更适合大众的作品。这一群体中,除了极个别的人具备舞蹈素质和条件之外,如果我们高估了这个群体的能力,可能会出现往往会弄巧成拙的现象。

二、广场舞蹈开展的意义

1.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人们常常用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学习舞蹈的艰辛,这是因为舞蹈这门艺术对于身体素质、技术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然而,广场舞蹈的存在则大大降低了舞蹈的门槛。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广场上跳舞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在轻松的舞蹈中,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们同样沐浴了舞蹈艺术的光辉和快乐。有了舞蹈的相伴,很多人的业余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完以后,到广场上尽情的跳上一段是最惬意的享受,并且很多人在跳舞的过程中,无形中也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扩大了眼界。可以说,相较于之前,广场舞蹈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2.强健身体和净化心灵

舞蹈是一种艺术与运动的统一体。经常性的从事舞蹈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强健体魄。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舞蹈动作相比,广场舞蹈在练习的时候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多的负担。因此,在跳广场舞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舞蹈者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等,像是一些身体孱弱的老年人,医生往往会建议他们适当地运动,有空的时候去学习跳跳舞,这对于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除了强健身体,适当地从事舞蹈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在优美的音乐、曼妙的舞姿中,人们可以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从而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焦躁烦闷的情绪等,长此以往,通过舞蹈就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传承民族文化

在广场舞蹈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民间舞蹈所构成的,因此,广场舞蹈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我国的北方,每逢过年过节,城镇市集都会进行一些秧歌舞表演,在秧歌舞中,舞蹈演员所穿的传统的汉族服饰,一些伴奏的乐器,诸如锣鼓、唢呐、钹等都体现了浓浓的汉族文化特征。又比如,在草原地区,人们在跳舞的时候往往习惯抖动双肩,而在一些山地地区,那里的人们在跳舞的时候习惯运用踢踏有力的脚步动作来表达欢快的情绪等等。可以说,在不同地区人们所跳的广场舞蹈中,通过歌曲、舞蹈服饰、舞蹈动作等都可以表现出浓浓的民族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广场舞蹈的继承和发展中,一些民族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被传承下来。

4.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综观全国各城市和乡镇广场舞蹈文化的发展,广场舞蹈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其独特的时代魅力正在不断普及和发展。大家建立起友谊,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通过跳舞健身,生活逐步走上健康轨道,与人待物更加文明有礼,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最重要的是,广场舞蹈的繁荣,使社会上打麻将、赌博斗殴、喝酒闹事的现象大大减少,社会文明风气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此看来,广场舞蹈的健康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广场舞蹈以其简单易学、凝聚力强、健康向上等魅力,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中,作为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得到政府的力推。根据我国广场舞蹈开展情况调查,各地政府对文化广场建设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对广场舞蹈这一群众文化活动项目越来越重视,为了引导广场舞蹈这项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文广新局、文化馆、文化宫等公益文化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地推进广场舞蹈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派出舞蹈教师、群文骨干定点指导群众排舞、练舞。二是加强培训引导。常年开设广场舞蹈骨干学习培训班,培养一批有较高水平、能力较强的领舞人才队伍。同时,指导他们创作更多内容健康、艺术风格各异、反映时代风貌的广场舞蹈作品。三是着力打造品牌。有计划地组织举办广场舞蹈大赛,通过广场舞蹈大赛,使广场舞蹈不但具有自娱自乐作用,同时具有艺术欣赏性,把广场舞蹈这个文化表演项目推向更高层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广场舞蹈表演的形式多彩丰富,不断融人民族舞、拉丁舞、现代舞、健身操、芭蕾舞等现代舞蹈种类、意识、行为和形式,令广场舞蹈引导时代潮流,打造出具本地城市文化艺术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城市和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上一篇: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下一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