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助欧洲?

时间:2022-10-14 01:26:52

中国救助欧洲?

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何种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对于中国有没有能力、该不该、会不会救欧市的问题,不仅中国国内、而且国际的经济学家们也持着不同甚至相左的观点。本文综合卡内基国际经济项目主任、高级研究员尤里•达杜什(Uri Dadush),卡内基亚洲项目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卡内基国际经济项目非常驻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等几位经济学者的看法,分析并预测中国将在欧洲债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今年9月,中国总理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在“各国必须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愿意出手帮助欧洲各国对抗债务危机。温总理并暗示欧洲应以提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回报以示诚意。10月27日,在欧盟峰会刚刚结束以后,法国总统萨科齐致电中国国家主席,向中国求助支持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EFSF负责人雷格林(Klaus Regling)于次日访华,继续讨论中国参与救助欧洲计划。紧接着,于11月初在戛纳举行的G20峰会前夕,主席向萨科齐表示,解决欧债问题主要靠欧洲。在G20峰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谈到,目前EFSF专用投资基金尚未形成具体操作方案,现在还谈不上中国投资EFSF的具体方案。

能不能救?

至于中国有无能力解救欧洲,几位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不可能做独行侠,包揽欧洲的债务问题。现状是,中国已经拥有大量的欧洲债券。在中国拥有的3.2万亿外汇储备中,美债占1.1万亿,欧债据估占8000亿。剩余大约1/3以其他国债及各种投资形式存在。据达杜什估计,救助欧洲大约需要2.1万亿美元。这一巨额救助资金不是中国、也不是欧洲,更不是债务占GDP比例已高达80%的德国单独可以负担的。

佩蒂斯指出,欧洲债务危机的背后不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缺乏偿债能力即信用问题。换言之,直接购买危机中的欧洲国家的国债将面临很高的坏债风险。“欧洲经常账户存在盈余,但如果欧盟都不愿意出手借钱给这些信用受损的国家,他们也没有理由要求外国人来借钱给这些国家。”

除了直接购买这些问题国家的国债,中国可以通过产业投资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资来发挥作用。产业投资符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但中国的海外并购操作并不成熟,且欧洲对中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投资壁垒。产业投资的另一个选择是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在第三方国家如非洲国家开展投资合作,由中国企业出资、欧洲企业提供技术。这样,既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吸取先进技术,又可以帮助欧洲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并帮助第三方国家发展经济,从而可能实现三赢。但这些都不是一时之计,不能解欧洲的燃眉之急。

注资IMF的好处是可以从单方面减少坏债风险。坏债风险将由IMF所有成员国来共同承担,美国作为IMF的最大股东实际上将承担最大的风险。最近欧盟宣布将向IMF注资2000亿欧元,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好处。目前美国已宣布不打算给予IMF额外注资,且美国国会正在讨论是否撤销美国2009年为IMF全球救助基金设立的1000亿美元信贷额度。但最大的可能是IMF会出资援助欧洲;事实是IMF已经拨款给希腊和爱尔兰。如果中国要提高对IMF的注资,应在周全考虑各种情况下提出一个切实的筹码。

总而言之,几位专家都认为中国在欧债危机中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但达杜什强调欧洲需要所有它能够得到的帮助,而中国是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该不该、会不会救?

佩蒂斯在其《金砖国家救欧洲将恶化欧洲形势》和《德国应该出手,而不是中国》两篇文章中明确指出,中国不应救欧洲。他认为,中国救欧市将影响欧洲出口、恶化欧洲就业。欧洲政治家请求中国救欧市的举措实质上是以欧洲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换取临时的小修小补,为政治周期暂时延缓危机的全面爆发。

达杜什和鲍泰利则认为,在适当的前提下,中国应该参与救助欧洲;他们相信,中国也会出手相救。首先,他们强调欧洲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上,欧洲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在美国各种立法限制技术输出的情况下中国吸取西方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此外,欧元的存在符合中国多样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意愿。在战略上,欧洲也是平衡美国的力量;因此,欧洲的陷入泥潭是中国不愿看到的。此外,中国挺身相救可以为其在国际上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中赢取切实的利益。

但与此同时,“适当的前提”也很重要。中国已经在倾全力救欧洲,但进一步的努力还取决于欧洲乃至国际社会条件的成熟。鲍泰利指出,欧洲债务危机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中国一个外部力量能够解决的。达杜什评价道:“中国采取审慎的态度、坚持欧洲首先自救并制定出可行可信的计划是正确的。”

上一篇:平视金融理财 下一篇:不应延缓人民币国际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