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寒山区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初探

时间:2022-10-14 12:02:10

略阳县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寒山区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文章分析了略阳县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基地的地理状况,海拔,气候等特征,根据情况选择了种植面积和种植方法及步骤,并且指出了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马铃薯;高寒:山区;体系:步骤:方法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08-1

马铃薯富含高品质淀粉和人体极易吸收的蛋白质,它是集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为一体的多用途农产品。因其适应性广,食用价值高,增产潜力大,被全世界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进行大规模发展,也是汉中市仅次于水稻、油菜、玉米、小麦之后的第五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60万亩左右。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生产上急需大量脱毒种薯,但目前主要靠外地调进,质量差,成本高,为了保证汉中生产用种和促进我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自2008年以来,我们与省市科研单位合作,在略阳高海拔高寒山区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探索与示范,组装完成了一套适宜陕南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技术体系,为我地脱毒马铃薯种薯规模化繁育与推广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1 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基地建设概况

略阳县是以中高山为主的山区县,土地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带,个别地方海拔1700m左右。这一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冷凉,能满足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条件,适宜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更适宜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2008年我们在县内选定4个海拔在1400-1800m之间的示范基地,春播繁殖脱毒马铃薯原种56亩。2009年繁殖原原种5万粒约10亩,繁殖原种300亩,到2010年四个高寒山区原种繁育基地累计生产脱毒马铃薯栽培种450000kg。

2 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立

从2008年开始探讨建立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一是与汉中市农科所脱毒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茎尖剥离培养试管苗和微型种薯生产;二是用微型种薯在17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繁育原种,为就近繁育提供种源;三是在1400m以上的高寒地区进行生产种繁殖。初步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为脱毒马铃薯种薯在陕南山区的繁殖总结了经验

3 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步骤及方法

3.1茎尖剥离培养及微型种薯生产

选定适宜汉中种植的品种早大白、8002,经过消毒处理,催芽后,在40倍解剖镜下进行剥离、培养,获得试管苗后通过病毒检测,把不带任何病毒的健壮脱毒苗经过快繁,到无菌网棚移栽,最后生产出合格的原原种(微型种)。

3.2原种生产

3月上旬在海拔1700m以上地区网箱种植微型种薯,亩密度5000-5500穴,按1m播幅开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kg和40%的薯类专用肥25kg。沿施肥沟两侧播种两行微型种,小行距30cm,株距25cm,起鱼脊垄,垄高20cm以上,并覆盖地膜。5月中旬开始药剂预防晚疫病和蚜虫,连防三次,间隔7d。

3.3栽培种生产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海拔1400m以上地区地膜种植原种,亩密度5500 6000穴,按1m播幅开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kg和40%的薯类专用肥25kg。沿施肥沟两侧播种两行切好的薯块,薯块必须保证有1至2个以上健康的芽眼,小行距30cm,株距22-25cm,起20cm高的鱼背垄,并覆盖地膜。初花期(5月中旬至下旬)开始药剂预防晚疫病和蚜虫,连防三至四次,间隔7-10d。

4 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环节

4.1严格控制海拔高度,降低病毒的积累和增殖。

海拔高度是脱毒马铃薯繁殖的关键环节,汉中良种繁殖海拔高度必须在1400m以上的高寒山区,土层深厚肥沃、土壤以疏松砂壤土为主,气候春季温湿、夏季凉爽,有利于马铃薯苗期生长和花期薯块膨大,不利于病毒积累和增殖,才能保证繁殖种薯的质量。

4.2适时提早播种时间,加快生长发育进程。

通过地膜覆盖,尽最大可能的提早播种时间,使高寒山区马铃薯的播期由3月15至20日提早到2月底和3月初,同时也加快了马铃薯生长发育进度,使块茎生长期提早了10d以上,充分利用了高寒山区初夏的凉爽天气,躲过夏季高温及风雨天气。既能降低病毒的积累和增殖率,提高种性,又能使块茎膨大期避免晚疫病、病毒病等的发生为害。

4.3加强病虫综合防治,推迟和减轻病害发生。

通过马铃薯病虫综合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推迟病害发生时间,为中后期薯块膨大和淀粉积累争取时间。一是选择抗病抗退化的中早熟品种,如早大白、紫花白、克新六号等;二是运用农业措施提高抗病能力。如:鱼脊形大垄播种,垄底部50cm宽,垄高20cm以上,加之地膜覆盖,有效的排除雨水、减轻板结、保持垄内湿润,加大垄内昼夜温差,促进薯块快速膨大。宽窄行播种,窄行距30cm,宽行距达到70cm左右,提高马铃薯生长中后期田间的通风排湿能力,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害发生。重施腐熟农家肥,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三是生长中后期极早拔除中心病株,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

上一篇:甜菜纸简育苗移栽技术 下一篇:浅谈提高X2L等级合格率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