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3 11:12:10

电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电针;推拿;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04-01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凝肩。其病因包括关节恳变、外伤、劳损、着凉等。该病主要以肩周疼痛,夜间痛甚,患肢发麻,无力,伴以明显活动受限,压痛以喙突,结节间沟,肩峰为主。笔者自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对58例患者行电针推拿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58例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28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1)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有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高血压,肩部骨折,肩部肿瘤,骨结核等并发症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科疾病引起的肩部病痛患者;中风偏瘫所致的肩手综合征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肩皮损患者。

2治疗方法

电针推拿治疗,10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第一疗程1天一次,第二疗程2天一次,两疗程后统计疗效。

电针疗法

取穴以传统"肩三针"(肩、肩贞、肩前),阿是穴,配合循经配穴:手阳明经加臂、合谷;手少阳经加肩、会宗、外关;手太阳经加俞、后溪;手太阴经加天府、孔最。

操作:每次选取7穴(局部4穴,远端3穴),交替取穴。针具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40mm);电针用KWO-8081。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电针2组,正极接主穴,负极接配穴,选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未接电针穴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同时用TDP(国仁牌)照射患部,灯距约40cm,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推拿治疗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手法选择:摩、揉、滚、按、点、拿、推、拨。

操作:第一步,轻手法揉斜方肌,肩关节周围5min;第二步,在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滚法3min;第三步,在针刺穴处行点按揉,每穴1min,在阳性反应点处行拨揉,每处1min;第四步,捏拿肩井,三角肌各0.5min。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手法选择:摇、扳、搓、抖、叩。

操作:第一步,按肩关节的各功能位,将其扳至最大位置(以病人能耐受为限)各10下;第二步,一手扶患者肩峰部,另一手握患者腕关节处,相对牵引1min,并在牵引状态下将患肩做顺时,逆时针各环转10下;第三步,医者双手握住其腕关节,牵抖患肩15下;第四步,从肩部起搓揉上肢10下,虚掌叩击患肩1min。

述患者每天做肩部功能练习.如爬墙,划圈,梳头,摩耳,体后拉手,旋肩等,每日2次,每次30min,以巩固疗效。

3治疗效果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计45例,占77.6;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计9例,占15.5;有效:肩关节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计4例,占6.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计0例.全部有效,愈显率达93.1。

4体会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人到中年,营卫虚弱,筋骨衰退,外邪乘虚侵袭,患部感受风寒湿邪,或劳累闪挫,致气血凝滞不通,经络运行受阻所致,所以西医称"五十肩",中医称"肩凝症","漏肩风"。西医认为肩周炎的早期变化是纤维性的关节囊收缩变小,关节腔的容积减小,在病变的晚期除关节囊的严重收缩外,其他的软组织也都受到波及,呈普遍的胶原纤维退性改变,受累的组织都呈进行性纤维化,滑膜增厚,软组织失去弹性、短缩和硬化(2)。 穴位电针选疏密波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组织修复;TDP能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促进炎症好转,镇痛,解痉;推拿能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消除硬结肿块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复原组织形态,恢复关节功能,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0

[2] 胡慧主编 . 颈肩腰腿病防治500问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 9 : 80

上一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