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章丘“兰陵笑笑生”

时间:2022-10-13 11:10:33

在明朝嘉靖年间,一本奇书开始在民间流传,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实乃是一个奇字不足以代表的。奇书的出现像是一颗明珠悄然在黑暗中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它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正是因为它的“奇”,《金瓶梅》至今还像一个谜,给后人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其中,《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其人,至今让人无法破解。

到底谁才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呢?因为真名无从考就,民间众说纷纭,至今尚未有定论。经过无数专家学者们反复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些符合“兰陵笑笑生”特征的作者。其中有人说,“兰陵笑笑生就是曾经生活在章丘的明代杰出文学家、戏曲作家和书籍收藏家的嘉靖八子之一――李开先。

在章丘有个埠村街道办事处,街道辖区内有个村子叫鹅庄村。本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民风纯朴,与周围的村子并无二致。不过,因为在村子里出现过一位“大人物”李开先。于是,村子也隐隐地有些光晕点染,鹅庄村在芸芸众村中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听村里人说,不管是村外的李开先纪念馆

还是村委会驻地的李开先故居,每年这些地方都会吸引一些或是寻古探幽

或是感怀历史,或是发掘文化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这不,此行记者也是寻机来此探访一下这个被外界称之为“兰陵笑笑生”的“谜人”――李开先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

驱车从济南市区出发沿309国道

路直行,大约40分钟的行程后,在圣井立交的东面右侧,一座独立的宅院映入眼帘。在院子的大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李开先纪念馆”,牌子历经风雨的摧残,字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抬头仰望纪念馆的横额上,“李开先纪念馆”几个大字赫然醒目。还没走进馆内,历史的气息就已扑面而来。

一进门,便见到了纪念馆管理人员李庆良。他告诉我们:自己是李开先的后人,这里是先祖李开先的墓地,曾经有100余亩,松柏树茂密,走在里面不见天日。大约在1945年左右的时候,松柏树被伐,只剩下光秃秃的墓地在此荒芜着。9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让后人记住李开先,由政府出资、村民捐赠相结合的方式,修建了纪念馆。

纪念馆坐南向北朝着东鹅庄,1995年开馆纳客。整个馆内有3间陈列室,中间陈列室中有李开先画像以及部分墓志铭等,在右边的一间陈列室中,陈列着许多文人墨客为纪念馆挥笔留下的题词,墙壁上还有部分关于李开先的作品和相关资料。

纪念馆南侧就是李开先及其父母的茔地。茔地东侧为李开先墓,墓前有一通石碑,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上书“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前还有两方碑座据称原有两块碑,后来因李家破落,无财力刻字,故成无字碑。座前甬道两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形体完好。

在墓地的西侧是李开先父母的合葬之墓,最南端是石坊石坊上刻有“李氏先茔”,最北端有三通石碑,成品字形分布,石碑很有特色,以龟为底座。相传龟在古代碑当成种神兽,为龙的儿子,名为。生性好负重,所以用来负托石碑。而在石碑的后面就是李开先父母的合葬之墓。

纪念馆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来到东鹅庄不得不看得当属李开先的故居。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从纪念馆前行至村子的东侧,经过一座小桥,车子驶进了村子。而在刚进村子大约几百米处,有座老院子,这座院子的西侧便是村委会的所在地。据说,这座老院子就是李开先的故居。

老院子是一座四合院,最南面是排红瓦房子,村民说这是故居的前厅,房子的屋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瓦房现在已经成为了鹅庄文化活动中心,每天吃过饭,就会有许多的村民在里面下棋、聊天、看节目。

穿过活动中心,走进四合院的院子,迎面是一座高大的两层楼房,这座楼房为三开间,条石筑基,青砖砌墙,硬山墙,黑瓦顶

飞檐翘脊。整座楼房坐落在高高的石基之上。一层正中间有一拱形小门

下有8层石阶。正门两侧各有个小窗户,石条窗棂,透而不通,显得很特别;二层有3个拱形窗户。在院子的两侧房子,因为长期无人居住与利用,几近坍塌。

在活动中心,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座房子就是李开先的故居,后来尤其是在清代又经过多次重修,进而形成了现在的这种风格。在这座院子里,最有特色的是脚底下的鹅卵石,鹅卵石的地面一直从前厅铺到二层小楼的台阶处,甚是别致。

东鹅村的村民大多数都姓李,他们都称是李开先的后人,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李开先其实膝下无子,亲生儿子在9岁的时候夭折,为了继承家业后来过继了其兄弟家的孩子至膝下。在东鹅庄采访,聊起李开先,每位村民都是一副自豪的表情,他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有关李开先的传说。

说起他的传说,自然绕不开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因为《金瓶梅》的作者只是一个笔名“兰陵笑笑生”,作者到底是谁,一直存在争议。但学者徐朔方认为,李开先符合《金瓶梅》作者的基本条件,如山东人,历任京官,创作有戏曲多种,对市井文学爱好,而且还是“嘉靖八子”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嘉靖间大名士”等。另外,徐朔方还认为《金瓶梅》本身证明了其与李开先关系密切,《金瓶梅》与李开先的代表作《宝剑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后来学者上键来到章丘寻访李开先足迹时,发现了李开先后人所保存的《李氏族谱》,据此写成了《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一书,进一步印证了。兰陵笑笑生,就是李开先。当然这只是坊间一直流传的传说,因为争议颇多却最终没有定义。

而在东鹅庄

村民们一致认为,他们的先人李开先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如今,为了缅怀他们的先人,每年的清明节,除了东鹅庄的村民以外,在全国各地的李开先后人都会赶来,在纪念馆组织纪念先人李开先的盛大祭祖活动。

上一篇:院后街9号 下一篇:除守波:双截棍高手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