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2-10-13 09:56:37

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摘要:警察院校是我国重要的警察培养基地,专门负责为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民警察。警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惩治治安的重要主体,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的警察的身体素质是警察综合素质中的基础,做好警校的体育教育对于强健学生体魄,提高警校学生身体素质,有助于为其训练和格斗保持良好的体质状态,为提高其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指出了目前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最后针对提高警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警官学校;体育教学;学生素质;影响探究

体育教学是警察院校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提高警校学生体质,加强警校学生的体能训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为其将来从事警察行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打好基础。警察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切实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要全面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顺利就业提供有效保障。

1.警察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清晰目前,警察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教学任务有两点,一是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能训练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其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二是符合岗位特点,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此,体育教学一定要反映职业特点,符合警察岗位的具体要求,要经过科学的体育教学,提高警校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警察人才。人民警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情况要镇定和随机应变。单纯的体育教学是达不到效果的,体育教学要与其他技能教学有机结合,设定综合的教学目标,但目前这一点有待提高。1.2传统体育课程设置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警察院校的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的特点,警校对竞技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格外重视。传统的体育教学难以满足现代警校综合教学质量的要求,不利于警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警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不够重视,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田径、球类、体操、格斗等,这些体育训练项目重复进行,导致体育教学较为枯燥,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部分学生对于上体育课缺乏足够的兴趣,体育训练的态度不够积极。警校的体育课程显现出形式化、片面化的特点,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1.3体育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息息相关,目前警校的体育教师和教练的教学经验有待提高,学校投入不足,体育教学需要的一些硬件及软件设备相对不足,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体育教学资源包括硬件及软件资源,硬件包括一些健身器械,如跑步机、乒乓球设备、杠铃等,教学材料如球类、拳击手套等等;软件设备包括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体育训练书籍及有关资料。这些教学资源如果缺乏必然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1.4教学理念守旧,教学方式单一警察学校无论在专业教学还是教学策略上与其他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根据警察岗位的实际需要构建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体育教学也要有所不同,警察学校要将职业定位作为教学目标,制定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教学机制。目前,警校的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因循守旧,创新力度不够,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较强,学生的地位较为被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警察院校的体育教学难以满足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体育教学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1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对于警察这一职业,警察本人一定要具有强健的体魄,优秀的身体素质,这还是对于警察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警校的体育教育最首要影响的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经过较强的体育训练和运动锻炼,可以促使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增强,有助于肌肉和神经的发达,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警校的体育教学不但要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和技能,有助于其以后顺利实现就业,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潜能。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身体本身情况和男女生的差别,采取差异化的训练方式,适当增加体育训练的强度。教师要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将多方面的练习作为教学重点,采用训练方法指导学生,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2.2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是每天都必须进行的,而实际干警们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学校阶段就要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警察院校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生理和保健的知识,帮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训练,使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训练强度,确保身心安全,达到学生执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合理控制训练量和强度。2.3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2.3.1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涉及很广泛,包括球类、武术、健美操、格斗等等,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乒乓球体育运动中,考研的是两个竞争者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发球者首先要分析对手的优点和弱点,根据对手的位置抢占先机,球员要善于分配精力,手、眼、脑积极配合,这种项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2.3.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警校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项目是集体运动项目,例如足球、篮球等等,这些运动或比赛强调队员之间的配合,因此,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集体运动项目中队员之间的配合决定了最后的效果,例如在足球比赛中,队员之间传球、接球等等,都考验着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队员运用肢体语言、表情、技术动作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自然队员之间的亲近感逐渐加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团体体育活动中一定要尊重裁判、团结队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团体运动争得荣誉。2.3.3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体育运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这种动态的运动容易使人兴奋,人体的运动也会产生一些兴奋因子,使人感到愉快和喜悦,而且体育运动有助于降低压力,消除紧张感,进而调节学生的情绪。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体验不同的感受,一些训练很艰苦,如果难以完成有一种挫败感,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又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因此,体育教学有助于警校学生情感的成熟和情绪的调节。2.4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武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武术源远流长,在警校体育教学中,格斗和武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任务,在基层干警日常工作中难免会于犯罪分子直接发生冲突,因此,干警们一定要掌握基本的武术知识和格斗技巧。警察院校的武术及格斗教学,展现了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武德精神,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种不畏艰难,勇于通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精神。在继承德精神以外,要结合警察的职业特点加强品德教育。格斗和武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品格,格斗的过程就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要常年有恒,坚持不懈。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爱国精神,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警察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警校的格斗教学中,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身为一名警察的职业和使命,要从内心出发爱祖国、爱人民,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保卫家园,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3.创新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

3.1完善基础设施,为体能训练提供物质保障警校要加大投入,确保校园的硬件设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保障各项体育训练项目可以正常进行。硬件不达标会制约学生体育训练质量的提高,削弱学生队伍的战斗力,完善警体训练器材装备,是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关键。警校要加强场地建设,保证体育训练室内和室外环境优良,搭建障碍设施、攀登楼、综合训练场地等。其次,做好训练器材的维修维护工作,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3.2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和教练是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警校要加大投入,做好专业教师的配U型能与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突出教室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体育训练技能,打造一支强悍的教师队伍。其次,警校要有效借助校外资源,开展开放式办学,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健身教练、武术教练等到学校任教,提高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准。3.3开展模块化教学,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模块化教学是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将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军训、格斗、设计、游泳、警械拆卸与安装、战略战术布局等等多项内容。模块化的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填补了以往体育教学的空白之处,例如武器控制、搜身、押解、特技实战训练等等,为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依据。模块化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训练的考核,要建立警务技能考核评价指标,对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规范。警校要建立一系列的量化标准,将集教学、表演、训练作为考核方式,要将日常表现和训练成果纳入待考核范围,考核系统互动化可以有效弥补了模块化教学割裂的特点。模块化的教学有助于打破常规,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采取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营造合理的情境,开展实战体育训练。体育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警校要与一线实战部门经常沟通,将教学、研究、实践三项融为一体,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3.4加强动作速度与灵敏度的训练警校学生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灵敏素质是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因为一线干警在实际工作中随时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十分重要。当警察面对犯罪分子的时候,不但要勇于战斗,不怕牺牲,还要有快速反应能力,躲避犯罪分子的袭击,看准犯罪分子的弱点进行及时攻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抓捕归案。警校的体育教学要根据警察的职业特点进行重速度和灵敏素质训练,例如,加强短跑练习,锻炼学生在短时间内的爆发力。具体方法包括躲避训练和障碍物绕跑、加速短跑训练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确保其在以后从事的工作当中展现优异的岗位技能。3.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意识警校要经常开展课外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例如定期开展足球比赛活动、CS枪战活动等。这里以擒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格斗基本功训练和对抗性实践。教师要做好各小组的格斗训练的指导工作,重点培养组长成为小组的核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训练意识。其次,警校要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如散打、攀爬、跆拳道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6以终身教育理念指导警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理念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后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在以后自行进行持之以恒的体育训练。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推广和深化,警校一定要以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强调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贯彻每个人的一生。公安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干警战斗力的强弱,公安干警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团队整体的实力。发展警察体育教育事业,有助于提高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助于公安系统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警察院校肩负着教育的重任,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警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警校要结合社会岗位实际需求,构建健全的体育教学体系,通过制定高效的训练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干警,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保家卫国的重任。

作者:赵先朗 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晓鹏.公安本科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李明.中国警校体育创新与面临的教育学问题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3]樊嘉琳.浅谈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

[4]赵柳林.浅议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03).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下一篇:快乐体育教学策略在乒乓球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