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三金”牌课堂小练笔

时间:2022-10-13 09:23:56

刍议“三金”牌课堂小练笔

摘 要:崔峦老师说:“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历练。”随单元内容,挖掘读写训练点,“经常历练”,在大量的练笔中,磨砺学生的笔锋,点燃习作创新的火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沉默”是金,惜“画”如金;抛“题”引金

全国小语会理事崔峦老师曾说过这句话“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历练。”这句话道出了语文练笔的经常性、重要性。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沉默”是金

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讲解分析占了很多时间,很少安排写作训练,而许多名师的课堂,老师紧闭自己的嘴,还语文课堂以清静,留出宝贵的时间,把“写”,即课堂小练笔,挤进阅读教学中。如,一老师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用“因为……所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环保的重要;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瀑布“雄伟壮观”和“奄奄一息”前后不同的两幅画面,细读文本,品味文字,体验保护环境的情感,在对比朗读中,引发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入思考;有了前一部分的精读准备,感情的积淀,再安排小组合作,代表巴西总统,写一写对巴西人民发表演说的演讲稿,提升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这一堂课,教师留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倾听、批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口头表达,教师没有侵占他们学习的时间,练笔这一环节,是为学生的情感宣泄提供一个机会,让其借助这个平台,自由地倾吐表达内心的感受,使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转化,学生“得意”又“得言”。

二、惜“画”如金

画家潘天寿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艳丽、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谓“养目”也。学生在观察图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在感官和心理方面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会有表达美的能力。

课文插图这一教材的第二语言,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儿子向母亲要钱买书环节,我让学生观察插图,母亲正掏钱给儿子的情景,引导说:“仔细看,你从这幅画面上读到了什么?”“通过读图,你从画面上读出作者的内心了吗?”读懂画面就像读文字一样,学生走进图文中,观察到画面母亲已经弯曲的背,母亲龟裂的手,想象儿子翻江倒海的内心世界。此时,是学生语感训练的最佳处,学习文中运用“我的母亲”三处的排比句式,动笔写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只是一幅静止的画面,留有很多空白点,很多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观察完插图,结束了文本学习,教师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书籍阅读,每一课的结束,是阅读课外相关内容的起点。

三、抛“题”引金

歌德说:“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高明的老师充分利用这个“秘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既关注文本内容思想,也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设计合适的练笔题目或练笔内容,追求抛“题”引金的境界。

如,《爱之链》一课中的环境描写从侧面展示了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依据,在课文结尾处留有一个环境描写的空白。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教学《爱之链》一课时,教交给学生阅读小说这类文体的阅读策略,在了解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中,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主题:爱心如链条,在人们之间传递。最后,以“清晨,乔伊醒来……”为题,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学生借鉴前文的写法,根据结尾处的感情基调,选择恰当的景物,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学生的写作潜能是无穷尽的,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从文本内容读懂文本内涵,设计触动学生心灵的题目,拨动创作的琴弦,就会演奏出一篇篇童真童趣的乐章。如,学了《少年闰土》一文,设计《西瓜历险记》或《我听闰土讲稀奇事》的练笔;学习了《怀念母亲》一文,设计《当我离开家的时候》……

坚持随单元内容,挖掘读写训练点,“经常历练”,在大量的练笔中,磨砺学生的笔锋,点燃习作创新的火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周均平,赵奎英,赵之昂.文学概论.齐鲁书社,2010-01.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一篇: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