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驳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13 09:15:03

让驳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除了教师问学生外,还包括驳问教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倡学生驳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提倡学生驳问,是语文教改的必然结果。

一、热情鼓励,营造心理安全的驳问环境

相对而言,许多学生的胆量较小,不敢在课堂上畅想欲言,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原因是怕这怕那,没有安全感。我想只有师生心心相通,建立心灵的“契约”,学生才会勇敢的站出来。教《凡卡》时,我让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提问,同学答不上来,同学拜你为师,如果你提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老师拜你为师。“同学们,大胆的提问题吧!”这样一鼓励,学生便没有什么顾虑了,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不少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位同学驳问:“凡卡受那么多苦,为什么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呢?难道是仅仅没有鞋穿,怕冷吗?凡卡打工的鞋店那么多鞋,不可能没有适合他的鞋子,穿一双跑回去不行吗?再说,真的没有鞋穿,也可以找其他的办法把脚裹好跑回去,反正在城里连狗都不如,大家说对不对?”气氛显得更加活跃了。

二、及时表扬,培养持之以恒的驳问精神

对于有创建的驳问,教师要给予及时肯定表扬,不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挫伤学生驳问的积极性。当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必定会把驳问的兴趣持之以恒。上《鸟的天堂》一课,我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当时有个学生站起来驳问:“老师,我认为中心句应该是‘有许多鸟在这树上筑巢,人们不许去捉他们。’如果农民伯伯不保护环境,让人任意捉鸟,我们还能看到鸟儿热闹的场面吗?”喜悦涌上我心头,我为学生闪耀的智慧火花而暗暗喝彩。不管正确与否这都是学生的探索发现。我笑了笑,赞扬他质疑的精神、读书的细腻认真和美好的心灵。那位学生高兴的坐下了,更加聚精会神的听我讲课,从此我发现他驳问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三、适当点拨,引导认识不足的驳问谬误

我教的学生思想活跃,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分析能力有限,有时说不到点子上,需要好好点拨,积极引导。点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要拨正思维方向,让学生模糊的认识得以明确。对学生那些幼稚可笑甚至是不正确的驳问,我从来不泼冷水、不歧视,不打击,因为我深信引导总比堵塞好。草船借箭一课,我让大家评价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都说忠厚老实。我也同意了这个观点。却有一个同学持反对意见,他问:“鲁肃本是周瑜的大将、理应听从周瑜的安排,可他居然瞒着周瑜偷偷的帮助诸葛亮,使得周瑜的计划最终落空,如果没有鲁肃的帮助,诸葛亮能成功吗?对东吴和周瑜来说,鲁肃还算是忠厚老实吗?”原来这位同学没能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思考,所以答案不尽人意。我说你能联系课文来思考不错!但对课文的理解不能离开时代背景,请你联系时代背景来想一想:鲁肃为什么瞒着周瑜?这能叫不忠厚老实吗?启发学生做进一步思考,把学生缪误引到正确的轨道。

四、巧妙激将,形成连锁反应的驳问局面

驳问不仅仅针对教师和课文,学生之间也要鼓励和提倡互相驳问。互相驳问可以使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更加强烈、更迅速、更有价值。为了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并不需要直接回答,也不能根据某个学生的正确答案就急于下结论而堵住其他学生的思路,应当让更多的学生说出来,以便找到多样的答案。形成连锁反应的驳问局面,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善于激将。

教《我的战友》时,我特别看重“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这一句。我认为此含义颇深,值得深挖一番。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石头,故意说道:“谁说的最好,这块石头就奖给谁!”经过巧妙的激将,学生兴趣盎然,深思熟虑之后纷纷举起了手。

生:老师,和千斤巨石有相似之处。石头不会动,烈火中的不也是不会纹丝不动吗?

生:石头不会,烈火中的不也是没法做一声吗?

生:石头是硬的,烈火中的不也是意志坚强,不怕火烧吗?

生:石头是千斤重,烈火中的在我们心中不也是很重很重吗?

许多学生为了得到奖品,绞尽脑汁,据理力争,乐此不疲。问题的答案更加具体化,更加扩大化,更加合理化,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还很好的锻炼了思维,培养了热情参与的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课堂驳问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时空永无止境。驳问已经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我和学生获益甚丰。我愿意继续探究驳问艺术,把学生培养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下一篇:任务型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