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输液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时间:2022-10-13 09:02:26

加温输液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摘 要】失血性休克是在量失血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并且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主要原因。其病理生理特点是急性失血失液。因此,常规快速补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之一,大量输入低温液体、库血导致机体热量的丢失,加重创伤后低体温的症状。为探讨加温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复温的影响,我科从2011年2月―2012年1月,采用加温输液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体温;加温输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系2010-06~2011-11 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12~60岁,平均34.5岁。其中以腹部创伤为主10例,胸部创伤为主3例,胸腹联合伤为主3例,四肢、骨盆、脊柱为主14例。中度休克12例,重度休克18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和加温组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休克程度、血压、心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常温组作为对照组, 对常温组进行常规保暖措施和抗休克治疗,输注液体温度18~22℃。加温组作为观察组,对加温组除进行常规保暖措施和抗休克治疗外, 采用佛山奇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W618 输液或输血加温的设备, 将输液管缠绕在加温输液器上, 使液体进入患者体内时与体温接近(维持在36~37℃之间)。使用深圳开曼迈瑞医疗电子公司生产的DeneViewT5型多参数监护仪及配套温度探头测量体温, 测量部位选择直肠,将温度探头插入达10cm,用胶布固定于一侧,分别测量就诊时、就诊后10、20、30min 体温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对两组间患者的抢救所需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常温组患者就诊后30min 以内的体温呈进行性下降。加温组患者就诊后30min 以内的体温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比较,就诊时体温差异无显著性,而就诊后10、20、30min 的体温差异却存在显著性(P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常温组患者就诊30 min 后体温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加温组患者就诊30min 后体温不低于基础值,体温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输入加温的液体能补偿患者创伤后体温的降低和热量的丢失。创伤后休克患者在检查和诊治过程中,由于脱衣、胸腹腔穿刺过程中的躯体暴露、输注大量常温液体均可使体温进一步降低。综上所述,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在常规抗休克抢救的同时,早期运用输液或输血加温设备使输入液体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可起到有效的复温作用。Santoro 等⑴]研究表明,36.5~37℃液体用于静脉输液更安全、可靠和舒适,且对药物成分无影响(青霉素、维生素C 等不能加温)。而且加温输液组抢救休克所需时间小于常规抢救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休克程度、血压、心率等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的情况下,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温组。张延龄⑵报道,创伤病人如中心体温低于32℃时,死亡率可达100%。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低体温状态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将影响机体各脏器的功能、增加组织氧耗氧量、加重休克程度,严重的导致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病死。

因此,加温输液对于休克复苏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且临床易于实现,它在改善循环增加灌注的同时又能减少堆积的代谢产物对器官、组织的损伤,有利于重要器官的保护,能有效地降低多脏器功能综合征的发生,保证其功能正常。

参考文献:

[1] 谭清,王德昌.创伤后低体温与复温.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0.

[2] 张延龄.创伤患者中的低温[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9 ,20(3) :227 - 229.

作者介绍:

陈宝婷(1983-), 女,专科, 护师,主要从事急诊护理工作.

上一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为类型的中医证侯分... 下一篇:血压记录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