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好垫脚石 更上一层楼

时间:2022-10-13 08:02:10

摘 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导语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课导入的意义,新课导入的原则,中学美术课堂新课导入方法的设计及中学美术课堂新课导入应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美术课 新课导入 方法多样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用最短快的形式,达到破解主题,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效果。如同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又好比是好歌的前奏,可以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可谓“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理想的新课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的课题意识,启动学生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入最佳态势。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及初中美术课堂的实际需要,简要探讨有关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一、新课导入的意义

美术课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时期是学生一个已经具有自己独立想法的时期,而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一名言讲述了学习的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换句话,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然而,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科兴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久往,学生对所学习的美术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二、新课导入的原则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受特定规律的支配。美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也受其自身规律的支配,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 “我愿意学习”“好有意思”等等的愿望,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直观

记忆的效果与感知的效果息息相关,形象的直观与语言的直观都能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启发

即教师通过启发,让学生思维之门敞开,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巧妙设疑、现象展示等方式,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新颖

每一节课都用同一个模式导入,学生会失去兴趣。导入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将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趣味

富有情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

(五)设疑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设疑可以形成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紧紧扣住血色怀念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导入环节应力求有突破、有创新,切忌落入俗套,那样会被认为是陈辞滥调,削减导入的效果。因此,在导入环节设置中应该做到形式变幻无穷,内容推陈出新,使整个导入环节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中学美术课堂新课导入方法的设计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和知识之间的转折与衔接。他们总是精心设计导入,讲究导入的艺术性。通过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除了常规的 “ 温故而知新 ” 的复习导入方法之外,我进行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的探索:

(一)展示导入

新课引入一开始就展示范画作品,这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较好的开场方法。比如技能课,教师把一些模型、图片、教具直接向学生展示,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作品是怎么画(做)出来的,我也能画(做)出来么?用什么方法做的?我能不能画(做)成不一样的?”有了兴趣,有了求知欲,接下来学生就会主动而热情地进入课堂的下一个环节。

(二)情境导入

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所学内容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增强其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良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在上《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一课时,笔者把课堂布置成一个拍卖现场,请学生分别充当拍卖师、竟拍者和观众等,在教师引导和促进下,学生在欢快的情境气氛中了解了艺术品拍卖的流程及相关规则。如此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的氛围,为本课知识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谈话导入

日常教学,无论是欣赏一件美术作品,还是用造型去表现一个场景或主题,往往都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在欣赏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画中各种造型令初见者费解,在欣赏这幅画之前,笔者让学生首先谈谈人在痛苦时的一些表情、感受。拉近学生与画面所反映主题、生活的距离,让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有贴近之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画中表现了人民受到种种苦难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气氛,表达他对法西斯的仇恨,而立体主义是他观察、表达事物的一种方法。

(四)影片导入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也是课堂中常用的,利用影片导入,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的第一感受力也很强,从而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美术欣赏就是体会这一精神产品的一个过程,是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手段。

四、中学美术课堂新课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多方面提高教学素质,才能熟练使用各种课堂导入法

教师需要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表演才能,才能很好地使用故事导入法;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熟练掌握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总之,教师应适应时展的要求,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设计出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也才能将这一环节驾驭好,为后面的教学主体过程服务。

(二)导入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那些令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和材料。

(三)导入要有趣味性

方法的多变性加以手段的多样化,可以设计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导入,让学生常有新鲜感,犹如一个个亮点,照亮整个45分钟的课堂;更似火种,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导入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新颖、直观、有趣地将课堂的主体部分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置身于学习气氛,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导入设计切忌过于花哨,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5分钟以内),还要注意其风格与课堂的整体设计相一致,以便很好地为课堂主体部分服务,不可喧宾夺主,先热后冷,虎头蛇尾。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我们老师设计导入语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学会精心设计导入语,创设出热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上一篇:“快乐”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农村幼儿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