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3 07:56:06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

【摘 要】中职学校不仅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更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而好的励志歌曲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如果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学习,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美学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那将会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缺失。本文主要根据我从教五年的小小经验,简单阐述一些音乐教育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关键词】爱国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 学生 素质

职业教育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以就业为目的。有的人肤浅的认为在中职学校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音乐课只是一种副科,学与不学都一样。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

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先学做人后学艺”的育人理念被广泛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来自偏远农村,有的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素养欣赏水平差。他们连最基础的音阶、节拍都不知道,我在排练合唱时弹奏简单的练声音阶他们都会跑调,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小学生音乐课程开始。最让人忧心的是:有的同学甚至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都不知道。而我们从小唱到大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唱。严重的音乐素养缺失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很不利的。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没有音乐教育是不可行的。例如:通过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可贵,我们作为当代职高生,学雷锋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政治立场,甘当“螺丝钉”的敬业态度,学习他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学习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结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用体现真、善、美的雷锋精神净化学生心灵,抵制歪风;用雷锋顾全大局、甘愿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调整学生的情绪,化解矛盾,用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改变学生的互相攀比心理和行为等。从而引导和教育学生开展文明班集体的创建,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升华精神情操,在校园形成道德高尚,文明诚信的良好氛围。通过排练合唱《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了解与合唱曲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学唱和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从内心感受合唱曲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体会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从而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学生爱祖国就要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开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

二、音乐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疏导工具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较差,性格比较叛逆。对美的感知更为敏锐,且更容易走向偏锋。而音乐作为一门情感美学艺术,可以在音乐的教学实践和体验中, 通过高尚的音乐思想、深厚的音乐情感和优雅的音乐品位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用于人的意识,以情感规范学生道德与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比较活跃,每周星期三的班级活动时间是对全校师生进行励志歌曲教唱。我所带的兴趣教唱小组里面有这样一个男生,初中时父母离异,他跟着外公一起住。成绩不好,吸烟、爱打架,跟班主任、任课老师顶嘴,是个爱惹事的小孩,唯一的爱好就是唱歌。我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让他当了教唱小组的组长。每个星期四我就交代好下一周教唱歌曲的题材,然后由组长去筛选歌曲进行教唱。有段时间他和父亲的关系僵硬,我知道后就提出让他教唱亲情类的歌曲,并暗示他最近网络比较流行筷子兄弟的歌曲。那一周他所教唱的歌曲是筷子兄弟的《父亲》,我趁热打铁通过歌词向他传递父亲对他的爱,唱完以后他泣不成声,也渐渐找出了自己的错误,开始理解父亲,主动打电话给父亲。《父亲》以其朴实无华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人们的心里,也很好的教育了大家父亲的平凡与伟大。好的励志歌曲不仅让同学们提高了欣赏能力和艺术情操,还可以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品德情操。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音乐教师是美化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音乐教育需要情感的投入,需要音乐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它的可感知性是其他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曹理,李朴珉. 中学音乐教育[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步根海,徐虹. 音乐的力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马达. 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幽默评语 其乐融融 下一篇: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与高中语文教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