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丝丝入扣

时间:2022-10-13 07:01:32

面对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真正把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的过程,不再是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老师去“迎合”学生心里的需要,这正是马老师向我们展现的。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真正享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这让我们深深地折服于马老师那娴熟的教学艺术: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来看待,尊重带来信服,理解带来真情,教育才可能起到春风化雨之效,学生才不会感受到外部强加的约束,才能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交流。

新课伊始马老师用(板书“马刚”),马老师指着问大家:“认识吗?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简单、风趣、幽默的自我介绍,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简短的上课要求:①坐好,怎么舒服怎么坐。②回答问题就要像开座谈会那样面向大家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也可以上台来(就像演讲那样)。③课堂上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站起来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试想,如果学生的发言必须经过老师允许这一关。多少奇思妙想会在等待中消失,多少智慧火花会因失去展现机会而熄火,何况情不自禁的发言往往是最精彩的。)无不体现马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样简短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了老师的和蔼与尊重,感觉到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拉近了距离,在幽默与诙谐中学生无形地接受了这位让他们喜欢的老师。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儿童学习的数学实际上源于他们普通的社会生活常识。我们要提倡数学学习生活化,这不仅可以改变数学学习枯燥的面貌,降低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和物。这样的理念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数学源于生活。从“教育部、体育总局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一与学生本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切入新课,将原来科学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亲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有话可说。

数学回归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数学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满世界都是百分数,你在哪儿见过”“老师今天还真喝过一种饮料(随即出示饮料包装)你知道这些百分数有什么意义吗?”“衣服上也有百分数,随即脱下自己的外套,在投影上向同学们展示衣服上的百分数”等一系列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打开想象,想象那些源于自己亲历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我国、日本等的森林覆盖率是多少?”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这样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必要预设下的活动生成。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变化过程,其开放性和随机性往往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经成为每一位课改教师的共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往往能仓Ⅱ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是在亲历中建构螺旋上升的。

学习的内心需要,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当新知识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时,学生才真正地感受到一种知识的力量,从而产生一种源于内心的学习动机。

马老师用顺应学生思维的“一班40人,合格35人,二班39人,合格35人。哪一个班的情况好”这一最近发展区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揭开学习的序幕。以“三班35人,合格31人”,让学生带着知识经验来探究,而不是带着容器、带着口袋盛知识,又以“四班39人,合格34人”来进一步激化矛盾,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比较、交流等获得对百分数的感受性认识,在相互的启发争辩中明晰“百分数”这一统计知识的实质内涵。整个过程中马老师完全处于一种引导的状态,一直是耐心、虚心地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把求知、探知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比较的争论中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表达的流利、完整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式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这比老师干巴巴地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讨论过程中,马老师对学生的观点适时、及时地进行了释疑,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在尊重、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中,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舒展想象,充满自信,释放本真,放飞自我,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带着数学走向生活,从数学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岩棚小学)

上一篇:班主任的四忌 下一篇:作文前的指导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