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D目标达成率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3 06:31:41

UCD目标达成率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项目案例来研究UCD目标达成率的课题,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取舍项目的开发成本、目标达成和权重关系。

【关键词】UCD;User Center Design、Usage Center Design;用户中心设计;可用性中心设计;目标达成率

User Center Design(简称UCD)是指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可称为:Usage Center Design,即可用性为中心的设计。UCD是近些年来在软件行业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许多软件公司都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作为软件开发的目标。

在开发方法中,UCD是属于由外向内的方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需求驱动功能,功能驱动技术。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但这种方法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忽略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毕竟解决问题还要依靠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评估成本、方案可行性等诸多因素。而且作为软件开发者期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盈利,这就需要解决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开发周期以及面对关键技术的风险。

本文通过作者在实际项目中的总结和经验,结合UCD中的一些方法来论证在有限的项目开发资源下尽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正如Pareto定理[1]告诉我们,只需花费小部分努力就可以生产出想要的东西的大部分,但是需要大量的附加努力来准确的生产出想要的东西。图1是Pareto成就曲线[1]。

图1: Pareto成就曲线[1]

通过下文的两个案例来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重叠,如图3所示。在什么情况下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不重叠,如图5所示。

案例1: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重叠。

在树形的网络设备拓扑管理中,需要对每一个节点的设备给一个唯一标识的ID号,通过ID号,我们能够直接查询到当前设备所在的网络位置和拓扑级别。如图2所示:

图2:树形网络设备管理拓扑图

根据图2的树形结构,对设备ID的定义至少可以有3种方案。

方案1:设备纵向扩展最优。

设备纵向扩展最优是保证按照ID检索设备的效率最高快的前提下,设备管理能力可以支持最深的树形拓扑图的级别。将设备ID定义为整数类型,每一级的设备占用十进制的两位,这样一来,在同一个父节点上的设备最多可以有99个。

在图2中,服务器只有一个,没有ID号。监控设备的ID号范围从1-99,就是说每台服务器最多可以管理99台监控设备。设备内板卡ID号的范围从101到9999,其中,千位和百位表示所在监控设备的ID号,各位和十位表示当前板卡的ID号,这样一来,每台监控设备最多可以管理99个板卡。以此类推,整数类型最多有11位,当前设计可用10位数,树形设备拓扑图最多支持5级设备。

方案2:设备横向扩展最优。

设备横向扩展是保证按照设备ID检索效率最快的前提下,可以支持最多的设备,而牺牲设备树中拓扑的级数。同样用整数类型来定义设备ID,每一级的设备占用十进制的三位,这样,同在一个父节点上的设备最多可以有999个。与方案1类似的规则,监控设备的ID号范围从1到999,每台服务器最多可以管理999台监控设备。监控设备下面最多可以管理999个板卡,板卡的ID值范围从1001到999999。其中,从百万位到千位表示是监控主机设备的ID号,从百位到各位是表示板卡的ID号。以此类推树形拓扑图最多支持3级设备。

方案3:全局最优。

方案1最多支持5级拓扑,每个父节点最多可以管理99个字节点。方案2最多支持3级拓扑,每个父节点最多可以管理999个子节点。两种方案都有数据管理能力的瓶颈问题,但相对查询效率会很高,都是可以通过整数运算结合移位运算就能快速通过设备ID找到设备位置。

方案3使用字符串来代替整型数据作为设备ID号,不同级别的设备使用特殊符号作为分隔符,例如使用“-”。除了不能使用分隔符之外,每一级设备描述可以采用任意长度的字符串。例如:监控设备主机一级的ID为“abc”。当前监控主机所在板卡的ID为“abc-def”,其中“abc”表示所在监控设备的ID号,“def”表示当前板卡的识别号,中间的“-”是分隔符,组合在一起就是板卡的ID号。板卡下面挂载的端口ID为“abc-def-ghi”,其中“abc”是当前端口所在监控设备主机的ID号,“def”是当前端口所在板卡的ID标识,“ghi”是当前端口的设备标识,三个标识连在一起就是当前端口的ID号。

以此类推,该项方案理论可以支持无限级别的设备拓扑,而且每个节点下面可以管理的设备也没有数量限制,设备管理能力是三种方案中最强的。但从代码运算的速度来讲,不如前两个方案,因为根据设备ID号查找设备地址的算法需要使用字符串查询和匹配的方式,相对CPU的开销比较大。另一方面,运算是放在当前算计机上完成的,查询设备的时候不需要网络的通讯,并且当今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已经非常快的前提下,这种最多上千个字节的字符串查询和匹配运算量对于代码执行效率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所以,方案3可以认为是全局最优。

图3:全局最优设计和局部最优设计重叠

案例2: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不重叠。

同样是监控系统的案例,案例2是关于颜色设置方面的。在监控系统的颜色设置方面,客户最期望的是频谱波形合格线的颜色(图4中右上部分波形)、实时报警信息栏颜色(图4中右下角部分)、设备拓扑图颜色(图4中左侧树形控件图片上的彩色小圆点)保持一致,并且所有颜色可以随意编辑改变。

图4:监控系统不同报警的不同颜色显示方案

根据上述需要,作者想到可以实现的4个方案如下所述:

方案1:个性化最优。

个性化最优方案原则是给用户最大化的选择,用户可以使用软件的设置去随意定义显示的颜色。这样个性化的功能会给软件设计带来一定的麻烦,因为图4左侧的树形控件颜色是用图片显示的,图片的颜色相对是固定的,如果用户随意改变了颜色,就需要更换图片,否则就会和树形控件中的颜色无法对应上。而更换图片需要重新修改代码。

上一篇:比较阅读 同中析异 下一篇:如何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