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巧加工 热销价倍增

时间:2022-10-13 06:13:30

近两年来,虽然“姜你军”的市场行情时有发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则是生姜滞销、价格下跌的消息,大姜种植的风险让不少姜农吃尽了苦头。

在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杨河村,有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创客贾睿,她另辟蹊径,把大姜加工成姜粉、姜汁、姜茶等产品,热销网络,从而避免了生姜滞销,实现了产品升值。

代加工生产

生姜摇身变姜汁、姜粉

贾睿今年24岁,2014年毕业于烟台大学,毕业后的她一直从事设计工作,工资薪水还不错。但是去年的时候,大姜的价格突然跌至一斤几毛钱,让她有了从事农业工作的想法。“2012年,我父亲承包了300多亩地,主要种植大姜。去年价格太低,家里种植的大姜出现滞销,我就想能不能把大姜深加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贾睿说。

想法虽好,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搞设计出身的贾睿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设计产品包装、产品类型等。无法自己生产,贾睿就联系企业代加工。2015年11月,贾睿和济宁市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联系上,确定了合作关系。

“让企业代加工生产有两个好处,一是产品咱们可以自主设计,品种多样化;二是投资少,合理利用了企业资源。”贾睿说。

通过视频和图片,笔者看到一块块洗净、削皮的鲜嫩生姜被送进投料口,经过机器压榨、过滤,新鲜的姜汁流进了一边的生产管道,然后进行100℃ 的高温灭菌处理后,再进行灌装。

“像这样一瓶姜汁,它的保质期是12个月,每次炒菜滴上三滴即可。”贾睿介绍,普通的生姜,保质期很短,利用率只在35%左右。通过榨汁,可以使姜汁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更加方便、卫生、耐储存。

贾睿介绍,姜粉的生产则比较简单,把烘干的大姜直接磨成粉,泡水喝、炒菜都可以。

“1斤生姜,基地批发价1.8元,但榨成姜汁、磨成姜粉后,就可以卖到10元/斤,效益着实不错,市场前景也很广阔。”贾睿说。

大姜傍上红糖、阿胶

产品升值,社员跟着受益

除了上面两个产品外,贾睿还自己设计了红糖姜茶和阿胶姜茶,产品在今年6月开始进行销售。

大姜变身茶饮后,可谓身价倍增。贾睿介绍,10个120克的条状红糖姜茶被包装成一个礼品盒,市场卖价98元,同等包装的阿胶姜茶在市场更是卖到128元一盒。

“红糖姜茶温肺止咳,感冒了喝上一杯,效果很好;阿胶姜茶祛斑排毒,让人气色红润。今年6月推出后,市场反应很好,一个月的时间就卖了530多个礼品盒,现在第二批货都已经卖没了。”贾睿说。

贾睿说,自家的生姜基地主要从事富硒有机种植,严格管理绝对不使用农药、也不用剧毒农药灌根,从源头上确保了食品安全。

“家里的300多亩地都流转自农户手里,并且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去年,大姜价格一路走低,最低时1斤才6毛钱,合作社赔钱,社员跟着遭殃。今年开始深加工以来,合作社300余亩大姜的产量不够用了,开始以每斤超过市场价8毛钱的价格从社员处收购,增加了社员收入。”贾睿说。

在销售上,贾睿“两条腿”走路。“一开始深加工的产品主要在网上和微信上销售,消费者反响很好。”贾睿说,今年8月,她成立了青州市第一家大姜保健品实体店,产品也通过了省级食品安全认证。从网销到开实体店,贾睿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把其他市场价格波动大的农产品也加入到深加工行列,让农民可以放心种植。

上一篇:超细矿物粉体材料应用现状及其环境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强化中专计算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