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掉队的孩子

时间:2022-10-13 06:09:45

2009年1月8日,在小布什离任之前的最后一篇政策演讲中,话题依然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以下简称NCLB) 法案。

他呼吁国会重新授权该法,并尽可能保留其核心成分——问责和考试。毫无疑问,该法是小布什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国内政策之一。这是他2001年上任伊始提出的第一项立法,也是他2009年卸任之前最后呼吁的国内政策。

孩子是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当然值得这样呼吁。但问题是,在这个贯穿了小布什八年总统生涯的法案下,掉队的孩子排成了越来越长一梯队。

点餐式课程和权力集中

要想理清NCLB法案对美国学生的影响,必须先从美国的传统课程形式下手。

传统的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比较独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即每年出台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学习什么样的课程,几乎都是采用“点餐”的方式。

美国的学校有很多类似交际课、食品营养等课程。这些课程不像数学、文学等那样枯燥乏味,而且又容易获取学分,受到学生们的极大欢迎。

如此一来,这就很容易造成美国学生的学习过于自由散漫。长期的不受约束又导致基础课程日益冷落,而这些课程恰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冷战氛围之下,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学生的思想日益逆反,甚至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了。忧心忡忡的美国教育机构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在当时的教学模式下,像数学、阅读几门重点的严肃学科教学质量一路下滑。在国际中小学生的学术竞赛中,美国学生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军事上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太空战略,教育的落后让每个美国人都感到未来的危机已经临近。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名字正是——《国家在危机中》。这份报告由18名学者历时14个月的时间调查写成。报告用沉重的语调披露了1976~1981年历届高中毕业生的情况:“学完中等代数的学生只有31%,学完语法第一册的只有13%,学完地理的只占16%,学完微积分的只占6%。”

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是:“高中的课程已经被削弱、分散和庸俗化了,不再具有一个中心目标。”而学生们在“点餐式”的课程选择中,“把甜点和开胃品当成了正餐”。长此下去,面对的将是民族竞争力的削弱,想要改变,那么美国的基础教育必须改革。

《报告》对高中几门核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时间、家庭作业、考试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建议为l~8年级学生重新编定英语、写作、数学、理科、社会研究、外国语、美术等学科的教材。学生必须学好这些课程,打好基础,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升入高中做准备。

1990年,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在此基础上向国会提交了《美国2000》法案,进一步提出了评鉴方式——到2000年,四、八、十二年级学生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应该达到的标准。

接替老布什执政的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又通过了《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它的主要内容之一则是进一步细化核心课程,并明确要求建立全国性的测评体系。

然而,直到2000年小布什提出NCLB法案之前,面对的情况仍不容乐观。那时,美国仍有38%的四年级学生不能进行最基本的阅读,即无法阅读和理解简单儿童读物的话语内容,这一比例在内城区更是高达70%。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布什的NCLB法案融合了《美国2000》和《目标2000》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度大幅提升了绩效责任的标准,增加了其中两个科目——阅读和数学——在州层面组织的标准化测试,并决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全国进步评估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学生每一年都必须取得足够的进步,到2014年,所有学生的成绩必须达到优秀级别。

考虑到不同社会阶层孩子的天然成绩差距,NCLB法案特别规定各个州把孩子们分为各个类别,例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少数族裔家庭的孩子、英语水平有限的孩子,还有身有残疾的孩子,每一类孩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案,联邦会予以不同的支持。但除了身有残疾的孩子,其余的每一类孩子都要在2014年前达到100%优秀。

可以说,这大约是美国教育史上对教育成果要求最为严厉而联邦政府管控最多的教育法案之一。

绩效责任制度

通过法案可知,美国是期望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测试,让每位学生相对平等地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督促每位学生更努力地、更有紧迫感地学习。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机制,看起来有很多的无奈。

和许多国家一样,在美国存在一些长期不能有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造成学生们无法达到规定学业标准和要求的学校,这些学校被称作“失败学校”,亦称作“成绩低下学校”。1990年,当老布什提出全国教育目标之时,学校失败已经不只是该学校所在州和市的事情了。如何提升这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了美国教育决策者、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广泛重视的热点问题。

在权衡利弊之后,联邦最终决定采取绩效责任制对这些学校进行奖惩。

1994年,国会核准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首先提出了对那些“失败学校”给予特殊的经费补助。但是同时规定,如果在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学校的学生成绩未显示出明显的进展,学校将接受惩罚。

1997年,有22个州通过了相当于“学术破产法”的立法,明确了州有权对那些学生成绩持续低下的学校即失败的学校或学区进行干预。

如何衡量各所学校和各个学区履行绩效责任的情况呢?联邦采取的机制是适当年度进步标准(AYP)。

适当年度进步标准是以实现规定标准的持续提高模式为基础的,它要求每一所学校和地方教育局做到:

1.每年都能得到持续的、实质性的提高,这种提高足以使它们实现所有孩子(尤其是经济处境不利和英语能力有限的孩子)达到州所规定的成绩标准水平;

2.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

3.将这种进步和提高与州的最后评估成绩相联系,除此之外还要运用辍学率、出席率、保持率等指标来确保这种进步。

1994年制定的绩效责任政策对2001年颁布的NCLB法案影响巨大,几乎所有有价值的规定后来都体现在NCLB法案上。

更确切地说,NCLB法案看起来就像是1994年绩效政策的进一步延伸,只不过在实施上进一步细化:

1.国家课程标准覆盖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

2.数学、阅读的测验从以前的四年级、八年级,又新增了三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

3.测评过后,每个学区必须给教师、家长一个年度报告,显示学生的测试成绩、退学比率、班级的师生比、身心障碍学生和非说英语学生的成绩进展情况,以及根据种族和性别作比较的依据;

4.每一段时间,都要有一个进步目标;

5.所有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必须有一个单独的计划。计划中必须详细说明如何保证他们也能实现特定的目标。

如果不达标又会怎么样呢?NCLB法案规定如果学校连续两年没有达到目标,即达到当年的适当年度进步指数,家长可以替学生转学。学校必须开展补救教育给有需要的学生。

如果学校连续四年不能取得明显进步,那么,除了以前的措施外,学校还必须接受以下改善方案之一:

1.替换有关的学校员工;

2.执行一个新课程,提供教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机会;

3.大幅度削弱学校的管理权力;

4.指定校外专家为改善学校状况献计献策;

5.延长学校学年或每天的上课时间;

6.重新调整学校内部组织。

如果学校连续五年没有取得“年度进步”,那么,这个学校乃至学区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1.重办学校,办成“特许学校”;

2.替换所有的或者多数的相关学校职员;或者

3.和外界团体签合同共同办校。

这一系列措施确实引发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密歇根州南部靠近底特律市的鹿田小学校长查理斯·纽斯就说,“如果学校连续不达标,家长就有权选择一所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让孩子就读,州政府也可能重组学校,解雇校长。一想到这些可怕的后果,学校教职员工就担心害怕。”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所学校利用两年的时间,参观那些成功的学校,制定学校计划,让教师、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学习,为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假期和课外补习活动。鹿田小学不是特例,几乎所有州的所有学校都是如此——全心全意致力于提高学生成绩。

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国进步评估测试成绩显示美国学生成绩整体上升,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进步最为明显。比如四年级学生,2002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的平均成绩分别是226分、235分、238分、240分、240分、241分。10年之间一共提高了15分。全国八年级的数学平均成绩,2002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是273、278、279、281、283、284,10年之间也提高了11分。

国家政策中心的数据也表明,2002年后,学生成绩取得进步的州的数量远远超过成绩下降的州的数量:不同类别学生间的学业差距缩小的州数量远远超出差距扩大的州数量;黑人、西班牙语孩子与白人孩子的学业差距也缩小了。

掉队的孩子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美。

虽然,孩子们的成绩都有所提高,但是离2014年的宏伟目标——每个孩子的成绩都达到优秀相差甚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与教育学院教授阿瑞·帕勒斯在看了2003~2011年学生的成绩之后,甚至断言:“没有看到任何迹象,哪个州能让不同类别的孩子都达到NCLB法案的宏伟目标。在过去的8年里,没有一个州完成了NCLB法案的要求。”

而且,也并不是“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由于学校资源和老师精力有限,为了完成“每年适度进步指数”,老师和学校“精明地”把时间和血本都花在那些最接近优秀的孩子身上,而资优生和弱等生被忽略了。

在NCLB法案实施的第一年里,密歇根州对高水平孩子的教育经费就缩减了90%。在这个法案实行的前五年,联邦对有才华的孩子教育拨款缩减了1/3。资金到不了位,最终可能导致那些资优生得不到合适的教育而流于平庸。这是为了达到绝对公平,而强制拉平差距造成的第二次不公平。

由于学校和州政府时刻面临成绩问责,很多弱等生也被迫放弃。首先被放弃的是英语水平受限的学生。因为这类学生的成绩普遍较低,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和管理层面。因而,一些学校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英语学习者,或不给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

其次,是弱势族裔的美国学生。在2003~2008年,德克萨斯州60%的非裔学生、75%的拉丁裔学生,以及80%的非英语系国家学生,都没有能够顺利毕业。

为了解决评鉴标准造成的危害,虽然有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劝退学生,但很多学校都采取“创造性地重组”等方式,以减少弱等生的数量,让学校数据变得好看。

比如在休斯敦的夏普镇高中,全校1700名学生中有463名在2001~2002学年离开了学校。当然,在州政府的汇报统计中,却是无一人辍学。而仅在纽约州,一讼就显示NCLB法案已变相迫使数千名学生离开校园。

这些被放弃的学生很多都进入了社会,由于没有任何技能,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慢慢就变成了问题少年。

2011年,有些公民权利组织和教育组织批评道:“NCLB法案为了让学校达到目标,而把成绩低的孩子受教育权剥夺了。它并没有通过绩效制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是营造了一个‘学校—监狱’通道,让很多孩子误入歧途。”

再次,NCLB法案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贫困孩子的困境。按照NCLB法案的规定,如果学校被评为“失败”,必须接受长时间的整改。在这段时间,学生家长可以把孩子转到别的、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好学校。这便造成了很多家庭不错的孩子和成绩较好的孩子被转走,留下来的都是成绩差的、家庭背景不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无法帮助学校脱离“失败”的标签,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等待学校最终被评鉴为不合格而关闭。

如果是在经济较差的学区,情况则更加糟糕。底特律为密西西根州最大的学区,黑人与家庭背景差的学生在这个学区中占了大多数。学区四年级学生,仅仅有3%达到了每年成绩进步的标准,自2004年起,关闭的学校超过100所,2010年暑假又需关闭仅剩的172所学校中的45所。这对孩子们的学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颇具争议的测评方式

NCLB法案想用绩效责任的评鉴机制解决教育中质量和公平问题。但是,由于其过于简单的“一标适全”评鉴机制、严厉的惩罚措施与好高骛远的目标,导致评鉴考核成为为评鉴而评鉴,和当时的初衷相差甚远。

一些学校为了完成NCLB法案中的目标,竟取消了那些非考试科目。

在德克萨斯州的田园中学,非考试科目的成绩是老师随便给的,因为,那些科目从来没有人教过。学校只让孩子把精力放在要考的科目上。在一封和家长的通信中,校长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是什么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把数学放在第一位:“因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低,老师应该在数学上多下工夫……这是非常紧要的一年,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在三年级的时候掉下来,我们都承受不起。”

非考试科目为考试科目让路绝非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在过去的三年中,在三十个州都有发生。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校在州排名中名列前茅,但是给予孩子的教育却是千疮百孔。

另外,由于NCLB法案要求用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标准,导致考试被扩散到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国家权责办公室递交给议会的报告显示,各州创造出了433种考试方式来满足NCLB法案的要求,学生每年有20~60天用来考试已经见怪不怪了。

而且,各州为了让自己州内的学校达标,免受责罚,不惜降低评鉴标准。到2007年,美国有30%的学生成绩低于“全国教育进步评价”所规定的“基础水平”,仅有3 1%的学生成绩达到“优秀水平”。此类问题影响到了美国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到2009年3月,美国大学生毕业率从世界排名第二位下降到了第十一位。

NCLB法案的本意是让学生之间存在的教育不公平能够缩小,可是到最后,虽然一些方面有所进展,另一些方面却在日渐拉大,对于未来,这些日益加大的问题如何解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上一篇:浅谈如何从作业批改做好初中作文教学 下一篇:消失的家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