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5:19:32

PDCA在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PDCA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指在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决策、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一系列成本控制过程中,利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形成良性的闭环成本管理。本文在剖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PDCA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并构建了以PDCA管理工具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PDCA;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制造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动态控制理论、价值链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多数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仍存在以下不足:

1.成本管理手段、方法落后,没有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封闭反馈回路,预算管理控制力度不足,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撑;成本监控指标体系不够完整,成本控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预防性。2.成本管理工作滞后。成本、费用核算基本上是事中和事后核算,很少采用事前控制;无法从整体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缺乏向具体业务流程的延伸和渗透,没有形成促进成本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3.成本管理系统性不强。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环节,采购、设计、物流仓储及基础管理等环节的成本控制比较粗放;成本分析缺乏系统性、相关性,无法提供高效的管理决策信息支持;各信息管理模块集成度不够,导致成本数据获取困难,成本分析工作纷繁复杂,困难重重。

二、PDCA与成本管理的关系

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PDCA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PDCA循环由P(策划)、D(运营)、C(测量)、A(改进)4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1)P阶段Plan(策划)是在实施前进行的计划、策划,制定活动规划和目标。

(2)D阶段Do(运营)是按照计划要求,制定具体的方法和方案,并组织人员、材料、机械实施具体运行任务。

(3)C阶段Check(测量)是对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查找是否存在异常。

(4)A阶段Action(改进)是测量分析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部分加以标准固化,失败的部分及时做出处理,将不足引入到下一轮循环。

2.PDCA与成本管理的关系。(1)全员成本管理需要员工掌握PDCA管理工具。随着成本管理范围的延伸和深度的挖掘,成本管理的主体由专职人员管理向全员成本管理发展,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管理者,自上而下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职工充分认识到自身成本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员工都是一个成本发生中心和成本责任控制者,每个员工都能够利用PDCA的工具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与成本节约成为每一员工的自愿行动。(2)PDCA是前馈性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可以分为反馈性控制和前馈性控制两种。反馈性控制就是指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针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测量和监督,如果发生偏差,应及时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固化有效成果,以保证完成目标。反馈性控制的缺点在于,当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时,只能查找出成本超预期执行的原因,对以后的成本进行预警监控,而不能对已发生成本采取挽救措施。

前馈性控制能够弥补反馈性控制的缺点,其主要是利用PDCA工具,通过对成本与功能的分析研究,制定目标成本,构建以PDCA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三、构建以PDCA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1.P体系――成本预测、成本目标。成本预测是指在公司生产销售盘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成本预测必须以生产经营预测为基础,将生产、经营信息转化为含有财务信息。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形成公司中远期成本规划,根据公司年度生产和销售计划,形成公司年度成本目标,年度成本目标是制定年度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的基础。

2.D体系――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是对成本发生的全过程控制,是在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上,在成本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随时对成本进行监督和检查,纠正偏差,把各项生产经营费用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成本中心,分类归集、汇总、核算,核算出每个时期内的全部生产成本费用总额,并计算出每个成本中心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从而能够为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提供数据支持,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

成本控制和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将成本计划付诸实施、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3.C体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是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解,解析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通过向下延伸至生产过程,查找生产过程背后的诱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固化为标准制度及流程,成本分析可以分为日常成本分析和专项成本分析两个维度进行。日常成本分析注重广度,全面覆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费用执行情况及异常分析,专项分析注重深度,深入解析专项费用执行的有效性。成本考核是依托成本全过程针对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制定的一系列考核方法。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能够提升全体员工控制成本、完成成本目标的积极性,促使员工积极使用PDCA工具开展成本改进活动,从而支撑全公司成本目标的完成。完善的分析和成本考核还可以及时发现由于成本预测、决策出现失误,或者在成本控制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失误所导致的成本偏差。

4.A体系――标准固化、体系调整。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过程中发现的生产、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创新改进项目、日常运营改进活动的形式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并将项目改进成果固化为制度。

总结成本改进项目形成的经验,并对成本预测和成本目标的制定形成反馈,从而对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篇:浅析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