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尼尔森:孩子我爱你,但答案是“不”

时间:2022-10-13 05:19:21

2013年5月,正面管教创始人、美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简・尼尔森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深圳等地举行亲子讲座。自从1981年出版以来,《正面管教》一书在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帮助无数家长正确管理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律与合作。事实上,除了是教育专家以外,她还是7个孩子的母亲。在学习和实践正面管教理念的过程中,简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面对孩子,她曾手足无措

今年76岁的简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开玩笑地说:“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家庭,所以我有很多机会来实践正面管教!”

但是在学习相关的亲子教育理念之前,简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和所有人一样。和丈夫结婚的时候,简还非常年轻,正在上大学,从来没想过怎么去养育他们。在懵懵懂懂中,简生下了大儿子泰雷尔,当时她差10天满19岁。孩子出生后,有个朋友建议她一学期只修一门课,这样她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而到她毕业的时候,孩子正好长大。但谁能想到,这个决定最后导致简花了11年才拿到本科学位,因为在大学期间,她陆续生了5个孩子。

作为新手妈妈,简遇到了很多困难。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最困扰她的事情是,如果她不哄,孩子就哇哇大哭,不能自己入睡。泰雷尔出生后,简的丈夫在军队服役,她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她特别害怕儿子的哭声会把父母吵醒,因此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累得精疲力尽。在养育前5个孩子时,她都有类似的睡眠问题。

随着孩子们陆续出生,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也不太固定,时而严厉,时而骄纵,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律与合作,经常吵闹、打架。5个精力充沛的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每天早上不肯起床,不肯按时吃饭,不肯乖乖地出门上学;放学回到家,不写作业,不做家务,不收拾玩具;晚上不洗澡,不好好睡觉……简面对这些混乱手足无措,她只会威胁、吼叫和打,不停地大吼着:“快点儿去睡觉!快点儿吃饭,快点儿去做家务……”当这些办法无济于事时,她甚至沮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笨蛋,一个失败的母亲。

最让简痛苦的,还是她和大儿子泰雷尔之间的矛盾。14岁时,泰雷尔因为好奇,在家里的后院种了大麻。简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不懂得策略,她对孩子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深深伤害了他。泰雷尔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搭车游遍美国,还找到了一个工作,自此之后很少回家。在简学到正面管教的理念、修补母子关系之前,他已经长大成人了。虽然,简和泰雷尔后来成为最好的朋友,但是曾经有很多年,母子俩的关系非常恶劣。

在教育孩子感到很艰难的那些年,简非常感谢丈夫的合作。很早以前,两个人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当其中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可以插手,他们认为,这是合作,而不是“干涉”。每当愤怒的她开始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说教时,丈夫就会主动走过来,温柔地说:“亲爱的,你为什么不出去散散步呢?”于是,一场可能的战斗就这么被化解了。当丈夫控制不住自己时,她也会提议他去做一些轻松的事情。不过,这样的机会非常少,因为他的性格很温和,很有耐心,极少有需要她介入、帮忙的情况。

即使有丈夫的帮忙,简依然很困惑:到底要怎么让孩子学会自律与合作,怎么能够让自己从孩子的争斗与吵闹中解脱出来呢?

简大学本科读的是儿童发展专业,这些课程让她知道,孩子是可爱的天使,但并没有教会她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幸运的是,在有了第5个孩子丽萨时,她第一次接触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在此理论基础上,简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正面管教”的亲子理念。正面管教的基本概念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因为孩子只有先感觉好,才会做得好。“让孩子感觉好”,并不是说妈妈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学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但答案是不”。

简说:“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不同,但作为妈妈,我们都爱孩子,都希望给予他们最好的。如同中国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很多美国父母相信对孩子用惩罚和羞辱的方式才有效。”但惩罚和羞辱的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很糟糕,甚至丧失自尊和信心。

大约30年前,简自费在美国出版了《正面管教》,第一版的2000册很快就销售一空。简的姨妈看完《正面管教》后,含着眼泪给她打电话,说:“我曾经确信,帮助女儿最好的方法,就是批评她。结果,女儿现在非常没有自信。如果我要是早知道正面管教就好了!”姨妈有好几个儿子,但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可想而知,她看见心爱的女儿变成这样,心中是多么的痛苦和悔恨!

学习正面管教,

你至少得掌握三点

正面管教的内容非常丰富,光是帮助孩子学习自律与合作的方法,就有日常惯例表、家庭会议、特别时光等50多种。其中,简特别强调了三点: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态度、积极暂停的办法和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原则。

简强调说,当你想去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前,一定要让他明白,你很爱他。只有先赢得他们的心,他们才会愿意与你合作。成功建立情感联结后,管教孩子时,必须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态度。和善,是要尊重孩子,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情绪,也可以有限选择;坚定,是尊重家长自己的原则,哪怕孩子哭闹,也绝不屈服。这也是正面管教与传统的严厉管教或娇纵孩子不同的地方,严厉管教缺乏“和善”;娇纵孩子缺乏“坚定”。

简和记者分享了一个中国妈妈的故事,这是常住深圳的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甄颖的亲身经历。简是甄颖的直属导师。曾经,甄颖因为4岁女儿不好好吃饭而头疼。学习正面管教后,她决定要对女儿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态度。有一次,女儿又不肯好好吃饭,妈妈做的是面包,她非要吃馄饨。甄颖就按照简教给她的办法说:“我不会重新做馄饨的。我们必须把面包吃完,然后去坐校车。”

女儿一下子就炸了!她跑到房间的另一边,隔着整个餐厅对妈妈尖叫:“妈妈我恨你,我要杀死你!”当时妈妈很生气,可是她突然想到了简一再强调,要告诉孩子“我爱你”,于是她努力控制脾气,温和地说:“即使这样,我也爱你。”类似的对话重复几次后,女儿走过来抱着妈妈的腿:说:“妈妈我好生气,我觉得我现在不爱你了。可是我不喜欢这样,我也想爱你!”妈妈说:“没关系,虽然生气,但是你对妈妈的爱还在。妈妈一直都爱你!”最后女儿抱住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又问:“你是愿意坐在我的腿上吃,还是坐在我的身边吃呢?”女儿最后坐在妈妈的腿上,高高兴兴吃了半片面包,然后上学去了。

在这个故事里,妈妈一遍遍告诉女儿“我爱你”,是“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不给孩子重新做早饭是“坚定”;允许孩子用不伤害妈妈的方式表达生气的情绪是“和善”;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不吃早餐、坐在哪里吃早餐,就是“给孩子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既有规矩,也有自由”。

在正面管教中,“积极暂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它的目的不是惩罚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体验,让大人和孩子都感觉更好。具体做法是:由孩子布置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当他情绪失控时,就去那个地方待一会儿,直到他平静下来。

简举了一个例子:妈妈和5岁的儿子一起布置了一个暂停角―一个塞满玩具的蓝色帐篷。当孩子违反“周末看电视”的规则时,妈妈问他:“现在什么对你最有帮助呢?是去帐篷里待一会儿,还是把问题写在家庭会议日程表里?”儿子选择去帐篷里待一会儿。他在帐篷里玩了一会儿奥特曼,情绪很快就平静下来。等他从帐篷里爬出来时,已经把看电视的事扔在一边了。

简建议,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给自己布置一个暂停角,譬如沙发。如果孩子“积极暂停”后,依然坚持要看电视,那么家长可以到自己的暂停角待一会儿。不过离开孩子之前,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妈妈去暂停角待一会儿,等冷静下来,咱们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没有孩子喜欢生气的大人,他一听妈妈会冷静下来,就能耐心地等着你,而不会感觉自己被妈妈抛下。

“专注于解决问题”是正面管教里解决孩子纷争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妈妈总会努力找出谁是犯错方,然后惩罚犯错的孩子,同时安慰无辜的孩子。但是这种做法会导致一个结果:被安慰的孩子,会在妈妈看不到的时候挑起争斗,以便再从妈妈的保护中享受那种特殊感,于是孩子们就会争斗不断。专注于解决问题,就是要妈妈平等地对待孩子,不偏袒任何一方;只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去追究责任。

简说:“孩子吵架,就和夫妻吵架一样,双方都有责任。在发生争吵时,我会把孩子们各自带到不同的房间冷静一下。或者,将问题写入家庭会议日程表中,在家庭会议时,大家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孩子生来个性和脾气不同,我不能为此负责。我发现,当我平等对待他们时,当他们学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解决问题时,打闹就减少了80%。”这个原则,同样适合于中国的多子女家庭。

正面管教,让全球数百万个家长和孩子终身受益。也因为正面管教,简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们家有许多美好的“特别时光”,大家一起吃饭,有固定的家庭会议时间。他们还经常一起野外露营(这是简丈夫的最爱),共度了许多令人享受的假期。有时候,简还会安排与每个孩子单独的“约会之夜”……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非常肯定妈妈的工作。当最小的两个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全家曾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简告诉孩子们,她打算辞掉工作,做全职妈妈。孩子们当即抗议:“我们不想你停止工作,我们很为你自豪啊。”

至今想起那一刻,简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

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既然“正面管教”的理念这么好,那是不是学会了正面管教,就能够成为不犯错的完美家长呢?答案是否定的。简说,哪怕是她自己,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常会动摇。因为当家长真的很不容易,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那么多的耐心和爱。所以,简总是不厌其烦地和家长强调一点:“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正面管教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在简的影响下,小女儿玛丽也从事正面管教的教育工作。有一天,玛丽问:“妈妈,我出生的时候,您在做正面管教吗?”简回答:“对啊!”玛丽问:“那么,您记不记得,您曾经拿着皮鞭追着我满屋子跑?”简当时非常震惊,因为她对这件事毫无印象。她问:“你确定?”玛丽回答:“是的,我记得我跳过沙发逃避您的追逐!”简笑着说:“看来,你当时一定把我气疯了!”后来,无论是简还是玛丽,都喜欢和家长们分享这个小故事。因为它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哪怕是创立或推广正面管教的人也不例外。

还有一次,玛丽没给4岁儿子想要的东西,儿子打了她,而她也“失去了控制”。玛丽非常沮丧,哭着说:“妈妈,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继续做正面管教,我都失去信心了。”简当即问道:“你在生活中使用正面管教的频率有多少呢?”玛丽回答说:“98%的时间都在用。”简哈哈大笑起来:“我从来没有超过80%!”玛丽听了这句话很快平静下来,然后和儿子一起解决了问题。简骄傲地说,玛丽现在做妈妈,比自己当年还要出色。

简说,在中国,有的家长因为自己不完美而焦虑、自责,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足够完美,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进行批评、指责。最明显的例子,是隔代长辈带孩子的问题。很多学习了正面管教的年轻妈妈,认为自己的理念比老人先进,所以老人必须听自己的,因此两代人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事实上,正面管教的核心是改善自己,影响自己。我们要尊重老人,就像我们不能对孩子进行说教一样,也不能对老人说教。但是,我们可以用行动来向老人展示新方法的效果。

比如,早上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去幼儿园,老人的办法是吓唬―“你再不走,警察就来抓你了”,或者利诱―“宝宝,你如果乖乖出门,奶奶给你买好吃的”。那是因为老人只会这些方法,不会别的。妈妈不要硬邦邦地批评老人的办法,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惯例表(规定孩子起床、穿衣服、刷牙、吃饭、出门的时间),并且画出来贴在墙上。因为惯例表是孩子自己制定的,他会乐于遵守。早晨的问题解决了,老人感到轻松,也就容易接受妈妈的新方法。

和老人沟通时,也别忘记要先建立情感联结。简举了个例子:爷爷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妈妈认为这样不好,和爷爷沟通这个事情。妈妈首先要感谢爷爷对孩子的爱。然后妈妈再和爷爷、孩子3个人一起商量,什么时间买玩具、去哪儿买玩具、买什么玩具、买多少玩具这些具体问题,这样,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如果没有先建立情感联结,急于解决问题,那么爷爷可能会直接拒绝:“有什么好商量的呀?我给自己孙子买玩具,还需要经过你们同意?”

每当有家长问到两代人育儿问题时,简总是说:“我们要感激长辈的爱。他能够帮助我们带孩子,是因为他爱我们。他爱的是两代人,而我们爱的其实只是一代人。”

在采访结束时,简说:“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们都不完美。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正面管教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变得完美,而是学会自我管理、自律与合作。孩子在挑战我们,我们同样也在挑战他们。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和尝试,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上一篇:古代的自由恋爱 下一篇:应该给孩子选一所什么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