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历史》中的翻译转换

时间:2022-10-13 05:06:56

《曼彻斯特历史》中的翻译转换

[摘 要] 翻译的转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上,一个是语言上。根据文本的功能与目的,原文本是以传递各种信息、侧重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型(informative)文本,主要在于将作者叙述的历史信息,以及作者对曼彻斯特历史的看法传递给读者。所以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上,对原文翻译尽量遵循忠诚的原则,保持历史事件的客观性。而本文将主要集中探讨微观层次上的词法与句法的转换技巧。

[关键词] 《曼彻斯特历史》;翻译转换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74-1

一、由于中西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体现为不同的句法特征,汉语重意合――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而英语则重形合――强调形式与功能。英语句式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汉语句子短小精干,一句话由多个短句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在翻译中,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使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句法转换技巧主要包括顺译法、倒译法、拆译法和合译法。

(一)顺译法。一般若无特殊情况均采用顺译法,按原文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这种译法适合于原文叙述层次与汉语相近的长句翻译,如只含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前置的状语从句等等。

例1.After several attempts, a spinners’ amalgamation emerged in 1870.经过几次努力,1870年成立了一个纺纱工联合会。

(二)倒译法。由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有时需要点到原文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

例1.This remained true even after the extension of the vote to many working men in the Second Reform Act of 1867.在1867年改革法案将选举权普及到很多工人之后,这种情况还在延续。

(三)拆译法。在句法变通时,有时需要对原文句子进行拆分,英语中某些形容词和副词很难译,所以需要将其从句子主干中拆离出来,另作处理。

例1.But declining popular support in the 1860s forced him to compromise.但是,由于60年代公众的支持日渐衰弱,琼斯不得不妥协。

(四)合译法。有时需要将原文的两个或几个分开叙述的意思或层次合并重组,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语气更加通顺。

例1.Chartism after 1848had proved more resilient in Manchester than in most other places. It was also more radical.1848年之后曼彻斯特的运动比其他大部分地区更为坚韧,也更为激进。

二、词法的转换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差异,具体体现为英语显示为静态特征,而汉语显示为动态特征。连淑能将其归纳为: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英语具有静态特征,最主要的集中在名词化的趋势明显,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这种“静态倾向”的表达使得文章流畅自然,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复杂的内涵。然而,汉语多体现一种“动态倾向”,翻译时不能一一对译,而应该根据上下文,结合英汉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转换,使译文通顺自然。

(一)词类转换。

1.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动词。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或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汉译时常常转化为动词。

例1.Such excesses led to the appointment of a Royal Commission to investigate the whole subject of trade unionism. 鉴于此类极端暴行,皇家调查委员会接受委派,对整个工联主义的问题进行调查。

2.英语动词转化为汉语名词。有些动词在汉语里有相对应的动词词义,但在特定语境下需要转化为名词。

例1.Whereas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d been characterised by the resistance of certain groups to industrialisation, such as the handloom weavers….19世纪前半页的鲜明特征是一些团体(如手摇纺织工)对工业化的抵制…

3.英语形容词转化为汉语名词或动词。

例1.…but what was new in the 1850s was the successful and permanent nature of such endeavours.…而50年代的工会却有着空前的成功率和持久性。

例2.But declining popular support in the 1860s forced him to compromise.但是,由于60年代公众的支持日渐衰弱,琼斯不得不妥协。

4.英语介词转化为汉语动词。

例1.…and during the 1866 campaign for a reform bill Jones led the Reform League into an alliance with the Reform Union in a camoaign for the household franchise.1866年,为通过一项改革法案,琼斯在一次房客选举权运动中促成了改革联盟与改革工会的结盟。

例2.Jewish workers in Manchester’s tailoring sweashops were also among the first wave of “new unionists”.曼彻斯特血汗工厂的犹太工人也加入了第一股“新工会主义”浪潮。

(二)词类的增减。按照汉语的习惯,有时需要在中文译文中适当添加或省略某些词语。

例1.Moreover, the city hold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women’s rights, especially the right to vote in parliamentary elections.此外,在女权运动的历史上,尤其是在争取妇女的议会选举权时,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2.Although Chartism’s mass appeal was declining, Jone s could still attract thousands of supporters to public meetings. 尽管群众对于运动的兴趣日渐减弱,琼斯仍然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拥护者来参加群众集会。

三、语态的转换。

1.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可以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1.Although the passivity of the unempoyed operatives should not be exaggerated…。虽然不应该夸大失业工人的被动性…

2.英语中的被动可以译成汉语中的“由、受、遭到、得以、加以”等结构。

例1.The brickmasters wanted to mechanise the manufacture of bricks, a development opposed by the brickmakers’ trade union.砖厂主想使砖的生产机械化,但遭到了制砖工人工会的反对。

以上为《曼彻斯特历史》本段翻译过程中所主要使用的词法和句法转换手段,但是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要在翻译中注重信息的准确性,然而受史料有限、可参考的少数材料不够权威的影响,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协会名称等)和某些历史事件,只能遵从“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原则,

尽力做到准确。

参考文献:

[1]Alan J.Kidd.Manchester:AHistory.Carnegie Publishing Limited, 2006.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陈敬艳(1990-),女,汉族,湖北十堰人,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术笔译。

上一篇:浅析任务型教学下的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日本の社会心理からる敬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