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地理复习的“减时增效”

时间:2022-10-13 04:38:36

谈高三地理复习的“减时增效”

福建省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文科综合自主命题已三年,厦门市教育局明确规定:为减轻学生负担,不准节假日及周末进行补课。因此有效地组织教学,实现“减时增效”成为地理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长期的高三教学,谈谈高三地理复习的“减时增效”。

一、解读课标,把握主干

新课程实验的高中地理教材版本多,但共同的出发点是高中地理课程课标,因此高三地理复习首要的是熟悉课程标准,把握课程课标的精髓,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例如,自然地理中的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地理学中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并运用这部分知识,处理方法如下。

课程课标:“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知识覆盖: ①岩石圈物质循环;②内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③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④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⑤天气与气候;⑥水循环;⑦洋流。

复习要求: 深刻挖掘其内涵,构建一般模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典型题例:图1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完成(1)~(3)题。

(1)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则表示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2)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地理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并结合教材的经典内容,教学能突出课程标准的核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精选试题,自我检测

针对历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历年高考卷,应认真研究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选部分优秀试题,先让学生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后的复习与教学就能更主动、有针对性地去弥补知识点的不足。学生通过自我检测,清楚自己知识储备与高考能力要求的差距,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有效性。试题精选应注意:①试题清晰直观,图象清楚明确易受学生欢迎,吸引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有助于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提升。② 试题时代性强,高考地理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步伐。③ 试题难度适中,教师应对自己的试题资源经常更换,屏弃繁、难、旧、偏、怪等试题,选取难度适中的试题,可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资源。

典型题例:图2为某城市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为该市的重化工业区,简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三、自主合作,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高三地理复习内容多,应重视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及其关系的掌握。可让学生结合课程标准先阅读教材,自主与合作建构知识;然后由教师引导建构知识。

例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地貌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并且多以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高线图等形式进行考查。复习时先让学生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网络;后由教师将简洁的建构图呈现于学生作修正。

建构地理知识网络,将重要知识点有机整合,要求学生将知识结构内化成认知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四、交流互动,拓展巩固

高三地理复习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只讲不练,也不能只练不讲。对重要的主干知识可精选少量试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交流互动,及时讲评,达到知识拓展和巩固。如一节课可精选两组单项选择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密性;也可选一道综合题,训练学生用规范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并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五、定期检测,反思提高

高三地理复习离不开作业和考试,定期检测可掌握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及时总结,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改进教与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师要认真收集相关数据,仔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讲评课应详略得当,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会借题发挥,适当拓展延伸带动对其它相关知识体系的梳理;表扬激励为主,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多反思提高。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8月29日,俄总理普京出席了每年可输送一千五百万吨原油到中国大庆的中俄石油管道俄罗斯段的开通仪式。 他表示,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中方来说,可以稳定能源供应和能源均衡;对于俄方而言,则获得一个新的、面向具有市场前景的亚太地区出口,特别是极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中国市场。”

(1)说出中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路线布局基本特点。

(2)分析影响中俄两国能源跨国输送主要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分析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其中第(3)题在讲评时让学生回忆“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发展的影响”,进行知识拓展延伸,学生掌握就不难。讲完后学生对此类题目,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肯定能够应付自如,起到反思提高的效果。

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复习有效性,达到“减时增效”之目的。

上一篇:“中国的行政区划”活动教学建议 下一篇:一座重庆城 古今两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