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应用技术

时间:2022-10-13 04:24:39

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应用技术

摘 要:近年来,紫荆在当地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紫荆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栽培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紫荆;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157.9 文献标识码:A

紫荆(Gerrischinmsis)又称满条红。属于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紫荆是常见的园林花木,于早春先花后叶,满枝紫红艳丽,历来被广泛地栽植于庭院和园林绿地中,与常绿树相映,更显其美。紫荆花不仅花色美丽,而且与人的亲近让它成为故园亲情的代表植物。近年来,通过在园林绿地、机关单位、学校、工矿区等进行广泛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

1 生物学特性

本文所指的紫荆与紫荆花(洋紫荆)是不同的两个种,它们都是豆科植物,分别属于两个属,即紫荆属和红花羊蹄甲属。紫荆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南部、华东、华中、西南及西北东南部等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喜光照,具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淹。于早春先花后叶,花期4~5月,采种期9~10月。园艺变种有白花紫荆,花色纯白。目前栽种的观赏紫荆主要有:黄山紫荆、岭南紫荆、巨紫荆、湖北紫荆、垂丝紫荆和云南紫荆等品种。

2 形态特征

紫荆干直丛生,花似彩蝶,密密层层,满树嫣红,故有“满条红”之称。树高达15m,胸径50cm,在园林绿化中多以灌木形式栽培。花紫红色,老枝上簇生4~10朵,花期4~5月。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小苞片2,花玫瑰红色或紫色,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近黑色。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繁殖技术

紫荆可用播种、压条、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主要以播种为多。常春播,播前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2个月以上,播后30d可发芽,如播前用温水浸种24h,发芽率高。分株宜在春季萌动前进行,成活率高。在分株时,其根粗大不易挖掘,因此挖掘后需剪根和剪枝,并在种植坑内施腐熟基肥,栽好后立即浇足透水。压条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但要在翌年才可生根。

3.2 栽培技术

紫荆怕水淹,因此应栽植在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栽植前,应先挖定植穴,以1m3为好,挖穴时底土、表土分开放,并施入一定量的腐熟堆肥为好。紫荆在每年冬季落叶后的11~12月或翌年2~4月发芽前均可移栽。移栽时大的植株应带土球,有利于成活。如果花期移栽,还要摘除部分花朵,以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成活,定植后,立即浇水。

3.3 管理技术

在栽植时,浇水1次,以后除天气干旱浇水外,平时不需浇灌,紫荆不耐淹,在低洼处种植极易因根系腐烂而死亡。在较寒冷的地方,一年生小苗越冬需要覆防寒土,如果春节观花,在头一年11月移栽盆中,置于温室中催花。开花后,再选择肥沃的土壤在露地栽植培养,并加施肥料。紫荆定植后视整形需要进行修剪,每年更新部分老枝。在花后将枝条轻度修剪,调整树形。秋季控制水分,入冬前浇1次越冬水,并在根部覆盖防寒。紫荆根部每年会萌发新枝,形成丛生状的植株景观,同时其花芽多形成在2a生以上的老杆上。因而修剪时可视植株情况来定,对影响绿地整体景观的紫荆,可将长势衰弱的老枝从根部剪掉,适当保留部分萌发新枝,重新培养主枝;对长势健壮的植株,可将萌发新枝逐一剪去。另外可在花后两周将内膛部分当年生的穿插过密枝疏去,保证整株的通风透光。修剪最后在10月到翌年2月进行。

4 观赏与应用

4.1 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紫荆在庭院单植,姿容优美,若与连翘、海棠等搭配,满院万紫千红,更显欣欣向荣。可与绿树配植,或栽植于公园、庭院、草坪、建筑物前,观赏效果极佳。紫荆对氯气有一定的抵抗性,滞尘能力强,是工厂、矿区绿化的好树种。

4.2 药用价值

紫荆树皮花梗还可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

4.3 建材应用

因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可供家具、建筑等用。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紫荆病害主要有角斑病、叶枯病、枯萎病,一是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增强紫荆的综合抗病性。对绿地内的枯枝败叶在秋季全部清除干净,以减少侵染源。二是角斑病、叶枯病的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半月喷1次,连喷3次。对枯萎病的防治,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抗霉菌素120水剂1×10-4药液灌根。

5.2 虫害防治

紫荆虫害主要有,蚜虫、大蓑蛾、毒蛾等,要加强防治,对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噻嗪酮喷雾防治,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对大蓑蛾的防治,一是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在6月份幼虫孵化为害初期可用敌百虫800~1200倍液喷雾。对毒蛾的防治,可结合浇封冻水、在紫荆根际周围挖越冬虫茧;幼虫发生早期,可用苯氧威、灭幼脲、杀螟松、甲胺磷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作者简介:方旆(1978-),男,汉族,现任淮滨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上一篇: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施工的分析 下一篇:肉鸡大肠杆菌对几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