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电七小时

时间:2022-10-13 02:51:11

《数码精品世界》一直倡导的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的精品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没有电的日子如何度过,为了体验无电的感受,编辑部每个人都接受了一项不插电七小时的体验活动,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电力和电子产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

李波 黄辙 体验七小时无电旅游

作为消费类电子类杂志的领军媒体,我们的工作中就是与这些带电的东东为伍,从多个角度为读者解析时下最潮的数码产品和最时尚的数码生活理念。说实话,在生活中,我们也无法离开这些数码产品,因为它除了愉悦生活之外,还是我们的帮手。曾经试想过和它们说BYE-BYE,但想象中离开它们的生活,可怕的让人窒息。不过,此次在杂志社同仁们的支持与帮助下,我鼓起了勇气,给身边的电子设备放一段“长假”,因为手机、电脑、电子手表等数码产品在我的使用下,几乎都是全负荷工作状态。考虑到没有任何电能的陪伴,决定开展一次无电旅行。此行的目的地定为被喻“小九寨沟”的门头沟区双龙峡风景区,青山绿水的依傍让我出行之前更加信誓旦旦。

5:20AM

早上起个大早,洗漱收拾完毕,背起准备好的包,开车到公司,与其他同事汇合后,就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准时骑自行车出发,目标北京门头沟的双龙峡。

6:00AM

由于不能带带电设备,故手表和手机都不能带,只能按照事先从地图上看好的规划路线前进,平时出去玩,到没有去过的地方,都是在车上架上GPS,设置目的地后机器自动设置路线,基本上就OK,如果遇到特殊状况,比如GPS指示的地点不对那么查查地图,问问路人,也能基本上搞定,但没有GPS后,路线就得自己设定,不能用网络或GPS寻找,就得去书店或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非常麻烦,苦恼之际,幸好有一朋友正好去过,所以询问他后,路线变得相对简单清楚,否则到了郊外,在大概的方向和范围寻找那会是相当费劲。从万寿路沿着阜石路出城,早上车少,空气清新,气温也较凉快,吃过早餐后就是不一样浑身充满力量,一望无际的平路,蹬起自行车也不费劲。

11:00AM

到达门头沟区区政府大门,并沿着109国道前进,一路上路牌提示得不错,以前开车并不觉得,但这次骑车出来发现其设计还是非常人性化,指示都很清楚,提醒都很及时,基本上不用问人,比想象的要轻松很多,这个时候已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了,背包越来越沉,都是干粮和水啊,要平时开车,开着空调或吹吹山风,非常的惬意也不至于如此辛苦,当然就不能像这样锻炼身体了,看来凡事有好有坏啊,幸好今天天阴,没有大太阳,带来的毛巾用上大派场了。

12:15AM

已在郊外,放慢行进速度,路上从北京出来休闲的车越来越多,要多注意安全,郊外的空气的确不错,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很久没有这么累了,这次两个人一块出来是英明的决定,除了能相互照应,路上有个说话的,相互鼓鼓劲,轻松一下真是不错,顺便补充一下能量,减轻负重。相互也可以用机械胶片相机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这年头这样做已很不容易了,是不是有点装酷的感觉。

1:45PM

终于看到双龙峡的牌坊了,胜利在眼前了,感觉屁股不是自己的了腿也不是自己的了,毛巾已可以拧出水来了,看来浑身非疼一周不可,哎,终于到了,不会下车了,已过了7个小时了,可以拿出手机给其他同事打电话,开车来接吧,已没有力气骑回去了,还是带电的好啊!

王学刚 其实胶片更有味道

探究都市文明的起源,这些钢筋铁骨的巨型机械是一个起点。而今天,当都市文明已经站在机械的肩膀上面,沿着科技的阶梯一节节向上攀登时,这些曾经的钢铁巨人则渐渐沉睡了。当复古与复兴的旋律在城市的文化里形成回流的时候,原始的机械文明再次醒来,但四周的氛围已经改变,人们开始用一种另类而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它的存在,从而为自己标榜上特立独行的标签。在北京城的东北方向,曾经代号为798的工厂就是这样一片地方――机械文明的厚重沉陷于型男索女之间,偶尔的展览则像是几朵浮云飘过。在没有任何电力的情况下,我将使用两部胶片相机来记录我眼中的798工厂。这两部相机分别是海鸥4A 120双反和福伦达VITORET F 135旁轴。

9:58 AM

8月8日早晨,我穿过拥挤的城市,来到了798艺术区,将车停好,把手机关机,一切带电的产品全都放在车子的后备箱里,背上装有相机的背包向798艺术区东侧的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方向走去,这边保留着非常完好的工厂概貌,甚至有一些工厂现在还在生产,冒出的阵阵白烟似乎在诉说:这里的工厂不只是文化圈里的咏叹调,更有工人阶级的进行曲。

在没有任何电力的情况下,相机回归到了原始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机械调整和手动操作。在当天的拍摄中,我使用海鸥4A的时候要更多一些。来这是一款中画幅的相机,在取景和构图方面显得更加大气,适于拍摄工业主题的照片。二来这款相机在对焦方面相对于另一款来说,要方便得多。稍显不爽的海鸥4A使用的12。胶卷一卷只有T2张,拍摄起来有点舍不得按快门,但这样也好,有助于养成珍惜快门,用心摄影的好习惯,

11:27 AM

自从进门后,一直在工厂区域“踩点”,看看哪里更适合拍照,毕竟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不一样,要想好了再按快门。两款相机的操作方式和镜头焦距并不相同,所以在拍摄时,我会根据景别的需求使用不同相机,眼看就到了中午,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进餐厅吃饭是不可能的,因为餐厅里有空调、有电灯,这与我们的无电规则不符合,所以我提前准备了干粮,找一块草地坐下来吃顿野餐的感觉也不错。

12:04 AM

我使用的这款海鸥4A是去年从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花380元淘来的,虽然已经出厂30多年了,但成色比较新,使用它已经拍了七八卷照片,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前两个月还带着它去了一趟,拍出的片子令人比较满意,色彩感比数码的更有味道。此次拍摄旧工厂我特意安装了黑白120胶卷,胶卷为上海牌100度负片。使用海鸥4A拍摄照片,是从机身上方向下观看取景的,而从上方取景器里看到的景象是与实际图像镜面反向的,记得刚刚使用这个相机的时候,可适应了很长时间,那种感觉就和上初中生物课,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样,需要向反方向移动调整。海鸥4A的画面构图为方片,即常说的8×6规格。在测光和对焦方面,它也需要完全手动调节,首先目测估计当前的环境光线,像当天的天气状况为多云,按照摄影前辈们总结的“阳光16法”则来估计,“晴天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对于多云的天气下使用100度胶卷拍摄,就要调节为1/12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对焦时通过调节机身左侧的旋钮来进行调节,直到取景器里的景象清晰,就可以按下快门了。拍摄后,需要手动顺时针过卷,再逆 时针为快门上弦,才可以拍摄下一张照,片,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过卷后就不要再调节快门速度了,否则有可能损坏相机,这是海鸥4A特有的问题,

2:19 PM

接下来耍使用我的另外一款相机来拍拍照片了,这款相机是今年5月购买的,购买地点和海鸥4A一样,花了550大元,这是一款135旁轴相机,使用的胶卷就是我们过去常用的那种规格。它的型号是福伦达(Voigtlander)VITORET F,产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但看上去似乎比海鸥4A还要新。它的镜头是一个F/2:8的50mm定焦头,每次使用它拍照,我都会想起著名的新闻摄影师卡帝尔・布烈松,他就一直使用50mm定焦头拍照,而且成为一代名师,相比来说,这款相机的操作环境更加“恶劣”,因为它不仅需要自己测光,调焦,更要命的是还要自己估计被摄物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因为它的取景器里看不出是否合焦,无论怎样调节对焦环,取景器里的画面都不会改变,拍摄时,我目测好距离,将镜头前的对焦环调整到相应刻度,然后同样按照前面使用的测光法则来调节光圈和快门值,这样就可以拍照了。

4:25 PM

7个小时的拍摄即将结束,我的两款相机里也只剩下最后几张胶片了,真的是越到失去的时候,越会感到珍贵,好几把相机举好,但终究没“舍得”按下快门。也许这就是胶片摄影的特殊感受吧,让人领悟到珍惜的道理。除此之外,使用胶片相机拍照,还能感觉到一种“孕育”的意义,在照片冲洗出来之前,总是能充满期待与想象,而不是在片刻之间就将谜底破解,这也正是我喜欢胶片摄影的一个重要理由。

5:09 PM

我回到了停车场,把身上的背包取下,将相机收好,7个小时的无电体验就此结束,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冷饮店喝一大杯冰镇可乐,然后躲进车里把空调打开,桑拿天真的让人太不舒服了,这时我在想,如果现在依旧没有电力,我依然与冷饮,冷风无缘,这些现代文明的东西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失去。同样,数码相机也是如此,在平时的采访和拍摄时,如果像我今天这样使用胶片相机,那么一定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果,电,是不可缺少的,但偶尔体验一下无电的生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悟。

马腾国 没电力,没宅男

这次无电体验我的任务则是保持本色――宅在家里。牢记着体验的第一规则,把各种数码产品都关掉电源,带电的东西咱都不碰。不过在关闭手机之前,先把它呼叫转移到负责拍照的同事手机上,以防万一嘛。

这次体验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断网。互联网让我们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与人沟通,查找资料乃至在线游戏都离不开它。开始体验的第一时间,我脑海里面响起的是《黑客帝国》里孟菲斯的台词:

欢迎回到现实世界!

2:00 PM没电也要好好工作

不用电怎么写稿呢?打开我的“高端”笔记本――300dpi的显示分辨率,厚度不足1厘米,支持手写输入,无限续航,你说这么出色的配置,搁在笔记本电脑上得多少钱?再说了咱这能翻页的笔记本是再生纸制造,还很环保呢。坐在电脑前,拿笔写稿子可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平时习惯了用电脑,这会儿奋笔疾书最怕的就是提笔忘字,很常见的字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写。唉,丢人地用了好几次拼音。我决定过阵子把五笔字型再重新学习下,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块字可不能忘。

平时写稿时总开着播放器,有音乐相伴工作效率会高些,可是没电可怎么办。家里惟一能放出音乐的,就只有平时用作小点缀的这个八音盒了。拧上发条,发出悦耳的叮叮咚咚声,给空荡荡的屋子添了些生气。好在我还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要是爱听交响乐就夸张了,我可雇不起那么一帮子人。

3:10 PM低强度“跋涉”

一直以来,我习惯了记资料只记关键词,需要详情就去Google一下,这会儿可不成了,想想在小区外有个书报亭,去那边碰碰运气吧。但是残酷的是我家住18层!要知道,我在这边住了3年,只在停电时爬过两次楼梯。出门路过电梯时看着这体贴的设备,太有诱惑力了。但身为《数码精品世界》的编辑,咱可是有职业道德的,我忍!买了几本书回来,觉着这一下一上真让人有些吃不消。最让人崩溃的是,回来的时候数着楼层爬行的我竟然多上了两层。都怪可恶的开发商,为了讨吉利在排楼层时把带4的给跳过了,让我忍不住想高呼“坚决打到封建迷信”!

没电果然不方便啊,只为了查几个数据,且不说受了累,光是在路上就花费了10多分钟时间,在书摊上翻找又是10多分钟,最后还没能都找齐。要是用电脑的话,一两分钟就能完事儿。

3:40 PM休息,休息一会儿

又趴桌上写了几百字,觉着手指头都酸了,看来得歇一会儿。空调不让用,这大热天的太容易犯困了,“摄影师小朋友,歇着吧,过会儿叫我哦”,这位人肉闹钟自然是不用电的,不错不错。睡觉果然是消磨时间的最佳途径,打个盹就给浪费了将近1小时。

4:30PM读书,读书

不愧是桑拿天,一觉醒来满身是汗,幸亏只是要求断电没让停水,虽然没有空调用,冲个凉后一样能神清气爽。接下来干什么呢?算算时间,我已经很久没有买过书了,多数书都是下载来用手机或直接在电脑上看的,平时顶多在上地铁前买份报纸。从书堆里面找了一下,竟然发现有好多本根本就没有翻过。

趁着这会儿有空,正好看看颇有些“尘封”感觉的书吧。以往在电脑或手机上看书,习惯用浏览的方式,一目十行就过去了。抱着实体书看,节奏确实稍微慢些,但是也更容易停下来思考,发现字里行间潜藏的深意。不过实体书也有缺点,比如厚重的身材。又比如有时候忘记了人物是何时出场,翻回去查找有些麻烦,要是电子版的直接搜索一下就OK。不过在书页边角处写个批注倒是挺方便。但要整理这些批注就费事儿了。既然这会儿不能用电子产品。使用方便的Kindle当然也只能当摆设,和书本摆在一起比比大小吧。

6:35 PM娱乐无主题

看书看累了,得让眼睛休息一下。玩儿什么呢?细细想来,我的生活方式确实不够健康,不爱运动,不爱旅游,休闲娱乐基本靠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看小说和上网,这都得靠手机、电脑、电视、PSP、PS3游戏机来完成,哪样都离不开电。到处也没找到什么可用来消遣的东西,好在还有个以前做的模型,拆开来再装上,看看自己的动手能力有没有衰退。还不错,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组装过程,达标。

随后在储物柜的角落,我找到个魔方转来转去,正应了现在流行的句型――“我玩的不是魔方,是寂寞”。没有了电子产品作伴,枯坐一室还真是无趣,连我这宅惯了的人都想出门走走。说起来,要是没有这些数码产品,这世界上恐怕就不会有宅男这个群体了吧。

7:30 PM发呆进行时

果然一过立秋白昼就变短,太阳一落这光线环境下看书可不成。无所事事的我坐着发呆。脑子里面过滤一下最近的新产品、新事件, 正好想想下月的选题。以往想起什么题材来。都是在手机里面做备忘,现在只好凑合一下写在本本上。您还别说,这样真挺顺手的。看来依赖惯了数码产品,对于很多常规手段的好处反而都忘记了。

8:20PM 正宗烛光晚餐

这会儿屋子里面已经很黑了,饿着肚子的我才发现,自己选择的无电体验时段有点儿吃亏――作为多年的独身分子,做饭倒不是什么困难事儿,但我的主打厨具电饭煲、电火锅和微波炉可都离不开电,尤其是常备食品方便米饭得微波炉才能搞定,这次属于受限产品。好在咱也很擅长做“主食”一或者准确地说是“煮食”,比如方便面、速冻饺子、馄饨之类。为了防止把面条吃到鼻子里,我找出一堆蜡烛点上。虽然饭食很是简陋,但蜡烛营造的气氛还是很温馨的。嗯,要是对面能有个气质恬静的MM坐着就更完美了。

吃饱以后,体验时间恰恰完结,我立马打开手机查看下有没有短信,接着就直奔电脑――看来我真有点“网瘾”的症状啊。

李晓 无电采访

电力消失七个小时是什么样子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东跑西颠需要到处采访的记者行当来说,更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法忍受的事情,因为汽车尽管是烧油的,但也是需要电力驱动,所以外出采访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了一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为了尽早迎接没有电力的七个小时,我们特意在还有电的时候安排好了当天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为了在没有电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与外界保持联系,我们提前与当天需要采访的对象――一个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定下了采访的时间和地点,一次具有巨大反差而显得特别有意义的采访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10:30 AM准备

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后,与电力正式告别!没有电真的很痛苦吗?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从现在开始,电脑、手机、手表,统统跟我说再见吧,让我的随身私人摄影师代为保管!电力消失的七小时,从现在开始!

12:00 PM出发

本来打算吃完午饭借辆自行车赶去采访地点的,如果骑车估计15分钟也就能够到达采访地点,可是谁知在这个汽车横行的时代在公司里借一辆自行车是如此的困难!当我跟一个同事提出借一辆自行车的要求时,对方竟然递给我一把汽车钥匙:“今天天气不好,我没骑车,开车来的,你会开手挡车吧?”彻底晕倒!没办法,只好比计划提前一个小时出发,耍开双腿,就当饭后锻炼了吧。

12:30 PM补充能量

好久没有走这么远的路了,幸亏随身带着能够补充能量的运动饮料,否则真的不知道如何应对接下来不知道还要走多久的路途了。

12:55PM迷路

走着走着开始转向了,对方所在的国家电网是在一个小区内,虽然提前已经在地图上预习了很多次路线,但是平时依赖惯GPS的我已经对一栋栋看起来都差不多的楼宇阵阵发晕――如果这会可以打个电话问问路线该多好啊。

由于不能携带任何跟电有关的东西,所以我赖以计时的手表也被同事收走了,不知道是否还能赶得上与人家约好的时间。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装作买报纸的样子问了问街头报刊亭里的销售人员一糟糕,时间已经过了!

1:25 PM见面

终于,我们终于在开洋桥附近的一个偏僻小区最深处找到了我们约好的地点,万岁!

终于与约好的国家电网丰台电力公司电力抢修组的周伟周师傅碰上头了,由于彼此已经很熟了,所以对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给你打了三个电话,你怎么都不接啊?还以为你给忘了呢。”在我的一再解释下周师傅更加不解了:“你体验没电的感觉找我来干嘛?我可是专门负责解决没电的问题的。”

2:30 PM采访

趁着周师傅上班前的短暂时刻,我们从完全无电的原始社会到100年后的全电力时代聊了个通通透透。周师傅不愧是在电力行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师傅,条条框框把我们说得只有点头的份,还是专业人士最专业啊。由于平时用惯了电脑做记录,这次的无电采访只好捡起好久未用的笔记本和圆珠笔,书法水平是大大退步啊,不过为了充分体验无电带来的不便,我们也只有忍了。

3:30 PM采访

到了上班时间的周师傅换上了工作服,坐进了国家电网电力抢修车的驾驶舱,开始了为期三天三夜的电力抢修预备状态。

5:30 PM回单位

拖着疲惫的脚步,终于走回了单位。七个小时的无电体验结束了我终于可以用电脑记录下以上的文字。

无电感语

世间的事物,只有失去后你才会发现它的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或娱乐,离开了电,顿时觉着手足无措,让我在这次无电体验中遇到了诸多不便不过整个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好处。面对各种数码产品,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建立了依赖,时间久了,连思考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真不知道是在使用它还是被它使用着。君子不役于物,诚哉斯言。就拿互联网来说,工作时用它,闲暇时依然不停地看、看、看,感觉像个信息垃圾桶。无电体验让人得以暂时跳出窠臼,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了手机、网络的干扰感觉生活的节奏都放慢了,总算能抽出时间归纳和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荀子他老人家还说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且不说身为数码产品领域的编辑,平时玩的都是与电有关的东西,要是电力真的消失了我这行铁定是没的干了。作为万物之灵长,对于这些数码产品应该善加利用而不是全面依赖。各位宅男宅女,请试着用肉眼而不是镜头去观察世界,用话语而不是聊天软件和真正的人交流。

上一篇:SOHO数码产品方案推荐 下一篇:创世纪的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