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几种常见胃肠疾病的分析及防治

时间:2022-10-13 02:29:13

猪几种常见胃肠疾病的分析及防治

摘要:在猪的饲养管理中,胃肠疾病是十分常见的,要加以预防和治疗,否则会给猪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在饲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误治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针对猪的几种常见胃肠疾病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参考的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原发胃溃疡;胃肠炎;胃食滞;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39

1猪原发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可因胃穿孔伴发大出血或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迅速死亡。

1.1发病原因

原发性胃溃疡主要由于饲料质量不良,过于精细或粗糙、霉变,难于消化、缺乏营养;另外,饲喂不定时,饲料过冷、过热,或过饱可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发生溃疡。

1.2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黏膜诱发胃溃疡还有长途运输、惊恐、拥挤、妊娠、分娩、饥饿等应激也能引起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发生溃疡。

最急性和急性型:任何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外表健康的猪在运动或兴奋之后常常因胃出血发生突然死亡。临床表现贫血、虚弱以及呼吸加快,病初腹痛、磨牙、不安,有时表现阶段性厌食,或出现呕吐,便血,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正常。体重减轻,体型消瘦,在运动或兴奋之后可能因胃出血而突然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型: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临床表现突然厌食,轻度腹痛,渐进性贫血,排泄少量黑色粪便,偶尔下痢,体重减轻,体形消瘦,经过2~8天后开始好转或转为慢性病理过程。胃黏膜不同部位出现程度不同、程度形状不一的溃疡病灶。

1.3防治技术

一方面要减少应激因素,饲料加工要科学;另一方面为了减轻疼痛和反射性刺激,防止溃疡的发展恶化,应给与镇静、止痛,中和胃酸等药品,防止粘膜受侵害,如用氢氧化铝硅酸镁或氧化镁等抗酸;口服鞣酸保护胃粘膜;用2型组胺受体阻断剂,如甲氰咪胍、呋喃硝胺等可以明显地减少胃酸分泌;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可以保护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出血严重的,应着重止血,可给予VK制剂。

2猪传染性胃肠炎

2.1发病特点

发病原因主要是猪感染了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而引起的,这是一种急性的具有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仔猪病死率相对较高,据统计一般染病猪如果是5日龄内的几乎是百分之百死亡,10日龄的会有一半死亡,而较大的仔猪死率较低,而成年猪基本不会死亡。发病猪会有沤吐、腹泄病状,粪便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呈黄白色,甚至是灰色。此病的高发季节是春季,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特别是隔离不好的养猪户,一旦染病会呈集中染病的状态,在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间为主要的流行时段。

2.2防治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避免疫区的猪或发病猪进入猪场,如果需要引进种猪,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先检疫,然后再隔离饲养,最少要在一个月以上,确定没有染病后再进行合群饲养。

定期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此病的比较有效而且是必须要进行的方法,在操作中采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行。如果猪场发生过此病,要对保育仔猪进行免病接种,要分别在秋季和冬季进行。

加强饲养,做好消毒:分娩舍要注意保温,做好防寒,保持圈舍的干燥、干净。待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要做好消毒工作,育成舍也要进行消毒工作,每周进行至少2次的带猪消毒,如果发现猪群发病,要隔离病猪。封锁发病猪场和育成猪舍,同时要进行工作人员的分开居住,避免育成舍工作人员与其他舍的人员在一起居住,减少传染机会。

控制混合感染:猪染此病后,很容易导致混合感染从而提高死亡率,所在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可在饮水中加药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仔的自身抗病力,尽快自然康复。

对症药物:常用的对症的药物有抗菌素、氟哌酸散、痢菌净注射液、黄连素片等,这些药物都有不错的疗效。另外也可根据其病症进行对症治疗治,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胃复安注射液2~5毫升,每日2次,连注2天;对耳、鼻等青紫者,肌肉注射10%磺胺密啶钠注射液2~5毫升,每日2次,连注2天;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及时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

3猪胃食滞

3.1猪胃食滞疾病原因

猪胃食滞是猪胃被大量饲料充积,胃壁扩张造成消化障碍。发生此病的原因一方面是饲喂上由于喂养不按时,导致猪长时间饥饿,一旦喂食,则猪会大量进食,而使得胃部撑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无法收缩,这样进入胃中的食物排出不畅而积滞在胃中;另一方面是猪吃了大量的遇水膨胀的食物,如大豆、豆饼等,食用后又大量饮水,这些食物在胃中遇水发酵膨大,导致胃收缩不利;再有一方面是饲料的突然更换,适口性增强,猪会贪食,再加上运动不足,造成胃蠕动力减弱。

3.2猪胃食滞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废绝,腹围增大,腹痛不安,按压肋后腹壁有坚实感,有压痛,有时,有时呕吐出酸臭物,懒于走动,呼吸、心跳均增加,眼结膜充血,体温一般无变化,严重时,在疝痛翻滚中胃破裂而死亡。食欲减退或停止,有时见呕吐,吐出物酸臭。腹围膨大,压诊腹壁坚实,有痛感。眼结膜发红,呼吸急促,急性病例常出现腹痛,表现起卧不安,两前蹄刨地,体温一般无变化。

3.3猪胃食滞的防治

要定时饲喂,定量,一次不要添加过多,多次进行,每次要少添,保证充足的饮水,而且要让猪进行适当运动。一旦发现猪得上此病,要适当停食,只喂水,同时要对病猪进行腹部按摩,慢慢驱赶促使病猪进行适当的运动,目的是尽快排除胃中的积食,使猪的胃部机能恢复。如果症状较急剧,在处置时一定要小心,避免猪的胃产生破裂,一方面是使用泻剂,如石蜡油或植物油以及硫酸钠等,一方面是使用催吐剂,如吐酒石英。另外也要防治胃内容物发酵,可使用鱼脂、乙醇及醋等进行灌服。

作者简介:胡鹏程,大专学历,榆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的防控与检测。

上一篇: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水稻“三虫”在滨海新区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