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时间:2022-10-13 02:11:21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及药害补救措施

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的调整,品种结构的优化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我县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越来越重,麦田杂草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它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照、争空间。因此搞好化学除草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就麦田化学除草的相关情况作以总结,以供农民朋友在开展麦田化学除草时参考。

1 我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点

1.1 麦田杂草的种类 目前,我县麦田危害比较严重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黎、田旋花、泽漆、硬草、牛繁缕、牛筋草、麦家公、芦苇等。

1.2 麦田杂草的危害 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减产。

1.3 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麦田杂草一般比小麦晚出苗10-18天,出草高峰期主要是在越冬前和越冬后,通常是在小麦播种后的5-7天开始发芽,一个月后形成第一个出草高峰期,其发生规律受耕作制度、土壤墒情、气象因素等影响。越冬后从2月中下旬开始出草,至3月上中旬达到高峰,约占20-30%。正常年份冬前杂草已基本出齐,此时杂草处于幼苗期,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小麦植株矮小,便于进行化学除草。因此,应当采取“春草秋治”的防治策略,在冬前进行麦田化学除草。

2 当前农民麦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防治不及时。根据麦田杂草的出草规律,一般情况下,11月中下旬为麦田化学除草的最佳施药时期。有些农民朋友在小麦播种后就外出打工,无人管理麦田,还有些农民持老观念、老习惯,选择年后进行麦田化学除草,错过了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增加了杂草的防除难度。

2.2 用药不对路。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每种除草剂都有较固定的杀草谱,在选用除草剂时一定要弄清楚是要除哪些杂草,根据麦田主要杂草的种类选择除草剂,而不是看别人用什么除草剂,自己就用什么除草剂,用药没有针对性,出现除草不死的现象。

2.3 施药不科学。麦田除草剂要在气候、光照、温度、土壤墒情、用水量等自然条件的配合下使用。对于干燥的天气,过低的气温,干旱的土壤,及用水量少都会降低除草剂的药效,影响除草效果。除草剂配制时需要进行二次稀释,否则用水量少,喷施不均匀,会成有些地方草不死,有些地方麦苗死等现象。

3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应掌握的主要技术要点

麦田施用除草剂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杂草的防除效果,被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然而,每年因使用不科学而产生药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一定要用科学的施用方法使用除草剂,以避免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3.1 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根据麦田杂草发生的规律,11月中下旬为麦田化学除草最佳施药时期。此时麦田杂草已基本出齐,杂草草龄小,组织幼嫩,蜡质层薄,对除草剂敏感,麦苗对杂草的覆盖度低,用药量少,成本低,除草效果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还有少量杂草出土,此时麦苗已起身,出土的杂草被麦苗遮盖,长势弱,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防治麦田杂草的一个补充时期。

3.2 选用对路麦田除草剂

3.2.1防治麦田阔叶杂草每亩用10%苯磺隆15g+56% 2甲4氯钠30g兑水30kg均匀喷雾。

3.2.2以阔叶杂草如猪殃殃、播娘蒿、荠菜为主的麦田,每亩用10%苯磺隆15g+56% 2甲4氯钠30g+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40ml或10%苄嘧磺隆(农得时)30g兑水30kg均匀喷雾;或每亩用5.8%麦喜10ml+10%苯磺隆15g兑水30kg均匀喷雾。

3.2.3以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为主的麦田,每亩用6.9%骠马乳油100ml兑水30ml均匀喷雾;或每亩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20ml加专用助剂兑水30kg均匀喷雾。

3.2.4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每亩喷施6.9%骠马乳油100ml,间隔1周后再每亩喷施10%苯磺隆15g+56% 2甲4氯钠30g+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40ml。

3.3 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水量

除草剂的推荐用量都是经过多年、多地、多种试验后确定的最佳用量,不能因怕草不死而随意加大用药量;喷施除草剂用水一般要求每亩不少于30公斤,不能为了图省事而减少用水量,使除草效果大打折扣。

3.4 采用二次稀释法

正确的二次稀释法就是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要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切忌先倒入药剂后加水,或将药剂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内,造成药剂分布不均匀,除草效果差或产生药害。

4 麦田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4.1 选择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以后和下午4点以前进行,避免喷施时药液漂移到邻近其它作物上;

4.2 小麦拔节后不能再使用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或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4.3 避免在过于干燥的条件下施药,温度低于8℃以下应停止施药;

4.4 施药时退着走或侧身喷药,喷幅宽度要一样,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

4.5 除草剂不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应与有机磷农药间隔7天以上时间用药;

4.6 要不定期地交替轮换使用不同的除草剂品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除草剂,使杂草产生抗药性。

5 麦田化学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麦田化学除草剂所产生的药害需要长时间进行解除,对此,我们先要了解所用除草剂的性能、特点及分析药害发生的原因,然后再确定补救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补救措施;

5.1 补肥促生长 对激素类除草剂所造成药害,可增施追肥、叶面喷肥,促进小麦快速生长,提高小麦自身的抗毒、解毒能力。

5.2 清水喷淋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除草剂喷施剂量过大而产生的药害,立即对小麦喷洒大量的清水进行洗涤,同时灌水以促进小麦蒸腾,减轻药害。

5.3 喷施调节剂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每亩用赤霉素2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

上一篇:浅谈橡胶的栽培与管理 下一篇:水稻施肥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