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13 01:52:23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综合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职业行为能力的基础上,确立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职业行为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

一、前言

在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中国致力于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一线生产、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迫切。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的责任,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改变教育观念及方式,改革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研究型和工程设计型人才,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必须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它的目标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确定。高职教育不能借用或照搬其他高等教育课程模式,而应当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然而,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却存在着不少弊端: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缺乏整体规划和安排;学科本位思想严重,课程结构设置还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职业行为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宽口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构建

1.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分析及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既是培养人才层次类型的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素质类型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供配电系统、电气工程、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机电设备的销售、安装及维护,楼宇智能化及交通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现场仪表的维护使用和PLC系统使用维护,等等,涉及的技术主要有PLC、交直流调速、现场仪表和组态软件。涉及的行业有钢铁、有色金属、电机、汽车、模具、纺织、文具及房地产等,涉及的岗位有设备维护、销售、售后技术服务及研发等。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的,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并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因此,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应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对专业技能有较强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能力;具有扎实的实务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结合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分析,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行为能力:从事本专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为完成今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取的跨专业、多功能、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生不断学习的能力;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积极性、独立性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社会交往、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组织表达及勇于承担责任和社会参与的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以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可以把以上职业行为能力分类为专业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专业职业能力包括:电气基础技术能力、电气控制能力、自动控制能力;核心能力包括:交流表达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提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原则[3];坚持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就业目标的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及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优势发展和全面发展。本文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活动行为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见表1)。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设计,还需对师资、教学条件等进行建设,改革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的制定,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参与教材的选择、编写;聘请校外行业能手来校任教,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聘请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职业资格标准,更加符合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实际生产、管理锻炼、外出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的职称结构。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的训练,落实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下企业锻炼两个月的规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2.加大对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架设政府、专家、学校、企业之间的桥梁,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的办学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条件。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名有实,真正为学生提供亲临工作现场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大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投入建设,通过建立“校内工厂”,引“厂”入校等手段,结合工作实际,营造实际工作情境,为学生搭起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实践的桥梁,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相连。

3.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导向,采用边学边做、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项目开发的主体,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数超过总课时数的50%;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规定。

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操技能的水平。通过试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基于实际工作项目对实操技能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训成果、技术报告、仪器设备操作和工作态度等。同时,要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对各类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作出明确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课程,考核结合课业考试和职业技能证书两部分。课业考核按课程教学项目进行,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职业技能认证有两种考核方式: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本专业技能认证。根据学生是否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其在本专业技能认证所取得的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切实推行教育部推行的“双证书”政策。

五、结语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学习内容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构。它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辅助以对师资、教学条件的建设,以及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韩承江.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3,(27).

[3]郭继红.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基于Multisim的电子技术仿真教学 下一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