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井录井技术的工艺及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13 01:40:56

分支井录井技术的工艺及应用分析

【摘要】分支井技术在油田的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保证相应钻采技术和钻井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提高分支录井技术。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分支井的优势、对分支井录井的要求、分支井录井的工艺,探讨分支井录井技术在地质录井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支井 录井 岩屑

分支井是在原始主井眼中侧钻得到的两个或者以上的支井眼,其延伸方向可以朝不同的方位,还可在2级井眼中钻出3级井眼。分支井可以按井型分为分支定向井和分支水平井两类。相对直井和定向井,分支井的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油田精细开发的发展,分支井技术日益成熟,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之相配套的录井技术手段显得相对单一、滞后,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很好的完成录井工作,因此研究分支井地质录井就有了迫切的现实意义。

1 分支井的特点与录井问题

分支井有效的加大了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也可以驱动一个或多个油层,对油藏的动态流动剖面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和采收率。由于其降低了地面采油与集输设备的使用,方便完井后油井的集中管理。由于分支井的构造为侧向井与主井眼共用,减少了井场占地和钻机搬迁、安装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分支井在有以上优点的同时,对录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开窗侧钻的位置以及开窗过程和效果的监控都需要精确控制,对地层的预测分析和评价需要更加全面、准确,也对录井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了要求。定向井钻井过程中,井斜和方位调整的空间相对较小,这就需要录井能进行实时精准的监控,做好钻井动态的记录,对于碰到的复杂工况,可以做到按斜深和垂深进行曲线、数字回放。因分支井使用的油基钻井液和其他新型钻井液材料会污染岩屑、钻井液循环习题,气测和荧光录井结果有可能失真。在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段施工的过程中,井眼轨迹不能保证足够圆滑,返回的岩屑会因地层的研磨作用出现细碎和粉末状,也提高了岩屑的磨圆度,很难区分真假岩屑,给样品采集带来难度。此外因为在造斜井段的扩眼和划眼会造成井壁出现掉块,增加了岩屑的复杂程度。

2 分支井录井工艺分析

2.1 开窗作业时的地质录井技术

在对套管进行开窗作业时,需要对钻屑进行分析,了解开窗的过程和效果,分析地层岩性特征。作业前需要多分支井段与主井眼连接的地层特性进行分析,如果地质情况不理想就需要在完井中实施机械职称和水力封隔等。作业时的录井工作应该注重各类钻写体积百分比关系曲线的建立,对反应铣进程的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密切管擦和分析,发现曲线出现异常情况时说明井下开窗中存在问题,就需要结合钻井技术人员公共分析问题,然后及时解决。

2.2 定向作业时的综合录井技术

综合录井可以对分支井的钻井动态进行有效的监控,与之配套的软件需要快捷、有效,立体化显示随钻参数和解释成果。分支井大部分采取定向钻进,需要精确、及时的监测绘制各项参数,包括井深、钻压、立压、钻速、转盘转速和泵排量等,通过对这类数据的准确控制可以提高目靶率,防止工程事故的出现。

综合录井的数据工程师需要在下入定向钻具前了解钻具转速和排量的关系比值,通过综合录井软件对配置进行相应的转化、叠加确定准确的钻头总转速,使用定向数据软件分析处理获得的井斜与方位数据,根绝最小曲率法得到任意斜深的垂直深度。分支井钻井过程中的井斜等应着重三维立体可视化系统的建立。

2.3 地质导向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录井可对入窗前后和目的层的钻进过程起到导向作用,在施工前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式保证录井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和动态对比。常规录井方法在分支井中对井眼轨迹的控制比较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地质,采用地质导向方法可以分析周围地层地质特性,对钻头和预期地质靶点、断层面的相对位置、地层流体界面和地层界面等做出判断,调整钻井参数就可以对钻进轨迹进行控制,避开断层面、地层流体界面和断层破碎带等,保证了井眼位于产层中。

3 分支井录井技术的应用

3.1 加强细碎岩屑分析,落实油气显示

对于裸眼不易观察的细碎岩屑,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岩样观测技术来落实油气显示。常规录井遇到分支井钻进中形成的混杂、细碎岩屑时,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高分辨率岩样技术就可以对该技术起到补充,通过对岩样进行放大,使用显微镜目镜接口的摄像机拍摄,对图像进行数码转化后传输到计算机而获得清晰的显示图像,并可实现存储、打印和网络传输等。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在显微镜或者显示器上对放大图像进行分析,清楚显示岩性,能更好的观察其中的含油情况。

3.2 利用气测录井技术优势准确识别油气显示

气质录井技术是较为成熟的录井技术,该方法是对钻井液中的烃类物质含量进行直接连续的测量,不太容易受到油气藏储集层电性的影响,其优势可明显体现在非常规、非均质油气储量集层、裂缝性油气层、轻质油层、低电阻率油层和凝析油层等特殊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分支井的开采目标以非均质油气藏和天然裂缝致密油气藏为主,在钻进的过程中,由于钻速快和破碎程度高,单位时间内的岩石破碎更多,井筒中的油气量更大,该技术就能更好的发现和评价油气显示,不存在常规录井中的不利影响。

分支钻井中对钻井液有一定的要求,来满足其良好的携屑能力、井眼净化能力、较低的摩阻以及能维持井壁的稳定,同时,钻井液混油以及化学处理剂会对气测造成影响,使气测值失真。录井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化学添加剂对气测的影响以及混油后的色谱分析情况,根据混入油料的性质和色谱资料,结合重烃的变化来对真假显示进行区分。

3.3 利用钻井液脱气点燃试验落实油气显示

在分支井的施工中,随着钻采工艺的改变,地质录井的研究对象也会出现环境条件的更改,气测值会出现异常,岩屑样品也不能满足分析需求,就很难发现含油气显示的岩屑,这就需要对钻井液中携带的地层流体进行分析。钻井液中添加物一般不含有挥发性的烃类气体,所以对钻井液进行脱气点燃试验就可以对油气显示进行分析了解。

具体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使用细颈透明的玻璃瓶对气测异常段和目的层段进行取样,将瓶口朝向钻井液的出口,平放在液面下使钻井液没过瓶体,在瓶体充满3/5后结束,旋紧瓶盖后标注好,包括井号、井深以及迟到井深,然后送入地质房。将瓶平放在桌面上后对钻井液表面的气泡和油花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加入清水到4/5位置,轻晃1min使其充分混合,加速钻井液和油气的分离,做好第二次观察记录。接下来打开瓶盖,对瓶口的三益油气进行点火,做好观察描述记录。对着火方式、火焰的颜色、高度、烟雾情况和持续时间进行观察。火焰的颜色表示了干、湿气及含油层的可能性,烟雾则表明地层中可能含有烃类,火焰的高度和持续时间反应了产能的大小。

分支录井技术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过程,随着分支井的发展,必须提高分支井录井技术来满足其开采要求。本文针对分支井的优点和对录井的要求、分支井录井的工艺以及应用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实践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充分发挥分支井的优势,为油田的稳产服务。

参考文献

[1] 付文娟.综合录井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2] 纪伟,杜育红,胡金堂,王秋成,葛桂芹.对几个与钻井有关的录井技术问题的思考[J].录井工程,2012,3

上一篇:低渗透油藏渗吸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下一篇:采油厂电力维修研究